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当代阐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赵庆元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2517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48页
- 文件大小:256MB
- 文件页数:462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当代阐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新时期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及其意义1
第一节 新时期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争论的状况、实质及其特点1
一、新时期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争论的一般状况与实质1
二、新时期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争论的一般特点7
三、新时期争论中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式及其影响12
第二节 新时期深化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的正确思路与基本问题18
一、新时期深化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其局限18
二、新时期深化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的正确思路24
三、新时期深化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的基本问题29
第三节 本书研究的主要问题、基本观点和基本结构35
一、本书研究的主要问题与基本观点35
二、本书的基本结构39
第二章 劳动价值论的历史演变与理论内涵41
第一节 劳动价值论的历史演变与理论转折41
一、劳动价值论产生的历史与理论条件41
二、劳动价值论的产生与第一次理论转折47
三、劳动价值论的再一次理论转折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53
第二节 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实质59
一、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局限59
二、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继承与发展64
三、劳动价值论核心理论实质的抽象及其意义70
第三节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内涵及其意义76
一、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论76
二、本质分析方法82
三、抽象分析方法88
四、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94
第三章 价值概念的内涵与劳动价值论的前提澄明100
第一节 抽象劳动与价值转形100
一、抽象劳动与价值实体100
二、抽象劳动的价值转形与价值作为社会关系范畴的存在106
三、商品价值之内在形式与外在形式的区分及其意义111
四、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关于价值本质问题的科学解释117
第二节 供求关系与价值决定122
一、供求关系向价值决定的介入122
二、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及其统一128
三、供求关系作为商品价值决定的内生因素与“虚假的社会价值”问题134
第三节 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之间关系解析140
一、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之间关系问题争论的起因与实质140
二、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之间关系问题的解读思路及其局限146
三、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之间关系问题的正确理解152
第四章 生产劳动与价值创造159
第一节 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内涵厘定159
一、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理论来源与基本内涵159
二、新时期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争论及其根源165
三、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内涵的重新厘定172
第二节 科技、管理与服务劳动生产性的个案分析178
一、科技劳动生产性的个案分析178
二、管理劳动生产性的个案分析184
三、服务劳动生产性的个案分析190
第三节 复杂劳动及其还原195
一、马克思的复杂劳动理论及其在新时期劳动价值论争论中的凸显195
二、复杂劳动的还原思路及其评析201
三、复杂劳动还原问题的重新解读207
四、社会财富价值向量巨量增长与活劳动投入量减少之间矛盾的最终解决213
第五章 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与生产价格转形问题220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过时论”及其解析220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过时论”的一般情势220
二、新时期的经济变革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过时论”226
三、新时期的政治变革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过时论”232
四、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过时论”237
第二节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三个暗含前提”以及适用范围争论的深化243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三个暗含前提”问题243
二、生产价格转形问题与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适用性的困境249
三、生产价格转形问题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适用性的困境256
第三节 生产价格转形问题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正解262
一、生产价格转形问题的争论与两对总量相等问题262
二、两对总量相等问题与商品价值的社会关系内涵269
三、社会关系的决定作用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正解275
第六章 劳动价值论的社会关系分析传统及其意义281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历史演变与两种分析方法的对立281
一、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历史演变281
二、社会关系分析方法与技术关系方法的分歧与对立287
三、社会关系分析方法与技术关系分析方法的分歧与对立在劳动价值论内部的体现293
第二节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社会关系分析方法及其科学性299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经济分析方法的社会关系性质299
二、马克思社会关系分析方法的根本特征304
三、马克思社会关系分析方法的科学性310
第三节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社会关系分析方法的现实意义316
一、经济问题的时代凸显及其解读思路316
二、中国现实经济问题根源的深层解读321
三、马克思社会关系分析方法的重置及其意义327
第七章 价值创造、价值分配与马克思的分配理论334
第一节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与马克思一般分配理论的反思334
一、私营企业主非劳动收入(利润)合理性问题的凸显及其影响334
二、基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不同关系对私营企业主非劳动收入合理性的解释及其矛盾340
三、马克思分配理论的重新反思与界定346
第二节 马克思分配理论的重新厘定352
一、生产方式、分配方式及其决定关系352
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及其在分配中的作用358
三、私营企业主非劳动收入合理性问题的深层解读363
第三节 马克思的分配理论与按劳分配369
一、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基本内涵369
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另类理解375
三、按劳分配形式的历史演变380
第八章 马克思分配理论的一般程式及“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论”387
第一节 马克思关于社会总产品或总价值分配的一般程式387
一、社会总产品或总价值的分配与经济剩余分配传统387
二、马克思关于社会总产品或总价值分配的一般程式393
三、劳资分配关系的变化与马克思的工资理论399
第二节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论”浅析405
一、“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论”的历史形成与基本内涵405
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论”的深层检视411
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论”的假象及其破解417
第三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的反思与批判424
一、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历史发展及“经济人”假设在中国的影响424
二、“经济人”假设的历史、内涵及当前批判的误区429
三、“经济人”假设的重新反思与批判435
参考文献442
后记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