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理护理学 供护理及相关医学专业用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心理护理学 供护理及相关医学专业用 第2版
  • 徐传庚,宾映初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5556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00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护理学-医学心理学-高等职业教育-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心理护理学 供护理及相关医学专业用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模块一 心理学基础知识3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概述3

一、概念3

二、心理护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3

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5

一、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5

二、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6

三、社会实践是心理活动产生的基本形式6

第三节 心理护理学的研究方法7

一、观察法7

二、晤谈法7

三、测验法7

四、实验法8

第四节 心理护理学的学习意义与策略8

一、学习心理护理学的意义8

二、学习心理护理学的策略9

第二章 心理过程13

第一节 认知过程13

一、感觉13

二、知觉17

三、记忆20

四、思维28

五、想象32

六、注意33

第二节 情绪和情感35

一、概述35

二、情绪、情感的分类37

三、情绪构成及其表达40

四、良好情绪的培养42

第三节 意志过程45

一、概述45

二、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46

三、意志品质46

四、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47

第三章 人格52

第一节 概述52

一、人格的概念与结构52

二、人格的一般特征53

三、人格的形成和发展54

第二节 人格的心理倾向57

一、需要57

二、动机60

三、兴趣61

第三节 人格的心理特征61

一、能力61

二、气质64

三、性格66

第四节 自我意识69

一、概述69

二、特点69

三、自我意识的层次结构69

四、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71

第四章 心理学基本理论77

第一节 精神分析学派78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78

二、其他早期精神分析学家及其理论81

三、新精神分析学派82

第二节 行为主义学派83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83

二、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理论85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86

第三节 人本主义学派87

一、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理论88

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88

第四节 认知心理学89

一、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理论89

二、贝克的认知理论90

三、韦纳的归因理论92

四、罗特的控制点理论94

第五节 心理生理学派94

一、应激理论94

二、情绪理论95

第六节 完形主义学派97

一、完形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97

二、皮尔斯的完形人性观98

第七节 后现代心理学思潮99

一、后现代心理学思潮的兴起99

二、后现代心理学的主要观点99

模块二 心理健康与维护105

第五章 心理发展105

第一节 心理发展的特征105

一、方向性和顺序性105

二、不平衡性105

三、普遍性和差异性105

四、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106

五、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106

六、联系性106

第二节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107

一、遗传素质107

二、环境因素107

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规律110

一、动作发展110

二、语言发展111

三、认知的发展111

四、情绪的发展112

五、意志发展113

六、人格发展114

第六章 挫折与心理防御机制117

第一节 挫折117

一、概述117

二、引起挫折的原因118

三、常见的挫折反应119

四、影响挫折反应的因素120

五、提高挫折承受力的方法121

第二节 心理防御机制123

一、概述123

二、心理防御机制的类型123

第七章 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130

第一节 异常心理产生的原因130

一、遗传因素130

二、素质因素130

三、理化生物性因素131

四、心理社会因素131

五、机体的功能状态131

第二节 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与原则131

一、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132

二、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原则133

第三节 人格障碍134

一、概念134

二、特征135

三、人格障碍的类型135

第四节 神经症136

一、恐怖性神经症136

二、焦虑性神经症137

三、强迫性神经症138

四、抑郁性神经症138

五、癔症139

第五节 性心理障碍140

一、概念140

二、分类140

第六节 不良行为141

一、酒瘾141

二、烟瘾143

第八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147

第一节 心理应激147

一、概念147

二、应激源148

三、应激反应149

四、应激的影响因素151

五、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影响153

第二节 心身疾病154

一、概述154

二、心身疾病的发病因素与中介机制154

三、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156

第三节 心理危机干预157

一、概述158

二、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及原则159

三、心理危机干预技术160

四、影响心理危机反应的因素160

五、心理危机的结局161

第九章 心理卫生165

第一节 概述165

一、概念165

二、心理卫生运动的起源和发展165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166

四、心理卫生工作原则167

五、心理卫生工作的范围167

六、心理卫生工作的意义167

第二节 学龄期之前的心理卫生168

一、优生与胎教168

二、新生儿期及婴儿期心理卫生168

三、幼儿期心理卫生169

四、学龄期前期心理卫生169

第三节 学龄期心理卫生170

一、支持儿童多做游戏170

二、训练孩子的学习170

三、人格训练171

四、注意品行训练171

五、性心理卫生171

第四节 青少年期心理卫生172

一、青春期前期的心理卫生172

二、青年期的心理卫生173

第五节 中老年期心理卫生174

一、中年期心理卫生174

二、更年期心理卫生175

三、老年期心理卫生176

第六节 社区心理卫生177

一、家庭心理卫生177

二、学校心理卫生179

模块三 心理护理基本技能187

第十章 心理评估187

第一节 概述187

一、心理测验概述187

二、心理测验的意义188

三、心理测验的分类188

四、心理测验的特点189

五、心理测验的注意事项190

第二节 常用心理测验介绍190

一、智力测验191

二、人格测验194

三、评定量表198

第十一章 心理咨询203

第一节 概述203

一、心理咨询的概念203

二、心理咨询的范围和形式204

三、心理咨询的原则206

第二节 心理咨询的程序和技巧207

一、心理咨询的程序207

二、心理咨询的技巧209

第三节 心理咨询人员应具备的条件及注意事项214

一、咨询人员应具备的条件214

二、心理咨询的注意事项215

第十二章 心理治疗218

第一节 概述218

一、心理治疗的概念218

二、心理治疗的发展历程219

三、心理治疗的分类220

四、心理治疗的原则221

第二节 心理治疗的常用方法223

一、精神分析疗法223

二、行为疗法225

三、认知疗法228

四、来访者中心疗法232

五、森田疗法233

六、生物反馈疗法235

七、催眠疗法237

第十三章 心理护理243

第一节 概述243

一、心理护理的概念和意义243

二、心理护理的对象与任务244

三、心理护理的特点与原则244

四、心理护理的程序246

第二节 护患关系与沟通249

一、护患关系249

二、护患沟通254

第三节 患者心理与护理260

一、患者的心理需要260

二、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262

三、门诊、出入院患者的心理护理266

四、不同年龄患者的心理护理268

五、不同病症患者的心理护理271

第四节 护理人员良好心理品质与培养275

一、护理人员的良好心理品质275

二、护理人员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278

附录1 心理学实验284

实验一 记忆广度实验284

一、实验目的284

二、仪器和材料284

三、实验方法284

四、实验报告284

实验二 注意分配实验285

一、实验目的285

二、仪器和材料285

三、实验方法285

四、实验报告285

实验三 长度估计实验286

一、实验目的286

二、仪器和材料286

三、实验方法286

四、实验报告287

实验四 缪勒错觉实验287

一、实验目的287

二、仪器和材料287

三、实验方法287

四、实验报告287

实验五 动作稳定性实验288

一、实验目的288

二、仪器和材料288

三、实验方法288

四、实验报告288

附录2 临床常用量表289

一、A型行为类型问卷289

二、症状自评量表(SCL-90)290

三、艾森克人格测验(EPQ)293

四、气质类型问卷295

五、焦虑自评量表(SAS)298

六、抑郁自评量表(SDS)299

参考文献3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