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与低碳金融机制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乔海曙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2489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77页
- 文件大小:102MB
- 文件页数:309页
- 主题词:中国经济-经济发展-研究;金融机制-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与低碳金融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中国低碳发展的背景与形势1
第一节“内忧外患”双重压力促使中国向低碳转型1
一、内忧:“高耗、低质、快速”的发展模式难以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2
二、外患:“高耗、低质、快速”的发展模式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2
第二节 中国低碳发展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3
一、站在中国看中国:“挑战严峻”4
二、站在世界看中国:“机遇难得”5
第三节 低碳发展是中国由“大”到“强”的必由之路6
一、发达国家强国之路的再思考7
二、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强国之路的选择7
第二章 低碳经济与低碳金融研究述评9
第一节 低碳经济与低碳金融的理论范畴9
一、低碳经济与低碳金融的理论渊源9
二、低碳经济与低碳金融的理论内涵11
第二节 低碳经济与低碳金融国外研究述评15
一、低碳经济与低碳金融的概念化15
二、低碳经济与低碳金融的参与主体17
三、低碳经济与低碳金融的效应研究18
四、低碳经济与低碳金融的发展对策研究21
五、简评25
第三节 低碳经济与低碳金融国内研究进展26
一、低碳经济的载体研究26
二、低碳经济的测度与路径研究29
三、低碳金融的特殊属性与机制研究32
四、低碳金融的国际博弈研究37
五、低碳经济与低碳金融理论研究有待解决的若干问题38
第四节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与低碳金融研究文献计量分析40
一、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与低碳金融研究趋势分析40
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与低碳金融的研究内容分类统计分析43
三、低碳经济发展与低碳金融的高产作者、单位统计分析46
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与低碳金融研究期刊统计分析49
五、结论及探讨50
第三章 中国低碳经济与低碳金融发展现状53
第一节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53
一、碳排放状况总体改善53
二、产业低碳化发展成效显著55
三、低碳消费方式不断普及58
四、低碳经济制度不断完善60
第二节 中国低碳金融发展现状62
一、低碳金融市场整体性优化63
二、低碳金融政策稳步推进71
第三节 中国低碳经济与低碳金融国际接轨进程79
一、低碳发展国际合作平台日益丰富79
二、低碳技术与产业合作逐渐加强80
三、低碳市场国际话语权逐步提升81
第四章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市场机制85
第一节 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市场机制:碳排放权交易85
一、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碳减排85
二、碳排放交易制度86
三、碳排放交易市场88
第二节 碳排放权市场的流动性92
一、碳排放权市场流动性的内涵93
二、碳排放权市场的宏观流动性分析94
三、碳排放权市场的微观流动性分析96
第三节 碳排放权价格的形成机制99
一、碳排放权的需求分析100
二、碳排放权的供给分析104
三、碳排放权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107
第四节 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体系建设109
一、制定碳排放权市场的交易规则110
二、建立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平台110
三、鼓励多方主体参与碳市场交易111
四、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中介服务体系112
第五章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建设115
第一节 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瓶颈”115
一、低碳经济发展缺乏法律保障115
二、政府管理政策存在偏差117
三、低碳社会监督机制缺乏119
第二节 低碳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研究120
一、日本:法制约束低耗、高效120
二、德国:“智造”保证制造质量124
三、美国:环境保障机制高效运行126
四、欧盟:“三分而治”的碳市场顶层设计129
第三节 构建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131
一、建立健全低碳法律体系131
二、改革政府管理机制132
三、“硬化”舆论监督机制137
第六章 低碳经济发展与金融的关系139
第一节 金融发展对低碳经济影响的理论分析139
一、金融与低碳经济的耦合效应139
二、金融影响低碳经济的机制分析141
第二节 金融发展对低碳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143
一、数据选择和模型构建143
二、基于VAR模型的实证145
三、结论及进一步分析148
第三节 低碳经济决定金融发展方向:金融低碳化151
一、金融低碳化的内涵解读151
二、金融低碳化发展过程152
第四节 推进金融低碳化,加快低碳经济发展156
一、金融低碳化助推低碳产业157
二、金融低碳化助推低碳技术159
三、金融低碳化助推低碳消费161
第七章 中国低碳金融发展水平评价165
第一节 低碳金融发展的特征分析165
一、低碳金融发展理论分析165
二、经济低碳化168
三、产业低碳化169
四、金融低碳化170
第二节 低碳金融发展指数构建171
一、低碳金融发展指标及说明171
二、中国低碳金融发展指数的计算174
第三节 中国低碳金融发展综合评价178
一、中国各省低碳金融发展总体分析178
二、中国低碳金融发展的各项指标分析181
三、中国低碳金融发展指数评价的重要结论186
第八章 中国低碳金融发展的动力机制191
第一节 发展低碳金融的动力机制:“义利”分析191
一、低碳金融发展的动力191
二、低碳金融发展动力机制分析194
三、低碳金融发展的“义利”转化过程197
第二节 低碳金融“义利”对立阶段的动力机制200
一、模型的基本假设200
二、博弈分析201
三、博弈结论:政府激励机制为主要动力机制204
第三节 低碳金融“义利”共生阶段的动力机制205
一、模型的基本假设205
二、博弈分析206
三、博弈结论:市场竞争机制为主要动力机制209
第九章 中国低碳金融发展的国际博弈211
第一节 低碳金融发展与减排责任共担211
一、低碳金融国际博弈的减排责任共担视角211
二、减排责任共担对低碳金融发展的影响212
第二节 低碳金融发展的利益困局分析:国际视角214
一、全球低碳金融市场发展的“囚徒困境”分析214
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低碳金融进化博弈分析217
第三节 低碳金融发展的利益困局分析:中国视角225
一、中国低碳金融发展困境分析225
二、减排责任共担下中国低碳金融发展策略227
第四节 低碳金融国际博弈分析的结论:中国的角色定位233
一、发达国家是低碳金融长期发展的决定因素233
二、发展中国家是低碳金融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234
三、中国低碳金融的发展原则是“四个坚定”235
四、中国在低碳金融国际博弈中的路径选择237
第十章 中国低碳发展的战略路径239
第一节 分阶段推进中国低碳发展239
一、初级阶段:“发展中的低碳”(2006~2030年)239
二、高级阶段:“低碳下的发展”(2030年以后)241
第二节“发展中的低碳”242
一、转方式:高增长到高增值242
二、调结构:工业驱动到服务业引领245
三、低碳技术推动低碳发展248
第三节“低碳下的发展”251
一、确保能源效用的持续提高251
二、塑造智慧增长的发展模式253
三、实现生态文明的发展新高255
参考文献257
索引273
后记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