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理念在中国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大学理念在中国](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0106705.jpg)
- 王冀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3387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16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239页
- 主题词:高等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学理念在中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对大学理念进行再认识1
一、大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2
二、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文化促进人的发展的活动4
三、大学的本质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5
四、大学必须与学术和社会协调发展8
五、大学文化主要凝聚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10
六、大学文化建设的灵魂是大学文化精神和使命的确立12
七、国家的兴衰与大学的兴衰紧密相关14
八、大学应有的文化品位、独立精神和价值追求16
第二章 大学理念在西方的发展进程和基本经验20
一、早期古典人文主义的“自由教育”思想21
二、德国“自由的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崭新理念22
三、美国“融入社会,多元开放,通识教育,追求卓越”的理念创新27
四、联合国“持续发展,引领社会”的新大学理想31
五、“注重理性”是西方大学教育永恒的主题32
六、“象牙塔”是西方大学精神永恒的象征35
七、著名学府是西方大学精神的杰出代表38
八、西方大学理念的未来发展趋势40
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和孔子儒学教育理想43
一、中国古代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44
二、孔子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47
三、中国历史文学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49
四、孔子儒学“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教育理想52
五、我国先秦时期的“大学之道”54
六、《中庸》的教育学意义57
七、中国的科举制度和书院教育59
八、发展中国大学理念和创建中华民族新教育62
第四章 西方近、现代大学理念在近代中国的传播63
一、20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的划时代变革64
二、两种截然不同的学术价值观66
三、蔡元培和北京大学68
四、梁启超、梅贻琦和清华大学73
五、严修、张伯苓和南开大学77
六、竺可桢和浙江大学79
七、我国近、现代大学发展基础的奠定82
八、西南联大精神永存86
第五章 在曲折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念89
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92
二、确立教育发展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94
三、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96
四、教育必须与社会需求和环境协调发展101
五、坚持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103
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06
七、建设若干所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109
八、加强政府对高等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管理110
第六章 把握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114
一、中国大学百年还是四千年?115
二、中国大学理念是一个伟大的宝库117
三、大学理念在中国发展的基本经验119
四、文化变革与政权更迭121
五、宗法人伦与自由文化124
六、把握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126
七、探索和发展当代中国大学理念128
八、时代强烈呼唤文化觉醒和制度创新130
第七章 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33
一、全面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134
二、确立“文化育人”的科学理念137
三、“有社会主义觉悟”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根本方向140
四、“有文化”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核心和重点142
五、“劳动者”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144
六、高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145
七、创新型人才的特征及其培养147
八、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50
九、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154
十、构筑高品位和富有活力的和谐校园文化环境156
第八章 在竞争中建设若干所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160
一、“国际竞争力”概念的提出及其发展161
二、关于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术争鸣163
三、世界一流大学有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165
四、建设若干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166
五、建立“开放、多元、竞争、有序”的大学格局168
六、坚守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的基本精神170
七、引领社会文化前进是大学的崇高使命171
八、探索建立科学的大学学术评价体系173
第九章 坚持政府宏观调控下大学组织的文化个性177
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转折178
二、官僚化的行政体制对我国大学的侵袭严重179
三、变“权力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182
四、坚持大学组织的文化个性183
五、在微观搞活的基础上加强宏观调控187
六、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188
七、加强和改进学校党委对大学的领导与监督191
八、教育事业应当交予教育家192
第十章 时代强烈呼唤中国新一代教育家群体的崛起195
一、铸造大学的灵魂,坚持办学的根本196
二、大学之大在于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197
三、“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是大学精神的精髓198
四、大学应当以智力优异和造就杰出人才为己任200
五、大学教育在本质上是一个人文过程201
六、创新和丰富大学文化是提高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3
七、坚定不移地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204
八、大学创新之魂:开放、多样、共享、引领205
九、“学术语境场”的培育及其对“学术兴校”的意义206
十、对21世纪的中国大学精神的展望207
参考文献209
附录 作者有关论著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