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事诉讼程序分流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民事诉讼程序分流研究
  • 舒瑶芝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4994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民事诉讼-诉讼程序-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事诉讼程序分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民事程序分流认识论3

第一章 绪论——法学研究方法论研讨3

第一节 “法律”的多元构成3

一、“法律”是规则集合还是开放系统3

二、民事诉讼法的构成5

第二节 研究方法之多元化7

一、规则研究7

二、基础理论研究8

三、社会实证研究9

四、多元化研究趋势10

第三节 系统论之运用13

一、系统论概述13

二、法学研究系统论之引入16

第二章 民事诉讼价值及程序理念24

第一节 民事诉讼价值体系24

一、民事诉讼目的价值25

二、民事诉讼程序价值32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之程序理念39

一、程序保障性要求41

二、程序主体性要求44

三、程序相称性要求47

四、程序安定性要求49

第三章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程序分流52

第一节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52

一、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缘起52

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形态55

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功能58

第二节 域外民事程序分流观察61

一、域外民事程序分流现象61

二、域外程序分流的发展趋势及启示64

第三节 我国程序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应对66

一、程序设置存在的问题67

二、完善程序设置的设想69

第四节 程序分流的基础条件和路径73

一、程序分流的基础条件73

二、程序分流的路径77

第二部分 民事审前程序的分流83

第四章 非讼案件程序保障83

第一节 非讼程序基础法理84

一、非讼案件的范围84

二、非讼程序的甄别87

三、非讼程序机理92

四、非讼程序法理的适用96

第二节 大陆法系非讼程序之立法101

一、诉讼事件与非讼事件界分101

二、非讼程序立法模式102

三、非讼程序的适用范围105

第三节 我国非讼程序的立法现状及改良106

一、非讼程序立法现状106

二、非讼程序的立法改良111

第五章 审前程序功能的实现机制118

第一节 审前程序功能的比较法考察119

一、域外各国审前程序的功能119

二、审前程序功能的比较借鉴129

第二节 我国审前调解程序的建构132

一、“审前调解”辨析132

二、审前调解的意义135

三、审前调解模式136

四、审前调解的程序设计138

第三节 诉调对接机制141

一、诉调对接的意义141

二、诉调对接的效力142

三、诉调对接的具体适用144

第四节 审前程序建构及功能拓展146

一、审前程序的模式选择146

二、审前程序的功能拓展147

第六章 督促程序的解构与重构153

第一节 督促程序的基础法理153

一、督促程序的属性认识153

二、督促程序的特征156

三、督促程序的功能158

第二节 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督促程序之发展160

一、德国督促程序的立法及适用160

二、德国督促程序的特色162

三、其他大陆法系国家督促程序的发展163

第三节 督促程序重构的必要性165

一、督促程序的立法缺陷165

二、督促程序的适用困境168

第四节 督促程序的重构173

一、督促程序与诉讼程序衔接173

二、重构督促程序的具体设计176

第三部分 民事审理程序的分流183

第七章 小额诉讼程序规则及适用183

第一节 域外小额诉讼程序建构比较183

一、域外小额诉讼的程序设计183

二、小额诉讼程序的价值定位191

第二节 我国小额诉讼程序构建194

一、关于小额诉讼程序价值问题194

二、小额诉讼程序原理197

三、小额诉讼程序设计200

四、小额诉讼程序试行中遇到的问题202

第三节 小额诉讼程序的规范及建构206

一、确立独立、完整的程序地位206

二、明确合理的适用范围208

三、设立程序救济方式209

四、设定适合的审理主体210

五、实现小额诉讼的程序衔接机制211

六、促进小额诉讼的应有功能实有化213

第八章 简易程序的简易化与正当化217

第一节 简易程序立法考察217

一、简易程序之界定217

二、域外简易程序比较219

三、我国简易程序的立法评价224

第二节 简易程序的适用现状及问题228

一、简易程序的适用率高228

二、简易程序适用混乱229

三、简易程序效率环节有待改进230

四、简易程序中当事人的主体地位有待加强230

第三节 简易程序基本法理231

一、简易程序的程序目标231

二、简易程序的价值选择235

第四节 简易程序目标——简易化与正当化的衡平238

一、组织机构简易化239

二、适用范围明确化240

三、程序正当化242

四、程序的衔接与转换246

第九章 普通程序的正当化——构造及功能249

第一节 普通程序的立法249

一、普通程序的立法例249

二、普通程序的属性251

三、普通程序的功能252

第二节 普通程序的失范表现256

一、普通程序简便审256

二、合议制独任化259

三、诉讼调解的过度适用260

四、解纷功能弱化262

第三节 普通程序的程序准则263

一、对审原则263

二、公开审判原则264

三、处分原则266

四、辩论原则267

五、直接言词原则268

六、集中审理原则270

第四节 普通程序的正当化改造272

一、诉讼结构的矫正:回归竞技型诉讼272

二、诉讼和解与诉讼调解的整合273

三、陪审制度的完善279

四、普通程序功能的再认识282

参考文献2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