图书介绍
民国文学:文学史的“空间”转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周维东著;李怡,张中良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3294934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49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67页
- 主题词:中国文学-文学史-民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国文学:文学史的“空间”转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从“民国”重识“现代”1
上编:空间的史学25
引论27
第一章 对“文学性”的反思32
一 “文学性”的中国谱系34
二 理论的风险和现实的问题38
第二章 对“客观化”文学史的反思43
一 相对主义的陷阱44
二 文学批评的困境48
三 文学市场化的危险50
第三章 “民国视野”的多个维度53
一 从“现代文学”到“民国文学”53
二 还原历史的“民国史视角”56
三 “民国机制”的尝试与难题60
第四章 走向“空间”史学(一)——文学史中的时间、空间与人63
一 “民国”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时间问题64
二 “民国”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空间问题67
三 民国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人”的问题73
结语:史学的“民国”与方法的“民国”76
第五章 走向“空间”史学(二)——以延安时期文学研究为例81
一 “解放区文学”中的文学史问题82
二 为什么是“民国”?86
三 民国视野与延安时期文学90
结语:作为“空间”的民国96
下编:空间的方法99
引论101
第六章 民国时期传媒与现代学院互动机制的形成——以报纸为中心107
一 民国报纸与现代学院互动的方式108
二 民国报纸的公信力建设与对学院文化的需求111
三 从“士”到“知识分子”:未尽政治理想的实现之途116
四 作为背景的民国传媒与学院文化的互动121
第七章“青年必读书”:文化错位与鲁迅的侧击125
一 文化错位:“青年必读书”征求中的逻辑谬误125
二 推手:学院文化的扩张与漫溢129
三 “行”与“言”:鲁迅反驳的立场133
四 “说不出”:“听将令”中的批判策略137
第八章 抗战文学的分野与联动——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与战时区域政治140
一 为什么需要“新民主主义”?141
二 民族立场与阶级立场的协调148
余论:延安文艺的“域外语境”155
第九章 “英模制度”的生成:历史塑造与文学书写157
一 “突击文化”与“英模制度”158
二 实用标准与政治渲染162
三 物质感召与乡村重建167
余论:作为社会史一部分的文学史171
第十章《青年杂志》上的“青年偶像”——《青年杂志》封面人物研究172
一 “艰苦力行”“自强不息”的励志典范——卡内基与富兰克林173
二 个性主义文学家三杰:屠尔格涅甫、王尔德、托尔斯泰178
三 不可或缺的民族英雄——谭根185
第十一章“民国空间”与“人的文学”——以新文学发生的“语言空间”为中心191
一 何为“民国空间”?191
二 近代语言之变:“空间”的视角195
三 “活文字”:再造的语言空间200
结语205
第十二章 《药》与“听将令”之后的鲁迅207
一 一个被忽略的问题:夏瑜为什么“被吃”?209
二 “药”的内涵与鲁迅的启蒙观214
三 “揭秘”及其必要性222
结语227
第十三章 “残春”体验与《女神》时期的郭沫若229
一 “残春”体验229
二 双重身份与“自我表现”的艰难233
三 “残春”的绵延:“重生”与“创造”239
后记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