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教育矛盾与对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基础教育矛盾与对策](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1080694.jpg)
- 陈敬朴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ISBN:7534329221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482页
- 文件大小:144MB
- 文件页数:49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础教育矛盾与对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基础教育观念变化中的矛盾9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的冲突”9
一、市场经济大潮与价值观的冲突11
二、教育的价值导向与基础教育的走向16
第二节 人才观的变化与学生观的矛盾21
一、怎样看待学生22
二、学校应该怎样对待学生30
第三节 教师观的变化与教师地位的矛盾36
一、怎样看待教师36
二、教师社会地位的名与实41
三、教师经济地位的困境与希望44
四、教师文化地位面临的挑战与出路47
第四节 学校观的变化与培养目标的矛盾52
一、学校观的变化52
二、培养目标的矛盾58
第二章 基础教育结构关系中的矛盾67
第一节 基础教育内部结构关系中的矛盾67
一、基础教育宏观结构中的矛盾68
二、课程结构中的矛盾77
三、教师结构中的矛盾86
第二节 基础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师范教育相互关系中的矛盾92
一、基础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矛盾92
二、基础教育与师范教育关系中的矛盾100
第三节 基础教育与家庭教育关系中的矛盾106
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观念的差异106
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干预”与“控制”109
三、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是引导还是误导114
第四节 基础教育与社会教育关系中的矛盾119
一、社会教育的负面影响直接冲击着基础教育121
二、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对社会教育形成误导122
三、基础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协调统筹应具有制度的保证124
第三章 基础教育体制变革中的矛盾130
第一节 基础教育投入体制中的矛盾——既要“稳定来源”,又要“保证需求”130
一、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焦点——是“适应市场经济”,还是“把教育推向市场”131
二、基础教育投入体制的改革——靠政府行为、社会行为,还是市场行为135
三、“集资办学”中的矛盾146
第二节 基础教育办学体制的变革——“规范共性”与“发展个性”的关系150
一、办学主体多元化151
二、办学模式多样化158
第三节 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是“人员替代”、“方法替代”,还是“机制替代”169
一、基础教育管理组织变革中的矛盾172
二、基础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中的矛盾185
第四节 基础教育评价体制的变革——让什么“指挥”基础教育195
一、基础教育评价体制变革中的矛盾197
二、基础教育评价过程中的若干矛盾208
第四章 从比较教育看我国基础教育的矛盾217
第一节 中国与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比较219
一、发达国家基础教育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以及对市场取向进行反思的改革219
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234
第二节 中国大陆与台湾省基础教育的比较247
一、台湾基础教育在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变革及其问题248
二、台湾基础教育变革的启示259
第三节 中西部与东部基础教育的比较263
一、中西部与东部基础教育发展状况的比较264
二、中西部基础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及其教育选择272
第四节 苏北与苏南基础教育的比较282
一、苏北与苏南基础教育发展状况的比较283
二、苏北与苏南基础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与教育的选择287
第五章 认识基础教育的本质特征298
第一节 基础教育的本质特征300
一、“基础教育本质特征”的逻辑起点300
二、基础教育的本质与性质303
第二节 发挥基础教育的内在动力318
一、教师的民族忧患意识与社会责任感转化为主体能动性319
二、教与学的矛盾、师与生的矛盾,始终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320
三、对我国传统教育的研究促进了教育改革324
四、东西方文化交流开阔了基础教育视野330
第三节 使基础教育成为国家改革发展的自变量339
一、基础教育的主体性与基础教育功能的发挥341
二、基础教育是转变社会风气、振奋民族精神最有希望的阵地350
三、基础教育应实现由因变量向自变量的转换358
第六章 把握基础教育的时代方位363
第一节 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363
一、基础教育的民族化(中国特色)364
二、基础教育的区域化(地区特色)365
三、基础教育的现代化(时代特色)377
第二节 基础教育的目标追求383
一、基础教育的目标追求:素质教育、人格教育、公民教育的系统综合384
二、基础教育的目标视野390
第三节 基础教育的方法选择417
一、基础教育的实践方法417
二、基础教育的研究方法425
第七章 创建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437
第一节 基础教育需要什么样的社会环境439
一、社会环境对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客观上起着导向作用440
二、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必要的基础条件与环境条件446
第二节 创建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是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453
一、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基本评价标准453
二、创建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是走向终身教育的起点458
第三节 创建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是政府的主体行为460
一、建立“强政权型”的政治权威,是政府主导学习化社会的基础460
二、改革运行机制、发展基础教育,是政府的主体行为464
后记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