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化学 九年级 下 配沪教版 第4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邢细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ISBN:978750066687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46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32页
- 主题词:化学课-初中-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化学 九年级 下 配沪教版 第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编者寄语1
第6章 溶解现象2
第一节 物质的溶解3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9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15
单元知识梳理与能力整合23
最新3年中考名题诠解26
知识与能力同步测控题28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30
第一节 溶液的酸碱性31
第二节 常见的酸和碱37
第三节 酸和碱的反应46
第四节 酸、碱、盐的应用54
单元知识梳理与能力整合64
最新3年中考名题诠解67
知识与能力同步测控题70
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73
第一节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74
第二节 淀粉和油脂79
第三节 蛋白质和维生素85
单元知识梳理与能力整合91
最新3年中考名题诠解92
知识与能力同步测控题94
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97
第一节 化学与能源98
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105
第三节 化学与环境112
单元知识梳理与能力整合119
最新3年中考名题诠解120
知识与能力同步测控题123
期末测试卷126
中考模拟测试卷130
答案与提示134
第6章 溶解现象3
第一节 物质的溶解3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3
溶液3
溶解过程4
悬浊液、乳浊液4
乳化4
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5
溶液的凝固点5
溶液的导电性6
加速物质溶解的方法6
溶液的凝固点低于水的凝固点的应用7
生命活动与溶液7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9
溶液的组成9
溶液的质量和体积9
溶液的浓与稀10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与解题格式10
在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中,涉及溶液体积的计算11
溶液的稀释与增浓11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方法与问题探究11
用含有结晶水的物质配制溶液的有关计算12
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12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15
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15
溶剂的量、温度与溶质溶解的关系15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6
浓溶液与稀溶液16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7
固体的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17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8
晶体与结晶18
结晶的应用19
物质溶解度曲线的绘制方法20
气体的溶解度20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31
第一节 溶液的酸碱性31
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31
酸碱指示剂31
溶液的酸碱度与溶液的pH32
溶液酸碱度的测量32
生命活动与pH33
植物的生长与pH33
指示剂的制作33
酸碱指示剂的发现34
探究溶液酸碱性对头发的影响34
第二节 常见的酸和碱37
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性质37
酸与金属的反应37
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38
什么样的物质是盐38
酸与碳酸盐的反应38
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39
氢氧化钠39
氨水(NH3·H20)39
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40
碱与盐的反应40
复分解反应40
理化综合题中的知识交叉点及解法41
探究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41
酸的通性42
碱的通性42
第三节 酸和碱的反应46
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46
中和反应46
中和反应的应用47
盐的分类和盐的溶解性47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48
盐的性质48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49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49
《酸、碱、盐溶解性表》的使用50
物质的鉴别方法50
物质的共存问题51
第四节 酸、碱、盐的应用54
重要的酸的用途54
重要的碱的用途54
常见的盐的用途55
侯德榜与“联合制碱法”55
氮肥56
磷肥56
钾肥、复合肥、微量元素肥料56
铵盐的检验57
常见化肥的简易鉴别方法57
盐与食品卫生58
浓硫酸的稀释58
酸、碱的正确使用58
物质的检验方法与技巧59
利用氮气获得氮肥的方法60
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74
第一节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74
有机物与无机物74
食品中的有机物74
有机物结构的多样性75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75
测定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氧元素的方法76
实验室里常用的有机物——乙醇76
第二节 淀粉和油脂79
光合作用79
葡萄糖79
淀粉80
糖类80
油脂80
淀粉的检验81
葡萄糖的检验81
从大豆中提取油脂的方法82
发酵法制取乙醇82
探究“酸、碱性环境是否影响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作用”的方法82
第三节 蛋白质和维生素85
蛋白质85
蛋白质与氨基酸85
维生素与人体健康86
维生素的性质87
试验蛋白质的性质87
酶——生命过程中的催化剂88
探究维生素C性质的方法88
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98
第一节 化学与能源98
能源与节能98
化学能转变为电能98
常见的电池99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99
氢气纯度的检验100
氢能源100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注意事项101
燃料电池102
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105
金属材料105
无机非金属材料105
合成纤维106
塑料107
橡胶107
复合材料108
合成材料的使用与环境污染108
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简单鉴别109
可降解塑料109
第三节 化学与环境112
环境现状与中国环境标志112
空气污染物的来源与空气污染的危害112
酸雨的形成113
酸雨的危害与防治措施114
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114
水体污染与防治措施114
固体废弃物的危害与回收115
水的净化115
“赤潮”与“水华”产生的原因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