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成都市志大事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成都市志大事记](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0983358.jpg)
-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著
-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ISBN:978780238977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813页
- 文件大小:138MB
- 文件页数:838页
- 主题词:成都市-地方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成都市志大事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大事记3
古蜀时期3
西汉8
东汉12
三国蜀汉18
两晋23
南北朝29
隋32
唐33
五代前、后蜀39
北宋45
南宋50
元54
明57
清62
中华民国96
中华人民共和国191
1949年191
1950年194
1951年207
1952年214
1953年224
1954年231
1955年239
1956年249
1957年257
1958年264
1959年276
1960年283
1961年289
1962年296
1963年303
1964年310
1965年318
1966年324
1967年335
1968年344
1969年350
1970年355
1971年361
1972年366
1973年371
1974年380
1975年389
1976年398
1977年407
1978年416
1979年431
1980年442
1981年454
1982年464
1983年474
1984年486
1985年497
1986年509
1987年529
1988年548
1989年561
大事专题579
古蜀时期579
文献记载的三代蜀王传说579
杜宇氏立国580
古蜀治水的传说580
开明王国的建立和迁都成都581
秦汉582
秦灭蜀国,置蜀郡582
秦城的修筑582
李冰创建都江堰583
七星桥的修建583
秦、汉移民蜀地584
井盐的开发584
文翁兴学585
文翁“穿湔江口”585
汉代的成都工官586
立成都郭十八门586
司马相如通西南夷587
严君平卖卜成都587
蜀锦与锦官城588
公孙述割据巴蜀588
吴汉灭成家589
史歆之乱589
张陵创立道教589
马相、赵祗起义590
刘焉父子割据益州590
赵韪之乱591
刘备攻取成都591
三国592
刘备称帝592
诸葛亮平定南中592
诸葛亮北伐593
蜀吴结盟593
蜀汉设立都江堰堰官制度594
刘禅大兴宫室594
魏灭蜀汉594
姜维之变595
魏晋南北朝596
魏自蜀地移民至关中、中原地区596
蔡雄、张弘之乱596
王濬作楼船伐吴596
秦雍六郡流民入蜀597
赵廞之乱597
李雄建立“大成”政权597
范长生与天师道598
李氏宫廷仇杀与“成”、“汉”政权的交替598
桓温灭成汉598
桓温平夷少城599
隗文、范贲之乱599
常璩著《华阳国志》599
司马勋围攻成都600
前秦与东晋对成都的争夺600
谯纵割据益州600
司马飞龙、程道养之乱601
刘季连反梁601
萧纪据成都称帝601
西魏攻占成都601
王谦据成都反杨坚602
隋唐603
蜀王杨秀增筑“隋城”603
唐代都江堰水利系统的整治与发展603
唐玄宗避居成都604
大慈寺的修建和都市商业的繁荣604
杜甫卜居浣花溪605
百花潭与浣花夫人605
解玉溪的开凿606
合江亭与合江园606
薛涛与望江楼607
刘辟之乱608
金河的开凿608
扬一益二608
南诏围困和掳掠成都609
高骈创筑罗城609
成都造纸业与薛涛笺610
唐宋时期雕版印刷的兴盛611
唐僖宗避居成都611
阡能起义612
王建据蜀612
五代前、后蜀614
前蜀的建立614
王建展筑皇城、皇宫614
武成三年特大洪水冲移都江大堰615
蜀宫大火615
太子元膺之变615
从摩诃池到宣华苑616
后唐灭前蜀617
孟知祥据蜀617
羊马城的修筑617
“广政石经”的制作618
蚕市和十二月市618
城市夜市的产生和繁荣619
《花间集》的问世和“花间派”的产生620
后蜀的灭亡620
两宋621
后蜀降卒兵变621
縻枣堰的修筑621
王小波、李顺起义622
王均之变623
交子的出现和益州“交子务”的设置623
成都锦院的设置624
三范修史624
王觌开“后溪”625
锦江—浣花溪游江活动625
唐慎微撰成药学巨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626
席旦、席益父子淘浚成都河渠626
都江堰岁修制度的确立627
陆游在成都627
鹤山书院的创办627
宋代成都城垣结构和城池的培修628
宋元之际对成都的争夺战628
元明630
元初在成都地区的屯田630
四川独立建省及省治移至成都630
马可·波罗游历成都630
费著记述成都风物631
襄加台据蜀称王631
吉当普改造都江堰渠首632
青巾军攻掠川西632
明玉珍占据成都632
傅友德招降成都633
明代对成都城垣的修建633
朱椿受封蜀王633
蜀王府的修建634
谭纶疏浚金水河634
明代成都的书院635
奢崇明围攻成都635
“除五蠹”民变635
天主教教士利类思、安文思入蜀传教636
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636
清637
清初成都的战乱与残破637
清初成都城市建设637
清代以来成都城垣兴废638
湖广填四川与成都经济的恢复638
崇庆州文庙的重建与增修639
清代对都江堰的修整639
成都武侯祠的兴废640
清代成都贡院始末641
皇城清真寺的兴建641
锦江书院始末641
满城的修筑642
成都少城的八旗驻防642
蔡珽贪赃案643
诬称川陕总督岳钟琪谋反案643
成都宝川局铸造制钱始末644
乾隆九年成都地区洪灾644
乾隆四十九年成都大火644
天主教“崇庆州会议”645
营兵报复成都府、县官事件645
蒲江白莲教起义645
李永和、蓝朝鼎农民军威逼成都646
石达开在成都被杀646
四川机器局的建立及其演变647
成都教案647
全兴酒的形成648
尊经书院始末648
川西霍乱大流行649
清末成都的银元铸造649
成都“蜀学会”及《蜀学报》650
清末的近代市政改良措施650
成都的义和团运动651
成都邮政局的开设651
废书院、兴学堂652
彭县铜矿的开办652
清末创办成都警政653
外国在蓉设立“领事馆”653
清末的《成都日报》654
可园的修建和成都戏院的开设654
同盟会成都起义655
清末成都的户口调查655
清末的《成都商报》656
保路运动的兴起657
辛亥成都血案657
辛亥成都兵变658
驻防八旗和平易帜659
彭家珍刺良弼659
中华民国661
民国初年的八旗生计661
民国时期成都的户籍管理661
民国时期成都的机械工业662
民国时期的青羊宫劝业会662
成都早期的自来水建设663
三庆会始末663
吴虞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反孔檄文664
滇黔军在蓉纵火焚烧民房、戕杀警察665
刘(存厚)、罗(佩金)成都巷战665
刘(存厚)、戴(戡)成都巷战666
川、滇军成都之战667
王光祈与少年中国学会667
防区制时期的成都668
五四运动在成都669
防区田赋预征与苛捐杂税669
“北道之战”670
中共成都党团组织的建立及早期革命活动671
春熙路的修建672
国立四川大学的建立673
刘(文辉)、杨(春芳)成都巷战673
省门之战674
民国时期成都的市区路灯674
聚兴诚银行挤兑风波675
厂杂风潮675
四川省会军警团联合办事处始末676
土地革命时期成都的中共组织及革命活动676
铸建孙中山铜像678
“二一六”惨案678
执照票风潮678
民国时期成都市政规划679
《新新新闻》始末680
(成都)中国银行挤兑风波680
毗河之战681
二刘岷江之战682
叠溪地震造成成都平原严重水灾683
《华西日报》始末683
中统四川省调查统计处(室)684
百丈关之战684
暑袜北一街邮政大楼的修建685
大川饭店事件685
铜元风潮686
《大声》周刊始末687
抗战时期内迁大学687
日机轰炸成都688
抗日战争时期成都的中共组织及革命活动688
成都行辕调查课(军统川康区)始末689
新都民变689
“六一一”空袭690
“一一·四”空战690
成都警备司令部稽查处始末690
空军幼年学校的建立691
成都“抢米事件”691
“七二七”空袭692
驻成都中美空军袭击河内日军机场692
知识青年从军赴印度远征692
成都的第一次人口普查693
成都市临时参议会的成立及活动693
王建永陵的发现694
市中事件694
邓锡侯遇刺事件694
特种工程695
成都市参议会的成立及活动695
解放战争时期成都的中共组织及革命活动696
“五五”米潮696
1947年成都洪灾697
“国大代表”和“立法委员”选举698
官箴予事件698
汽车行动邮局699
“四九”血案699
保密局成都站的设立700
镍币风潮700
金圆券制度在成都崩溃701
策反驻蓉国民党军队起义701
川康边人民游击纵队及其活动702
中华人民共和国704
十二桥惨案704
成都战役和成都的解放705
政权真空时期维护成都社会治安706
人民政权的建立707
军管和接管707
中共成都市第一次党员代表会议召开708
召开成都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708
平抑物价,稳定市场709
抢修都江堰水利工程710
征收1949年度和1950年度公粮710
整编国民党起义投诚部队711
清剿川西平原土匪711
镇压反革命运动712
抗美援朝运动713
农村土地改革运动714
城市民主改革运动715
禁烟肃毒运动716
收容改造妓女及游民716
城市劳动人民新村建设717
改造“皇城坝”717
中共成都第二次党员代表会议召开718
成渝铁路的修筑718
川藏公路的修筑718
“三反”运动719
“五反”运动719
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720
1953年温江地区统购统销中出现的偏差及后果720
高等学校院系调整721
宝成铁路的修筑722
农业合作化运动722
私营工商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723
中共成都市第三次党员代表会议召开724
政协成都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725
一环路修建工程725
一批川剧剧目及演员获得全国性奖励725
李劼人重写《大波》725
羊子山土台的发掘726
成都市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726
第一次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727
官渠堰(人民渠)水利工程的兴建727
东山灌溉工程(东风渠)的兴建728
成都市“一五”计划的制订728
国家重点项目在成都的定点建设729
国家电子工业基地的建设730
地方工业的发展730
系统培训工业企业领导干部731
成都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731
“肃反”运动731
实行市镇居民口粮定量供应731
中共成都市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732
成都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732
政协成都市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732
捷克斯洛伐克总理威廉·西罗基访问成都733
整风和反右派运动733
中央工作会议(成都会议)的召开734
成都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734
成都市“二五”计划的制订734
钩端螺旋体病流行735
全市实现人民公社化735
人民公社的浮夸风736
人民公社公共食堂的成立和解散737
整风整社738
传达和贯彻《党内通信》739
“大跃进”中的“全民大炼钢铁”739
“大跃进”中的大办地方工业740
“大跃进”中的“大办教育”741
匈牙利国家主席道比·伊斯特万访问成都742
政协成都市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742
彭县竹瓦街青铜器窖藏的发现742
“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运动743
1959年温江地区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743
温江专区出现大批“肿病”及“治疗”措施744
调整农村经济政策744
农村集市贸易的恢复745
城区的“自由市场”746
精简职工,压缩城镇人口747
成都市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747
中共成都市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747
政协成都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748
成都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748
开展城市“新五反运动”748
城乡“社会主义教育”及“四清”运动的开展749
成都市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750
三线建设的开始750
“厂社结合,支援农业”751
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访问成都751
政协成都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751
成都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752
中共成都市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752
成都市“三五”计划的制订752
红卫兵“破四旧”753
大、中学生“大串联”753
“8·26”事件754
“11·13”大会的召开754
驻蓉部队的“三支两军”工作754
“二月镇反”755
“打李总站”的成立及解散756
杜灵事件756
“文化大革命”中的群众组织756
成都市革命委员会成立757
成都市级机关“五七干校”始末757
“皇城”的拆除758
金河、御河人防工程的修建758
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759
成建制支援渡口市759
武装抢劫集团“李向阳部队”案760
清理阶级队伍运动760
“文化大革命”中的整党建党运动761
“一打三反”运动761
清查“五一六”分子和“三老会”762
成昆铁路建成762
成都市“四五”计划的制订763
中共成都市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763
中共温江地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764
“屠德雍案”764
处理“文化大革命”查抄房屋问题764
“田秀豪事件”765
“白智清事件”765
成都市“五五”计划的制订766
摧毁“四人帮”在成都的帮派体系766
清查处理“突击入党”、“突击提干”问题767
整顿和加强各级领导班子768
落实去台人员及其家属政策769
落实干部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769
“文化大革命”后中等教育的调整770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771
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巩固772
“文化大革命”后成都地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发展773
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五次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774
成都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774
政协成都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774
缓解第三次就业高峰775
安置回城知青776
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试点777
落实党的宗教政策777
为《成都晚报》及其主要编者、作者平反778
调整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失调778
个体工商业的恢复和发展779
染房街小商品市场的兴起780
青年路百货摊区的兴起780
恢复旧货市场781
修建荷花池综合批发市场781
发展特色商品“一条街”782
发展农村“专业户”、“重点户”782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783
成都市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784
1981年特大洪灾784
修建蜀都大道785
成都市“六五”计划的制订786
邓小平陪同金日成访问成都787
成都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787
政协成都市第七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787
成都市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788
人民公社体制的变革788
温江地区与成都市合并789
中共成都市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789
政协成都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790
成都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790
国有企业实施利改税791
1983~1986年“严打”斗争791
1984~1987年的整党工作792
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792
第二次工业普查793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行与创新794
开展地区间横向经济联系795
甲醇白酒中毒事件796
第三次工资改革796
一环路扩建改造工程796
二环路修建工程797
发放居民身份证797
清理整顿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798
清理整顿公司798
生产资料一条街的形成799
成都市第三产业调查800
成都市“七五”计划的制订800
首次举办全国糖酒会801
成都市第一家股份制企业的出现802
新中国第一家“当铺”在成都出现802
1987年郊县严重旱灾802
成都企业产权交易市场的出现803
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七次代表大会803
成都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召开804
政协成都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804
1988年抢购风805
抑制物价上涨805
成都外贸步入自营806
成都市扫除“六害”专项行动806
外国语学校的兴办807
成都市评定首批涉外星级饭店807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和成都解放40周年活动808
重建成都人民商场808
成都市实施计划单列809
农村新经济联合体的发展810
1950~1989年间成都市行政区划调整811
编后记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