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医史
  • 李经纬著 著
  • 出版社: 海口:海南出版社
  • ISBN:978754435958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49页
  • 文件大小:89MB
  • 文件页数:608页
  • 主题词:中国医药学-医学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医药起源1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研究与猿人疾病卫生2

第二节 关于医药卫生起源的若干论点5

第三节 中国汉晋前学者论述中医起源10

第四节 中医起源讨论14

第二章 早期医疗实践与医巫论争19

第一节 农业发展促进医药进步20

第二节 医食同源与伊尹创制汤液21

第三节 甲骨文与殷商疾病观23

第四节 从《诗经》等文献看商周医药水平26

第五节 大傩与预防疫病28

第六节 巫术与巫医的活动29

第七节 医事管理与医学分科30

第八节 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31

第三章 经验积累与理论形成35

第一节 最早的中医学分科36

第二节 职业医师出现——医和、医缓与扁鹊38

第三节 划时代进步——医学战胜巫术41

第四节 中医学步入学术研究44

第五节 尸体防腐、保护技术51

第六节 中医理论高水平研究总结:《黄帝内经》诞生52

第四章 中医学术的整理提高57

第一节 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59

第二节 汉文帝为名医淳于意冤案平反、恢复名誉64

第三节 中医之师徒传承67

第四节 中医第一部释疑解难之专著——《难经》70

第五节 针灸由民间到宫廷,再回到民间71

第六节 外科鼻祖——华佗74

第七节 医圣——张仲景80

第八节 杏林春暖与虎守杏林87

第九节 悬壶之禧与韩康卖药91

第十节 秦汉时期医事管理医官与医官犯罪92

第五章 医疗实践领域不断扩大94

第一节 弃戎从医,贡献卓著的葛洪96

第二节 重视切脉诊断的王叔和100

第三节 山中宰相——名医陶弘景104

第四节 竹林七贤——嵇康与《养生论》107

第五节 系统继承发扬针灸的皇甫谧108

第六节 药材炮制的祖师——雷敩110

第七节 精巧的外科手术治疗技术112

第八节 医方汇集整理与陈延之《小品方》114

第九节 中国世医传统与徐之才八代名医117

第十节 梁武帝与医学家119

第十一节 南北朝设医馆与太医署121

第六章 医学集大成发展123

第一节 古老的医科大学与药用植物园125

第二节 唐太宗探视百岁名医甄权133

第三节 大学问家恭身《内经》整理研究135

第四节 第一部病因证候专著《诸病源候论》137

第五节 政府颁布的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142

第六节 医学文献整理大师王焘144

第七节 孙思邈与临床医学百科全书148

第八节 藏医学集大成巨著《四部医典》157

第九节 “仙”医蔺道人与《理伤续断方》161

第十节 法医学与《疑狱集》164

第十一节 繁荣的国内外医药交流166

第十二节 非医学书籍对外科手术的记载177

第十三节 统治阶级对医学家的迫害180

第七章 医学全面大发展182

第一节 访求医术优长者诏、访求医书诏183

第二节 宋太祖等关注的本草修订185

第三节 太宗诏征医方,编撰《太平圣惠方》190

第四节 宋仁宗创设“校正医书局”193

第五节 宋仁宗诏令翰林医官院考次针灸,创铸针灸铜人195

第六节 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改革医学教育199

第七节 宋神宗在京城创办太医局卖药所202

第八节 宋徽宗创办“医学”与编撰医学著作204

第九节 解剖新知:《欧希范五脏图》与《存真图》207

第十节 疾病诊断水平提高209

第十一节 临床医学丰富多彩212

第十二节 大法官宋慈总结法医学成《洗冤集录》220

第十三节 科学家沈括、文学家苏轼与医学223

第十四节 藏医学的发展226

第八章 医学争鸣与少数民族医学融合228

第一节 契丹族医学229

第二节 回鹘族医学232

第三节 吐蕃医学234

第四节 女真族医学235

第五节 党项族医学238

第六节 回回医学239

第七节 蒙古族医学242

第八节 金元时期的医学争鸣245

第九节 医学理论与临床各科256

第九章 中医学发展的革新倾向263

第一节 皇室关注本草学发展265

第二节 民间本草研究成果卓著271

第三节 朱橚与大型方书《普济方》280

第四节 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伟大创造283

第五节 吴又可《瘟疫论》与传染病理论革新288

第六节 临床内科学的发展292

第七节 外科学理论与技术革新成就296

第八节 妇儿科学之进展302

第九节 眼科、口齿科与耳鼻咽喉科成就306

第十节 针灸学之发展313

第十一节 医疗经验的宝库《名医类案》317

第十二节 中医经典整理与丛书全书编撰319

第十三节 医德与医林故事323

第十四节 医事管理与建庙祭祀先医326

第十五节 创建先医庙与祭祀历代医学家329

第十六节 中外医学交流332

第十章 医学发展促进科普与发展中的思想阻力340

第一节 医事管理的经验与教训341

第二节 传染病学派林立与理论创新344

第三节 康熙推广人痘接种预防天花获重大成就351

第四节 乾隆御纂医学教科书《医宗金鉴》356

第五节 内科学发展与学派争鸣362

第六节 外科学发展趋于保守368

第七节 正骨科学技术丰富多彩373

第八节 外治法宝库更趋充盈377

第九节 妇儿科的经验积累和推广379

第十节 五官科医疗技术的发展386

第十一节 针灸学发展与道光帝废除针灸389

第十二节 王清任慧目恭身人体解剖390

第十三节 发展与普及的医方、本草进展395

第十四节 医学普及与文献整理401

第十五节 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医学407

第十六节 医家第一要义——养生保健418

第十七节 医学革新的思想阻力421

第十八节 西医学传入与影响427

第十一章 20世纪中医学发展历程432

第一节 20世纪前50年中国医学文化思潮432

第二节 西医在朝,中医在野439

第三节 中西医汇通学派评估441

第四节 毛泽东关注中医中药444

第五节 中医工作的巨大胜利446

第六节 中医发展融入西医学理问题449

第七节 中西医结合科研模式451

第八节 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不是梦想453

第十二章 中医学发展新视野457

第一节 中医政策在实践中渐趋完善457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新视野460

第三节 中西结合针拨套出白内障手术之启示463

第四节 针灸已成为人类共享的医学466

第五节 针灸理论研究百花齐放469

第六节 针刺麻醉原理研究新启示471

第七节 中西医结合骨折治疗的思维473

第八节 惠及人类的抗疟疾新药青蒿素475

第九节 抗癌阵线高水平成就479

第十节 活血化瘀法研究不断开创新领域482

第十一节 应对SARS,获得佳效484

第十二节 再现人类共享中医学之辉煌489

附录一 作者与海外的医史学术交流498

附录二 中医学要事年表523

跋5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