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日本武士兴亡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日本武士兴亡史
  • 娄贵书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2599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54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468页
  • 主题词:武士-历史-日本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日本武士兴亡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1

第一编 武士的起源与发展历程19

第一章 社会纷争武力化与武士的产生19

一 土地纷争与武士19

二 政治纷争与武士23

三 军制瓦解与武士28

四 征服虾夷的战争与武士31

第二章 平安时代的武士——私兵性质的武装力量36

一 武士的来源36

二 平安初期的武士40

三 平安中期的武士42

四 平安末期的武士51

五 平安武士私兵私权性质的内部关系64

六 平安武士习武演武的生活68

七 平安武士的战争样式73

第三章 镰仓时代的武士——征战杀伐的统治阶级77

一 镰仓武士公私双重属性的政治等级78

二 镰仓武士公私双重法权的内部关系88

三 镰仓武士征战杀伐的生活93

第四章 室町和织丰时代的武士——征战杀伐的统治阶级101

一 室町和织丰武士的实力等级101

二 室町和织丰武士实力至上的内部关系115

三 室町和织丰武士作战备战的生活120

第五章 江户时代的武士——治理天下的统治阶级132

一 江户武士的法制化等级132

二 江户武士法制化的内部关系146

三 江户武士执政者的生活152

四 江户武士的衰落158

第六章 明治、大正和昭和初期的武士——日本现代化的主角167

一 武家政权的终结者和资产阶级政权的缔造者167

二 掌控政界的武士176

三 把持军界的武士182

四 引领经济界的武士187

五 主导文化界的武士193

第二编 武士的军事统治——以武士道为指导思想的军事统治202

第一章 镰仓时代的公武二元统治202

一 公武二元政治格局与幕府的政权组织202

二 镰仓幕府的军事统治210

三 镰仓幕府的经济制度214

四 镰仓幕府的法律制度219

第二章 室町和织丰时代的武家一元化统治225

一 武家一元化统治的确立与幕府的政权组织225

二 室町和织丰时代的军事统治232

三 室町和织丰时代的经济制度236

四 室町和织丰时代的法律制度241

五 织丰政权245

第三章 江户时代法制化的军事统治266

一 江户幕府的法制化统治系统267

二 江户幕府的军事统治276

三 江户幕府的经济制度281

四 江户幕府的法律制度285

第三编 武士道——武士的伦理道德、理想价值和统治思想293

第一章 武士道概述293

一 武士道的名称293

二 武士道的定义296

三 武士道的德目300

四 武士道的类别302

五 武士道的起源304

六 武士道的分期306

七 武士道与日本精神308

八 日本社会的武士道热310

第二章 平安武士道——私兵私权的伦理道德313

一 武士的登场与武士道的产生314

二 平安武士道的主要内容318

三 平安武士道的“世俗化”324

第三章 镰仓、室町和织丰武士道——从私兵私权的伦理道德到武士治国的统治思想328

一 武家统治与武士道的发展328

二 镰仓、室町和织丰武士道的主要内容333

三 镰仓、室町和织丰武士道的“世俗化”340

第四章 江户武士道——“为政者之道”和武士政权的统治思想344

一从“战斗者之道”向“为政者之道”的演变344

二 江户武士道的主要内容349

三 江户武士道的“世俗化”357

第五章 明治、大正和昭和初期的武士道——“天皇的武士道”和现代社会的理想价值362

一 资产阶级武士政权与“天皇的武士道”363

二 从封建主义武士道向资本主义武士道的嬗变368

三“全体国民武士化、武士道德全民化”383

第六章 武士道的思想渊源——武士道与日本民族文化三大主干的相互渗透386

一 神道——武命长久、战争胜利的武神崇拜387

二 禅道——勇于拼命、死中求活的战争心理391

三 儒道——治国安邦、征服民心的统治哲学397

第七章 武士道的理想价值——“忠诚”的伦理道德和“武勇”的战斗精神404

一 忠诚——效忠主君的精神405

二义——恪守职责的监督者408

三 武勇——立身存命之本410

四礼——牢记身份、不忘职责413

五 诚信——合格武士的行为期待414

六 名誉——舍身求名的武士精神416

七 俭朴——防止武士爱财惜命418

八 勤学——尚武精神与书本知识相结合420

九 复仇和切腹——武士精神的外在表现422

余论 武士、武家统治和武士精神与日本社会428

一 武士与大和民族428

二 武士政权与资产阶级政权432

三 武士道与日本文化435

参考文献441

后记4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