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西医结合痴呆诊疗备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西医结合痴呆诊疗备要](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1020562.jpg)
- 韩景献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 ISBN:978754333223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痴呆-中西医结合-诊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西医结合痴呆诊疗备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痴呆概述1
1.1 痴呆的概念1
1.2 痴呆的流行病学1
1.2.1 国外的流行病学现状1
1.2.2 国内的流行病学现状2
1.2.3 危险因素2
1.3 痴呆的类型6
1.4 痴呆的发病机制7
1.4.1 西医学发病机制研究进展7
1.4.2 中医学对痴呆的病因病机认识10
1.5 中西医结合诊疗思路12
1.5.1 中西医诊疗现状12
1.5.2 中西医诊疗思路12
第二章 痴呆的解剖基础16
2.1 人体解剖基本面及神经系统常用术语16
2.1.1 人体解剖基本面16
2.1.2 神经系统常用术语17
2.2 痴呆相关的解剖基础22
2.2.1 与痴呆症状相关的解剖基础22
2.2.2 与痴呆病理相关的解剖基础31
2.2.3 与痴呆诊断相关的解剖基础36
第三章 痴呆的诊断40
3.1 痴呆的诊断标准40
3.2 病史采集41
3.2.1 现病史部分41
3.2.2 既往史部分42
3.2.3 家族史部分42
3.3 临床评估43
3.3.1 神经心理测验的操作要点43
3.3.2 神经心理测验量表的选择注意事项43
3.3.3 认知功能评估44
3.3.4 评定日常和社会功能的测验48
3.3.5 神经精神症状评估49
3.3.6 总体评价量表51
3.3.7 中医辨证量表52
3.4 诊断流程52
3.5 影像学部分52
3.5.1 头颅CT52
3.5.2 头颅MRI54
3.5.3 功能性脑成像56
3.5.4 经颅多普勒超声57
3.6 实验室检查58
3.6.1 血液检查58
3.6.2 脑电图58
3.6.3 心脏彩超和动态心电图58
3.6.4 脑脊液检查59
3.6.5 其他检测项目60
3.6.6 鉴别诊断60
第四章 轻度认知障碍64
4.1 概况64
4.1.1 概念64
4.1.2 MCI的流行病学和转归64
4.1.3 MCI分型65
4.2 诊断标准及临床表现66
4.2.1 诊断标准66
4.2.2 临床表现66
4.3 辅助检查67
4.3.1 血液检查67
4.3.2 影像学检查68
4.3.3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69
4.3.4 脑电图检查69
4.4 鉴别诊断70
4.4.1 与正常脑老化相鉴别70
4.4.2 与AD相鉴别70
4.5 目前对于主观认知障碍的认识71
4.5.1 关于主观认知障碍的概念71
4.5.2 关于主观认知障碍的临床表现71
4.5.3 SCI、MCI和AD三者之间的关系72
第五章 阿尔茨海默病76
5.1 病名76
5.2 病理76
5.2.1 大体病理76
5.2.2 镜下病理76
5.3 临床表现77
5.3.1 认知障碍77
5.3.2 精神和行为症状77
5.4 辅助检查78
5.4.1 影像学78
5.4.2 脑脊液78
5.4.3 脑电图78
5.4.4 血液78
5.5 诊断78
5.5.1 诊断标准78
5.5.2 诊断要点80
5.5.3 鉴别诊断80
5.6 预后80
第六章 血管性痴呆81
6.1 病因81
6.2 病理81
6.3 临床表现82
6.3.1 多发梗死性痴呆82
6.3.2 关键部位脑梗死性痴呆82
6.3.3 小血管性痴呆82
6.4 辅助检查82
6.5 诊断82
6.5.1 诊断标准82
6.5.2 诊断要点84
6.5.3 鉴别诊断84
6.6 预后84
第七章 其他类型痴呆85
7.1 路易体痴呆85
7.1.1 病名85
7.1.2 病理85
7.1.3 临床表现85
7.1.4 辅助检查86
7.1.5 诊断86
7.1.6 预后88
7.2 帕金森病痴呆88
7.2.1 病名88
7.2.2 病理88
7.2.3 临床表现89
7.2.4 辅助检查89
7.2.5 诊断89
7.2.6 预后92
7.3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92
7.3.1 病名92
7.3.2 病理92
7.3.3 临床表现92
7.3.4 辅助检查93
7.3.5 诊断93
7.3.6 预后94
7.4 额颞叶痴呆94
7.4.1 病名94
7.4.2 病理95
7.4.3 临床表现95
7.4.4 辅助检查96
7.4.5 诊断96
7.4.6 预后98
7.5 亨廷顿病98
7.5.1 病名98
7.5.2 病理98
7.5.3 临床表现99
7.5.4 辅助检查99
7.5.5 诊断100
7.5.6 预后100
7.6 多系统萎缩100
7.6.1 病名100
7.6.2 病理101
7.6.3 临床表现101
7.6.4 辅助检查102
7.6.5 诊断102
7.6.6 预后103
7.7 多发性硬化103
7.7.1 病名103
7.7.2 病理103
7.7.3 临床表现104
7.7.4 辅助检查104
7.7.5 诊断105
7.7.6 预后105
7.8 克-雅病105
7.8.1 病名105
7.8.2 病因及发病机制107
7.8.3 病理107
7.8.4 临床表现107
7.8.5 辅助检查108
7.8.6 诊断108
7.8.7 预后111
第八章 治疗与预防112
8.1 痴呆的治疗112
8.1.1 痴呆的治疗目标112
8.1.2 西医治疗现状113
8.2 痴呆的预防120
8.2.1 痴呆的二级预防120
8.2.2 营养疗法及预防保健120
第九章 中医治疗与预防123
9.1 辨证论治123
9.1.1 脏腑辨证要点123
9.1.2 主要治法及方药123
9.1.3 三焦论治125
9.2 三焦气化失司衰老相关论126
9.2.1 三焦气化失司-痴呆相关说126
9.2.2 “三焦针法”的确立与研究128
9.3 中成药治疗130
9.3.1 金恩维(GETO)130
9.3.2 天智颗粒130
9.3.3 银杏叶片131
9.3.4 苁蓉总苷胶囊131
9.3.5 复方海蛇胶囊131
9.3.6 复方活脑素胶囊131
9.3.7 抗脑衰胶囊132
9.4 各家学说132
9.4.1 浊毒壅塞说132
9.4.2 五脏虚衰说132
9.4.3 脑络病变说133
9.4.4 神明失用说133
9.4.5 脏腑内伤说133
9.4.6 肾精亏虚说134
9.4.7 肺气受损说134
9.4.8 养血疏肝说134
9.4.9 瘀血内伤说135
9.4.10 督脉虚弱说135
9.5 针刺疗法135
9.5.1 基本治疗135
9.5.2 特色疗法136
9.6 激越的中医辨证施治137
9.6.1 辨证要点137
9.6.2 治疗原则137
9.6.3 证治分类138
9.6.4 针灸治疗139
9.7 焦虑的中医辨证施治139
9.7.1 辨证要点139
9.7.2 治疗原则139
9.7.3 证治分类140
9.7.4 针灸治疗141
9.8 抑郁的中医辨证施治141
9.8.1 辨证要点142
9.8.2 治疗原则142
9.8.3 证治分类142
9.8.4 针灸治疗143
9.9 中医对痴呆的预防144
9.9.1 艾灸144
9.9.2 耳穴144
9.9.3 按摩145
9.9.4 四多三适度145
第十章 痴呆患者的护理与管理148
10.1 痴呆患者的四期看护148
10.1.1 早期唤醒记忆148
10.1.2 中期呵护安全148
10.1.3 晚期言传身教149
10.1.4 末期看护抚慰149
10.2 日常生活管理150
10.2.1 含义150
10.2.2 日常护理措施150
10.2.3 日常护理内容151
10.3 精神行为管理153
附录157
附录一 临床常见痴呆类型影像学表现157
附录二 临床中西医结合诊疗典型病例162
附录三 临床常用相关测评量表167
附录四 治疗痴呆的常用药物208
附录五 专业名词备查小词典234
索引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