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名砚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名砚辨
  • 吴笠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物出版社
  • ISBN:750103286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15页
  • 文件大小:234MB
  • 文件页数:578页
  • 主题词:古砚-鉴赏-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名砚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刍议编3

孔子砚与“法家诗人”——李贺诗《杨生青花紫石砚歌》诸解正谬3

子曰3

夫子用砚4

唐时尚传5

托名先师5

“鬼才”名歌6

砚歌试说7

“鬼诗”难解7

李贺反儒?8

长吉尊颜9

踏水割石?10

尼山孔砚?11

神赐孔砚12

吾作“解人”12

宽顽·宽硕13

刘李已疑?14

附考一 芹溪“孔砚”——儒乡多“圣迹”15

“孔砚”实“华砚”15

荒山觅“鬼石”15

附考二 东海“孔砚”——既宽且顽16

附考三 梁公砚之谜——非以孔父名17

崇儒劝学砚17

良工梁家叟18

书圣遗宝传苏米——王羲之凤池砚考20

右军将军人中龙 所遗紫石形似凤20

永嘉温岩非名门 却占砚史枝头春21

逸少风流贤太守 暇余翰思胜迹留21

王帖颇许华岩石 晋画原有凤凰池22

老叟云是右军后 砚历晋唐现皇宋23

书台石家名好古 素师草叙启山谷24

康伯雅病嗜翰墨 画苑最宝湖州竹25

眉山苏石原世姻 名物归苏半人情26

米老亦是旧相识 石氏秘阁有交易27

雅物名品常攘夺 米家珍本苏家珍28

推许高品压端歙 宝晋斋中宝晋砚14

缘结书史三高峰 合称砚史第一品29

附考 王羲之浮鹅砚——伪书载赝砚30

与《楞严经》“共存亡”?——佛教名物房相砚钩沉32

梵僧贻宝32

走私血经33

沙门大德33

名刹遗名砚34

天府藏黄琮35

房融造经?36

石有可疑38

相国房公砚38

并无房相款39

氏名环列萦秋虫40

南渡群公竞赏识41

半是赝刻半是真41

白傅墨海?——香山居士砚谈霏43

“白粉”·“诗黑”43

香山白居士44

居士手琢?44

歙行无心觅佳砚46

许石为友白诗翁47

手痹病叟挥铁笔?47

使君何为绕浙中?48

江海漂漂过兰溪49

此蓝溪岂是彼兰溪?49

兰溪诗案50

天保何处山?51

香山谢居士51

香山缪居士52

浔阳诗案53

此香山绝非彼香山!54

附考 白居易故居出土多足壁雍砚——白傅当年曾亲使?55

高阳子春砚抉隐——真州“双包案”56

同时同城同表字 真州居然两子春56

高阳必是许家子 谁知竟为邑先贤57

天圣年间官秘阁 砚当文府待制用58

许家媳是柳孙女 秦晋之好两子春58

欧公记载许公墓 许砚必出许家茔60

“大义灭砚”非龙图掷砚真有唐状元——“包公掷砚”脞话61

青天·大老爷61

掷砚示廉62

未持62

亦未掷63

投扇示廉是原型?64

只许州官盗石65

不让包公专美66

陶公官端不求砚66

仗势夺砚陈大尹67

半夜窃石熊制府68

草菅端民数二藩69

不受砚贿杨一本69

借花献佛朱尚书70

归途还砚凌大令71

愧过砚洲黄明府71

桂亭使君龙图清?72

江神不贪砚74

投砚鸭绿水74

徽州好个唐皋哥75

学士巧对朝鲜王76

黑脸·铁面76

持一砚归78

附考一 肥水包氏砚——孝肃清风78

附考二 包绶砚——孝肃家风79

附考三 年海瑞印、砚——砚铭有无“斗私”言?79

附考四 施世纶藏赐砚——施二公子不玩砚81

砚史“葫芦案”的N个细节——脂砚漫谭83

显学·显疵83

红颜素心84

北里名姬 南蛮压寨85

词翰大佬 风雅皮条85

雅督86

雅贿87

赢砚事虚88

传砚“正说”89

传砚奇话90

国学大师谋宝?91

偶得之91

借丢了93

白某黑手93

戴氏做媒94

方黄王汪万范花95

自买·代收96

翩翩浊世佳公子96

展没了97

飞走了98

二百年来罕遭之异珍98

不准疑!99

不准挂!100

脂砚何“脂”?101

胭脂晕·胭脂韵102

“脂砚”何“斋”?102

玄学?103

之流?104

依然你猜我猜大家猜104

疑者有因105

考少实据106

薛家有女未长成107

“梨花”本爱“海棠”107

念佛可捧薛娘108

画妪写像犯难109

玩古“棒捶”110

红学“铁杆”111

《红楼》红而紫砚“紫”111

难煞“葫芦僧”112

附考一 曹雪芹千山老芹砚——越“破”越疑114

三破疑114

反三破疑114

附考二 薛素素小像砚——人面映桃花115

附考三 薛素素秋叶端砚——秋叶一片那姓薛?116

玉人香砚的风月——疏香阁眉子砚证闻118

意马心猿 遥想伊玉手当年118

分湖一水 多少才人骚雅窟119

我见犹怜 奈何老天竟不怜120

字瘦诗靓 都是可怜香闺泽120

十载恩重 片石涵三春煜晖122

仙迹留传 人鬼间情尤未了122

吴娥粤女 笑说袁公大诗老123

冷肆拾宝 珍视胜过那琼瑶124

仙魂招取 把亭亭倩影细描124

掩玉埋骨 又兼护得孤坟好126

断钗螭璧 更续曩日砚缘巧127

遍辑诗篇 聊把幽恨来解消128

楼石俱焚 留传后世有迷踪128

机关算尽 反误了徐卿性命129

天兵一炬 眉砚在劫终难逃130

阊门访艳 状元书寓抚奇珍131

供奉山馆 中书拜倒汉宫春132

唤使仙株 定庵呆词何凉薄133

小说家言 真身赛姬未获宝133

词人作证 替身褚媵也未得134

半伦亲予 叹惜子静惟残璧135

分堤吊梦 可怜文章才女坟136

侧镌疏香 龚家款非王家样137

犀纹龙尾 陶家歙异王家端138

获砚猎色 袁浦龚王各奇遇139

言石说形 眉子不作眉池解139

铭袭坡诗 小颦可作小鸾看140

润砚无声 江南三月樱桃雨141

拓影征题 获经堂中应过手142

侧镌疏香 居然真见有名阁143

造化弄人 王令砚缘竟虚话144

净土难觅 一泓清水掩风流144

风流竟被雨打风吹去——正说明季粤地抗清诸烈士遗民砚事琴事146

粤士正气歌146

铭必大手笔146

真堪羞死何太史?147

道人本烈士148

闲足何曾闲149

青史岂能灭!150

诗夺状元黎牡丹151

名士自风流151

访石羚羊峡152

叹砚别怀抱153

乘真畸人邝鹦鹉153

抱琴且赴死154

法物不同沉155

遗字有谁知?156

片石留人寰?157

忠肝扑贼陈先生158

忠魂梦授宝159

梦砚便得砚160

黔中传百载160

“嫁胡弃妾”梁翰林161

曲尽其妙陈才人162

惟操匪石心163

拜谒御琴屈翁山164

识砚端州婿164

错认侯门独漉子165

石墨恋不舍166

存金不昧何不偕167

沉砚还金井168

附考一 陈献章琴、砚——茅笔大师真大雅169

素琴本无弦169

砚里乾坤大170

附考二 陈昙琴、砚——唐琴宋砚至秘珍171

邝斋三邝琴171

双阙得双砚172

似闻咂咂评砚声——清代中前期闽人玩砚圈考略174

砚学在闽174

乌衣子弟伴水肪174

洋洋乎砚人金榜175

许友——人中龙遗云龙砚176

许遇——花农亦是一砚农178

许均——妙绝铭词盈砚底179

黄文焕——十砚之中遗几许?180

黄任——诗人原是砚状元181

林逊——取静享寿立轩翁183

林侗——一方瓦砚动公卿183

林佶——“闽派砚学”半君功184

林在华——萧疏兀傲一可人186

林正青——曾访黄令端州衙187

林在峨——“一乡一家”著良史188

林兆显、林擎天、林畅——克绍家风铭水肪190

陈治滋——顾砚一用二十年190

谢道承——癖梅爱石皆赏心191

高兆——观石考砚高固斋193

余甸——题石成金余京兆194

李馥——书砚为侣李鹿山196

周绍龙——题铭潇洒人出尘198

游绍安——以砚明志心如水200

李云龙——瓜蝶遗砚顾氏琢?200

赵国麟——泰山相国癖砚同202

陈兆仑——载墨一舟羡遨游203

沈廷芳——隐拙斋中洗云根204

余文仪——诗翁怂恿石琢砚205

朱景英——砚翁赠砚勉稽古206

谢士骥——制钮琢砚有神伎207

董汉禹——董杨曾如顾氏工208

杨洞一——谁料天工最忌名210

顾二娘——大匠要数顾大家211

附考一 林在峨《砚史》所载伪铭古砚——林黄鉴古非当行213

悉今疏古 闽中砚脉叹未深213

诗人眼拙 十砚轩藏赝鼎214

林君过吴 喜得松雪珍壁215

大家巧手 所改谁知赝品215

王婆卖瓜 顾娘自称大家?217

学士多才 何屑抄袭之事218

附考二 铭抄林在峨《砚史》的数品赝砚——古贤岂作“铭抄公”219

洗去诗翁脸上的铅华与污垢——十砚轩“十砚”及黄任诸砚事、艳事考实222

芬芳悱恻 美人本是花真身222

雅人深致 诗妻砚妾闲生涯222

盛名之下 赝黄伪任知多少224

有模有样 所谓十砚之其一224

构轩贮砚 榕城初颜十砚轩226

携砚之任 端城再辟十砚轩227

访求故家 十砚备齐康熙年228

燕诒子孙 坤五先生最博雅229

伯冠侄戴 风雅汉奸是亲叔230

西江会许 砚乡官廨堪论砚230

或琢或改 十砚顾娘半磨砻232

林郎有记 十砚绝真有三品232

论质论名 十砚应列此四品233

认名不差 四美入毂乾隆夸234

殷勤远寄 名物欲归有缘人236

进献天览 君臣鱼水有深情?236

无度美品 至宝原待至人用?237

见款心喜 十美恐多水中花239

后生也晚 十美榜无生春红240

三年廉吏 端溪名物不曾贪241

名播八闽 骚坛巨手非黑手242

客端七年 三洞也曾觅精华242

清才傲上 因砚劾归本真相?243

两宝被夺 黄丈居然真苦主244

借砚不还 赵少恐是彼豪强245

索砚花言 周督巧取更仗势246

谋食无计 十砚卖完缘易米247

的是孟浪 袁公乱点鸳鸯谱248

戚称中表 楚雨含情皆有托?249

清风两袖 何来囊余二千金?250

寡人有疾 千金购砚理有之250

解语绿衣 香草斋中散花姬251

添香红袖 原是秦淮从家女252

夫人宝砚 不关尹如夫人事253

蟾宫失意 阊门买醉登徒子254

羁旅有幸 专诸古巷访砚人255

蓄尼养砚 十砚轩是十砚庵?256

麟儿后身 君家黄郎今又来257

情同螟蛉 清泪蟾蜍滴未干258

附考一 林白水与“生春红”砚——楚人得者非原弓?259

剩看秋碧照春红259

外家名珍竟赝鼎260

附考二 十砚轩风字砚——砚乡大令“游”端州?261

附考三 黄任端石云形砚——是年诗人未游端262

炫人目的翔凤与迷人眼的乱花——吴门顾氏制砚世家初考及顾二娘“一寸干将”砚探赜264

石瘦砚欲肥 个中真三昧264

谁知阿家翁 本是亲娘舅265

顾娘传家学 半老始成名266

老道是德邻 小道是启明267

这娘复那娘 无非顾家娘268

启明巧手妇 大名顾秋霞?269

谁能奏此技 德邻顾老翁270

夺得天工巧 唯有顾二娘271

古雅媳能继 华美翁难兼272

御匠惟精工 屈哉公望才273

磨砻三世名 砚史第一家274

香火虽已绝 砚艺有余绪275

在峨疏未录 大作应有款?276

民女多无名 琢砚何所署?277

其艺虽未化 其款或许真278

有伎能如此 庸手难梦见279

金莲易鉴石 杂坑也曾雕280

韩印与顾砚 费氏推双绝281

名赝称一品 真顾何处寻?283

名品珠娘制 并非顾娘琢283

巧手顾家妇 仿就南唐样284

砚林风雅客 名篇颂红妆285

冤哉刘康成 子才也昏昏286

陶醉何情郎 春巢已梦梦287

寸刀切紫泥 细心勤磨砻287

片石大如许 随携何堪玩?288

伪款虽比比 真凤当有之289

有款署容若 无款顾家凤?290

公子生也早 无缘娘子砚291

红杏花片春意闹292

顾家堂前燕 飞如林生家294

附考一 脱十娘、顾二娘——拉娘配294

附考二 吴六娘、丁六娘——借六娘295

“砚革”的“斗批改”——纪晓岚绿红端辩诬297

许看不许摸297

纪明星的前世今生298

康氏:炮打纪晓岚——我的一张“砚革”大字报299

是端非洮300

且看纪尚书的“识别古砚”300

再看纪尚书的“基本常识”301

谱中字影302

纪大学士不懂落款格式?302

“康阿瞒”:我得意地笑!303

黑锅再次背304

四库馆中只校书305

阅微草堂不著书306

观奕道人字潦“草”?307

纪大烟袋:为何受伤的总是我?308

且看康氏的 “识别古砚”308

再看康氏的 “基本常识”309

如是我闻310

附考一 萧军藏纪晓岚古端砚——“了翁”没了?311

附考二 康生题纪晓岚砚拓片五种 ——亦为康氏“鼓与呼”312

附考三 康生题古钟砚拓——跋发古之幽思314

下编 杂俎编317

争座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四大名砚评传317

古无四大名砚之说317

今人好“大” 风气之产物318

忆昔开元全盛日——澄泥318

人人争识紫君面——端溪320

最是江南好光景——龙尾322

青州使君是知己——红丝323

元祐君子入眼花——洮河324

四大名砚影响之消长325

四大名砚之地域文化因素326

评说四大名砚326

品题四大名砚327

砚溪众笑328

附考 四大名砚材质之易讹者——珍璧或是他山石329

王谢风流各自夸——端歙争魁333

争魁古已有之333

骨肉相争334

端坑先出334

端溪势众335

端品美艳336

歙石宜用337

歙雕工良338

古歙大佳340

南唐端之冤340

端溪难为兄 歙溪难为弟341

吾品端而用歙342

歙砚产地之争——有砚无“歙”之困局344

搬是非·拉郎配344

人文失忆的徽州344

地缘破碎的徽州345

角色尴尬的婺源346

有口难辩的砚人347

龙尾名石出婺源347

从来方物以州名348

琢砚工艺称徽雕349

砚山岂只采石匠349

似曾相识燕归来?350

广陵竟绝唱——虢绛澄泥砚源流考352

“汉唐斗”352

澄泥难澄352

虢泥唐家尊353

虢泥遗珍多354

黑砚乃绛泥355

绛泥宋明崇357

绛泥何样泥?358

风骚各先后359

唐公眼里美西施——红丝石传讹种种361

天下第一峰361

晋张华未言第一361

苏易简未言第一362

柳公权未言第一363

蔡君谟未言第一364

欧阳修未言第一365

唐彦猷以为第一尔365

众不然之366

鱼龙变化367

亦足傲视砚林368

唐公砚?370

取石制砚始自唐守?370

引自真《唐录》371

唐砚无红丝?372

附考 唐宫红砚非红丝——疑是紫袍钟馗石373

洮砚起始数则略析——多少他山绿石假洮河之名行之?374

漞石青碧原是洮?374

巩石洮石石脉通?375

琴瑟合鸣双鱼砚375

漞石原出石鱼沟376

砚痴米公不解洮377

叠石唐砚产叠州?378

龙壁秀石出柳州379

神宗熙宁开洮河379

陇右贡砺唐洮石380

蔡公遗帖已论洮381

英宗治平砚已有?382

云是北宋洮河产383

八百年物井中出384

砚款南宋淳祐年385

凡品非洮亦非宋?387

多少绿漪错看端388

玉堂新样非咏洮389

梦中情人宋绿漪390

歙溪曼妙绿精灵——解密庙前青、庙前红392

歙溪之石精392

龙尾有绿漪393

是村?是坑?394

庙前青之“庙”395

庙前坑之“坑”395

坑出青红石396

是红?是泓?397

虽洪水冲刷所出398

却前人椎凿遗材399

石合庙前旧色400

坑必庙前遗迹?400

绿璧俨然清早中401

更有绝色宋家样402

孤品上溯景祐年403

石应是而坑存疑404

附考绿歙未必“庙前青”——歙溪水碧歙石青405

砚必宋唐——高古名人砚辑逸407

赫赫唐风 温文宋韵407

文房高品 可遇难求408

扬雄砚408

葛洪砚409

王献之砚410

陶弘景二砚411

王通砚412

释智永砚413

虞世南砚413

高士廉砚414

房玄龄砚415

许敬宗砚415

李白砚417

李泌砚417

郑虔砚418

白居易砚419

混过龙门的诸鱼——《西清砚谱》名赝综考421

砚史闻人421

汉瓦八砚皆赝422

汉砖三砚亦伪423

魏晋三砚二伪一存疑423

唐砚七方亦不真424

宋以降名人砚多有附会425

劝君莫做摧花客——砚之殇428

三灾石428

第四灾429

俗工429

俗眼430

滥铭与毁铭431

草菅砚命432

锥刀·覆瓿·锤钉434

□□□公像砚436

与清净圆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437

私盗与公藏438

凤兮凤兮,岂止一凤?——古砚名款年款的复杂性441

下真迹一等441

春城无处不飞花韩翃442

诗人岂可以没有别号?442

一陈二刘皆名蜕443

“文宝”必郑?444

同宗两晋卿宋清两墨客445

朱明三百年凌家三云翰446

天宝称载不称年447

元丰年间无辛卯448

年号有误未必尽赝449

百六十岁米老颠?450

无此大胆王状元450

拒用“伪年号”451

伪托年号多有之452

扶桑伪款三唐箕453

赝伎九种——以“伪坡”为主例说455

赝鼎·赝砚455

一、向壁虚构无中生有——臆造455

二、移花接木依样葫芦——抄书462

三、偷梁换柱断章取义——择句466

四、文不对题张冠李戴——离题471

五、劣篆粗隶丑字奴书——俗字475

六、凡句俚语陋意浅思——庸辞476

七、下里俗工伧夫野刻——劣工477

八、以意穿凿望文生义——附会478

九、著录伪案规模惑世——造势482

识真八法——聊充金针度与人486

真气·真砚486

一、流传有绪486

二、有谱可勘489

三、有案可查494

四、题归专石498

五、辞属专人499

六、妙笔难仿502

七、匠心难雕505

八、材有禁脔508

后记梦回何朝?5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