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知识产权仲裁机制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知识产权仲裁机制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2/31076415.jpg)
- 倪静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54658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120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知识产权-仲裁-司法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知识产权仲裁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4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及意义6
四、课题的基本框架7
第一章 知识产权争议解决特殊性及诉讼的困境13
第一节 知识产权及争议解决机制概述13
一、知识产权及基本性质13
二、知识产权争议的概念界定15
三、知识产权争议解决机制16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权利特征及其争议解决的特殊性17
一、客体无形性、非消耗性导致利益博弈的非竞争性18
二、客体的技术性、专业性要求争议解决的专门化19
三、权利易逝性要求争议解决的快捷21
四、权利市场属性要求争议解决的效益22
五、权利的重要价值以及争议社会影响性要求争议解决的保密性24
六、权利地域性与利用全球化的冲突需要争议解决的国际性25
七、争议主体广泛性以及客体复杂性需要争议解决的多元化28
第三节 诉讼解决知识产权争议的局限性30
一、诉讼难以应对知识产权争议中专业技术性问题30
二、诉讼周期长与知识产权争议解决时效性要求的冲突35
三、诉讼公开性与知识产权争议解决保密性需要的矛盾37
四、诉讼解决跨国知识产权争议的困境38
五、诉讼解决知识产权争议依据不周延性与滞后性47
六、诉讼解决知识产权争议过程和结果可预测性差48
七、诉讼解决知识产权争议代价高昂51
八、诉讼解决知识产权争议效果不佳52
九、我国知识产权诉讼体制的缺陷57
第二章 仲裁解决知识产权争议的利与弊62
第一节 仲裁的性质及基本特征62
一、仲裁的性质63
二、仲裁的基本特征63
第二节 仲裁解决知识产权争议的利与弊:从仲裁特征出发65
一、仲裁裁决容易在其他国家及地区得到承认与执行65
二、仲裁的契约性给争议解决带来的影响67
三、仲裁裁决的终局性:优势还是缺陷79
四、仲裁在时间和成本方面可能具有优势82
五、仲裁能够满足知识产权争议保密性需求的质疑87
第三节 如何选择知识产权争议解决机制:仲裁VS诉讼89
一、实证调研结果89
二、相关建议91
第三章 知识产权争议的可仲裁性93
第一节 为何知识产权争议可仲裁性是个问题93
一、争议可仲裁性概述93
二、知识产权争议可仲裁性的质疑95
三、知识产权争议可仲裁性在世界范围内的现状96
第二节 挑战知识产权争议可仲裁性的时机及相关问题108
一、向仲裁庭提起争议不可仲裁的抗辩108
二、基于争议不可仲裁向法院提起诉讼110
三、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时提出争议不可仲裁的问题110
四、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阶段提出争议不可仲裁的问题111
第三节 知识产权争议基本类型及其可仲裁性112
一、知识产权得失争议及其可仲裁性112
二、知识产权归属争议及其可仲裁性114
三、知识产权交易争议及其可仲裁性115
四、知识产权侵害争议及其可仲裁性116
五、知识产权精神权利的争议及其可仲裁性117
第四节 知识产权有效性争议的可仲裁性:理论争鸣及辨析119
一、基于“公共政策”反对知识产权有效性争议可仲裁性119
二、知识产权有效性争议具备可仲裁性:兼对上述观点的批判121
第五节 我国知识产权争议可仲裁性相关制度及完善128
一、我国知识产权争议可仲裁性的相关制度128
二、在我国扩大知识产权争议可仲裁性范围的思考130
三、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争议可仲裁性制度的建议133
第四章 知识产权仲裁程序的保密性136
第一节 仲裁程序保密性的现状137
一、主要仲裁规则对仲裁保密性的不同规定138
二、各国对待仲裁保密性的不同态度144
第二节 仲裁程序保密性的基本要素及主要问题150
一、保密主体150
二、保密对象152
三、保密义务的例外154
四、违反保密义务的救济158
第三节 当事人可以在仲裁程序中采取的保密措施160
一、缔结保密协议160
二、向仲裁庭申请保护161
三、向法院申请救济164
第四节 我国知识产权仲裁保密机制及其完善建议166
一、立法及仲裁规则的规制不足166
二、完善建议168
第五章 知识产权仲裁中的临时命令制度171
第一节 仲裁临时命令管辖权分配的主要立法模式及评析173
一、法院拥有排他性管辖权174
二、仲裁庭拥有排他性管辖权175
三、法院与仲裁庭并存权力模式176
第二节 仲裁庭发布临时命令的条件182
一、规则层面的考察182
二、实践中的做法184
三、对仲裁庭发布临时命令条件之建议185
第三节 法院对仲裁庭发布的临时命令的承认与执行186
一、仲裁庭发布的临时命令在国内法院的执行187
二、仲裁庭发布的临时命令在域外法院的承认与执行189
第四节 紧急仲裁程序196
一、紧急仲裁程序及其重要意义196
二、紧急仲裁程序规则的比较考察199
三、紧急仲裁程序命令的承认与执行205
四、紧急仲裁程序中有待澄清和完善的问题209
第五节 我国仲裁临时命令制度及其完善建议211
一、我国仲裁临时命令制度及其不足211
二、完善我国仲裁临时命令制度的建议217
第六章 知识产权仲裁中的专家证人制度220
第一节 仲裁程序中专家证人及其资格221
一、专家证人的概念221
二、专家证人的资格222
第二节 仲裁程序中专家证人的选任制度224
一、当事人选任专家证人224
二、仲裁庭任命专家证人228
三、当事人与仲裁庭任命专家证人的权力制约231
四、其他任命专家证人的方式233
第三节 专家证人的地位、查证与作证以及质证程序233
一、专家证人的地位233
二、专家查证与作证237
三、对专家证言的质证239
第四节 我国知识产权仲裁中的专家证人制度及完善243
一、我国仲裁法律体系中的专家证人制度243
二、采取仲裁鉴定制度与专家证人制度并存的模式245
三、仲裁规则中的专家证人制度的完善246
第七章 知识产权仲裁中的快速仲裁程序251
第一节 快速仲裁程序的主要特征252
一、对仲裁庭作出裁决期限的限制253
二、对当事人提交书面材料的限制253
三、对庭审的限制255
四、对仲裁员人数的限制256
五、其他256
第二节 快速仲裁程序的选择适用257
一、快速仲裁程序的局限性257
二、适用快速仲裁程序的限制因素260
第三节 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仲裁中的简易仲裁程序262
一、价值目标:最低限度公平上的效率追求263
二、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263
三、保障仲裁庭的自由裁量权264
四、启动机制的合理化265
五、建立有效的救济机制265
第八章 我国知识产权仲裁机制检讨及完善267
第一节 我国知识产权仲裁机制概述267
一、我国知识产权争议解决机制及比较267
二、我国知识产权仲裁的现状271
第二节 在我国发展专门知识产权仲裁机制的意义274
一、减轻司法负担,合理配置争议解决资源274
二、减轻当事人讼累,维护其合法权益276
三、完善知识产权法制体系的要求277
第三节 我国发展专业化知识产权仲裁机制的建议278
一、完善仲裁规则满足知识产权争议解决需要279
二、仲裁机构完善相关服务283
三、多渠道推广知识产权仲裁285
第四节 给予知识产权仲裁当事人的建议286
一、机构仲裁VS临时仲裁287
二、约定仲裁庭的管辖权范围289
三、约定仲裁员人数以及选任机制291
四、建议纳入知识产权仲裁协议的事项293
附录一 我国知识产权争议仲裁解决机制问卷调查(仲裁机构)298
附录二ADR在知识产权领域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300
附录三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仲裁中心仲裁规则301
附录四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快速仲裁规则314
附录五 美国仲裁协会(AAA)《专利争议解决补充规则》316
参考文献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