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资源分类 方法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信息资源分类 方法与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49/31051156.jpg)
- 单志广,吴洁倩,栾婕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7355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15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331页
- 主题词:信息资源-分类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信息资源分类 方法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信息资源分类方法概述3
第1章 信息资源概述3
1.1信息的基本概念3
1.2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念4
1.3信息资源的特征5
1.4信息资源的种类7
第2章 分类法概述11
2.1基本概念11
2.1.1分类的概念和意义11
2.1.2分类法的类型13
2.2信息资源分类和编码的一般方式16
2.2.1信息资源分类的一般方式16
2.2.2信息资源编码的一般方式17
2.3国内外主要分类法介绍20
2.3.1《杜威十进分类法》20
2.3.2《国际十进分类法》25
2.3.3《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28
2.3.4《冒号分类法》31
2.3.5《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36
第3章 图书情报分类法的发展与作用42
3.1图书分类的作用与演变规律42
3.1.1图书分类的作用42
3.1.2图书分类的演变规律42
3.2国外图书情报分类法的演变44
3.2.1古代分类法44
3.2.2近代分类法45
3.2.3现代分类法46
3.2.4西方图书分类法的思想基础48
3.3中国图书情报分类法的演变48
3.3.1中国古代分类法48
3.3.2中国近代文献分类法48
3.3.3中国现代图书分类法49
3.3.4中国图书分类法的思想基础49
3.4图书分类的发展趋势51
3.4.1图书分类的功能变化51
3.4.2图书分类面临的问题52
3.4.3图书分类的发展趋势分析53
第二篇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57
第4章 政务信息资源及其分类概述57
4.1政务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念和表现形式57
4.1.1政务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念57
4.1.2政务信息资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57
4.2政务信息资源的特性58
4.3政务信息资源分类的意义59
4.4政务信息资源分类和编码的一般方式62
4.4.1政务信息资源分类62
4.4.2政务信息资源分类编码67
第5章 国外政务信息资源分类编码实践70
5.1美国政务信息资源分类编码实践70
5.1.1政务信息资源的标识和查询阶段70
5.1.2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和交换阶段74
5.1.3联邦政府组织架构76
5.1.4美国政府门户网站政务信息资源分类79
5.2英国政务信息资源分类编码实践80
5.3联合国政府职能分类体系94
5.4国外分类编码方案的借鉴意义97
5.4.1美国政府信息指引服务97
5.4.2美国联邦政府组织架构(FEA)98
5.4.3英国电子政务互操作框架(e-GIF)98
5.4.4联合国政府职能分类标准99
第6章 中国政务信息资源分类编码实践100
6.1政务信息资源分类编码的意义与主要应用场合100
6.1.1分类编码与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和共享100
6.1.2政务信息资源的主要应用场合101
6.2中国政务信息资源分类的主要方法102
6.2.1主题分类102
6.2.2部门信息分类103
6.2.3服务分类105
6.2.4用户分类107
6.3电子政务主题词表体系109
6.3.1电子政务主题词与主题词表109
6.3.2电子政务主题词的意义和作用111
6.3.3国内外的最新发展113
6.3.4电子政务主题词表的体系结构116
6.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系列117
6.4.1现有国家标准总结119
6.4.2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标准125
6.5国内分类编码方案总结141
6.5.1现有政务信息资源分类方法总结141
6.5.2现有政务信息资源分类方法的借鉴意义142
第7章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编码实例143
7.1商务部网站网络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特征143
7.1.1基本页面结构143
7.1.2类目结构与类目名称144
7.1.3类间关系与展现方式147
7.1.4检索方式150
7.2商务部网站网络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类目结构分析153
7.2.1类目划分准则154
7.2.2类目纵向隶属关系155
7.2.3类目横向相关关系159
7.2.4类目名称分析163
7.3商务部网站网络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类目功能分析165
7.3.1网站功能定位165
7.3.2类目功能覆盖分析167
7.3.3类目功能分布分析169
7.4网络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综合评价169
7.4.1分类体系特性170
7.4.2网络信息特性172
7.4.3用户需求特性173
7.4.4综合评价175
第8章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编码建议176
8.1现有分类编码方案的不足176
8.2分类方法的基本原则176
8.3分类视角建议177
8.4分类框架模型179
8.5建立政务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的建议183
8.5.1综合引用标准整合政务信息资源183
8.5.2方案技术实现相关的对策和建议184
8.5.3方案实施政策相关的对策和建议184
8.5.4标准制定相关的对策和建议185
8.5.5分类后编码建议185
8.5.6政务信息资源分类工具建设建议186
第三篇 互联网信息资源分类189
第9章 互联网信息资源分类的背景和意义189
9.1互联网信息资源分类的背景189
9.1.1网络信息189
9.1.2网络用户190
9.1.3网络技术环境191
9.2互联网信息资源分类的意义191
第10章 互联网信息资源分类体系195
10.1互联网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的特点196
10.2主题分类法199
10.2.1主题分类法的背景199
10.2.2主题分类法的内容199
10.2.3主题分类法的应用实例200
10.2.4主题分类法评价204
10.3学科分类法204
10.4分面组配法206
10.4.1分面组配法的背景206
10.4.2分面组配法的特征207
10.4.3分面组配法的应用实例208
10.4.4分面组配法评价211
10.5体系分类法211
10.5.1体系分类法的背景211
10.5.2体系分类法的构成原理和结构212
10.5.3体系分类法的应用214
10.5.4体系分类法评价224
10.6分众分类法225
10.6.1分众分类法的背景225
10.6.2分众分类法的概念与特点226
10.6.3分众分类法的研究方向228
10.6.4分众分类法的相关技术231
10.6.5分众分类法的应用234
10.6.6分众分类评价236
第11章 网络信息资源分类编码实例238
11.1新浪网络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特征238
11.1.1基本功能与界面238
11.1.2类目结构与类目名称239
11.1.3类间关系与展现方式244
11.1.4类目检索方式247
11.2新浪网络信息资源分类体系大类结构分析253
11.2.1大类划分准则253
11.2.2大类信息覆盖度254
11.2.3大类划分均衡性256
11.3新浪网络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类目名称分析260
11.3.1类名用词合理性分析261
11.3.2类名内涵清晰性分析263
11.4新浪网络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类间关系分析264
11.4.1类目纵向隶属关系264
11.4.2类目横向相关关系268
11.5新浪网络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综合评价270
11.5.1分类体系特性271
11.5.2网络信息特性272
11.5.3用户需求特性273
11.5.4综合评价274
11.6附表(新浪网类目设置)275
第12章 互联网信息资源分类发展趋势298
12.1传统分类法与网络分类法比较298
12.1.1传统分类法与网络信息组织之间的矛盾298
12.1.2现有网络分类法相对于传统分类法的突破和不足299
12.2当前网络信息资源分类发展趋势300
12.2.1当前网络信息分类体系的不足300
12.2.2网络信息资源分类与检索特征300
12.2.3网络信息资源自动分类与检索系统301
12.2.4分类、主体、自然语言一体化的搜索引擎302
12.3网络分类体系的构建304
12.3.1分类依据和方法304
12.3.2分类原则305
12.3.3构建分类体系的语言306
12.3.4现代技术在网络信息资源分类体系构建中的应用307
12.4网络信息资源分类体系构建建议307
12.4.1分类、主题和自然语言一体化307
12.4.2分类组织体系与分面结合309
12.4.3静态分类体系与动态分类体系有机结合309
12.4.4以用户需求为导向309
12.4.5建立统一的网络分类体系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