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海安县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海安县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0113911.jpg)
- 总纂吉光等总纂;《海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7806183418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1014页
- 文件大小:298MB
- 文件页数:10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海安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7
第一篇 建置区划第一章 建置75
第一节 沿革75
第二节 治所79
第三节 境域79
第二章 行政区划81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81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83
第三章 镇乡场87
第一节 镇87
第二节 乡99
第三节 场114
第二篇 地理环境第一章 地质 地貌118
第一节 地质118
第二节 地貌120
第二章 气候 物候121
第一节 气候121
第二节 物候124
第三章 水系 水文125
第一节 水系125
第二节 水文127
第四章 土壤129
第一节 成土母质129
第二节 土壤种类及分布129
第三节 土壤养分等级132
第五章 自然资源134
第一节 土地134
第二节 水135
第三节 动物138
第四节 植物139
第五节 矿物140
第六章 环境保护140
第一节 环境质量140
第二节 环境管理145
第七章 自然灾害147
第一节 水灾147
第二节 风灾149
第三节 旱灾151
第四节 雹灾152
第五节 低温冻害153
第六节 病虫灾害154
第七节 地震155
第三篇 居民158
第一章 人口158
第一节 人口总量158
第二节 人口分布与密度159
第三节 人口变动162
第二章 居民构成164
第一节 民族164
第二节 性别165
第三节 年龄165
第四节 职业与行业构成169
第五节 文化结构170
第三章 婚姻家庭171
第一节 婚姻171
第二节 家庭172
第四章 生育173
第一节 计划生育宣传173
第二节 晚婚174
第三节 节育175
第四节 优生优育177
第五章 人民生活177
第一节 农民生活177
第二节 城镇居民生活181
第四篇 农业186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186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186
第二节 减租减息187
第三节 土地改革运动188
第四节 农业合作化189
第五节 人民公社191
第六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2
第二章 农业区划和耕作制度195
第一节 农业区划195
第二节 耕作制度196
第三章 种子与肥料197
第一节 品种改良197
第二节 传统肥料199
第三节 化肥施用201
第四章 作物栽培202
第一节 三麦202
第二节 水稻204
第三节 玉米205
第四节 棉花205
第五节 油菜207
第六节 大豆207
第七节 蚕豆208
第八节 特种经济作物208
第五章 植物保护213
第一节 预测预报213
第二节 病虫防治213
第三节 植物检疫215
第六章 农具 农机215
第一节 传统农具215
第二节 耕耙机具217
第三节 播种移栽机具217
第四节 收割脱粒机具218
第五节 农业机械管理218
第七章 农业开发219
第一节 沿江高沙土开发219
第二节 滨海盐碱地开发219
第五篇 林 牧 副 渔第一章 林业222
第一节 种类分布222
第二节 育苗223
第三节 造林224
第四节 林木护管226
第二章 畜牧业227
第一节 家畜227
第二节 家禽230
第三节 疫病防治232
第三章 蚕桑业234
第一节 栽桑234
第二节 养蚕237
第四章 副业240
第一节 蔬菜240
第二节 食用菌241
第三节 中药材242
第四节 养貂 养蜂242
第五章 水产243
第一节 水面资源243
第二节 养殖243
第三节 病害防治246
第四节 捕捞246
第五节 渔政与渔监248
第六篇 水利252
第一章 河道252
第一节 一级河252
第二节 二级河256
第三节 三级河260
第四节 四级河263
第二章 堤防266
第一节 海堤266
第二节 里下河圩堤267
第三章 水工建筑271
第一节 闸271
第二节 涵274
第三节 抽水站276
第四章 农田水利277
第一节 滨海地区治理277
第二节 高沙土地区治理279
第三节 水网地区治理279
第五章 农田灌排282
第一节 水车灌排282
第二节 内燃机灌排282
第三节 电力灌排283
第六章 海涂围垦284
第一节 围垦工程284
第二节 滩涂开发285
第七章 防汛抗旱286
第一节 防汛抗旱组织286
第二节 防汛286
第三节 抗旱288
第四节 抢险289
第八章 水利管理291
第一节 工程管理291
第二节 水费管理294
第三节 综合经营296
第七篇 工业299
第一章 工业经济成份299
第一节 私营企业299
第二节 国营企业299
第三节 县属集体企业300
第四节 乡镇企业300
第五节 合资企业301
第二章 工业管理301
第一节 管理机构301
第二节 管理内容302
第三节 管理措施305
第三章 机械工业307
第一节 农业机械307
第二节 重型机械308
第三节 电机电器310
第四节 木工机械311
第五节 冶金312
第六节 汽车制造及修理313
第七节 建材机械313
第八节 纺织机械315
第九节 粮食机械315
第十节 化工机械 轻工机械316
第十一节 基础配件317
第四章 棉麻毛纺织工业318
第一节 轧花318
第二节 棉纺织318
第三节 麻纺织320
第四节 毛纺织321
第五节 针织322
第六节 印染323
第七节 化纤324
第八节 服装324
第五章 丝绸纺织工业325
第一节 缫丝325
第二节 丝织327
第三节 丝棉 绢纺328
第四节 丝线针织329
第五节 丝绸染整329
第六章 粮油食品饲料工业330
第一节 粮油加工330
第二节 肉类和水产品加工331
第三节 酿酒332
第四节 制糖333
第五节 糖果糕点333
第六节 豆制品334
第七节 腌酱制品335
第八节 饲料加工335
第七章 建材工业336
第一节 砖瓦336
第二节 石灰337
第三节 水泥及其制品338
第四节 金属门窗339
第五节 钢化玻璃339
第六节 装饰装修防水材料340
第七节 耐火材料340
第八章 化学工业341
第一节 化学原材料341
第二节 化肥342
第三节 农药343
第四节 有机化学合成材料制品344
第五节 化工助剂344
第六节 橡胶制品345
第七节 医药制品345
第八节 日用化工346
第九章 电子工业347
第一节 仪器仪表347
第二节 元器件348
第三节 磁性材料348
第十章 电力工业349
第一节 电力生产349
第二节 输变电网络350
第三节 用电353
第十一章 轻工工业354
第一节 盐业354
第二节 纸和纸品355
第三节 印刷355
第四节 家具356
第五节 鞋帽357
第六节 日用金属制品及电镀357
第七节 塑料制品358
第八节 玻璃制品358
第九节 文化用品359
第十节 电光源359
第十一节 计量器具360
第十二节 自行车配件360
第十二章 工艺美术品制造业361
第一节 钩结绣制品361
第二节 扎染制品363
第三节 工艺地毯363
第四节 柳竹草制品364
第五节 红木雕刻 火笔画364
第六节 金银首饰 铜锡器365
第七节 烟花爆竹366
第八篇 建筑业第一章 建筑力量368
第一节 建筑施工企业368
第二节 建筑队伍372
第三节 建筑装备373
第二章 勘察设计374
第一节 工程地质勘察374
第二节 建筑工程设计375
第三章 建筑施工377
第一节 地基基础施工377
第二节 主体结构施工378
第三节 屋面及防水工程施工378
第四节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379
第五节 水电安装380
第六节 设备安装380
第七节 新施工法381
第四章 建筑管理385
第一节 企业资质管理385
第二节 建筑市场管理385
第三节 施工质量管理386
第四节 安全生产管理387
第五节 QC小组活动387
第九篇 交通392
第一章 交通设施392
第一节 道路392
第二节 车站396
第三节 航道396
第四节 船闸398
第五节 港口码头399
第六节 桥梁399
第七节 渡口404
第二章 陆路运输404
第一节 货运404
第二节 客运406
第三节 搬运装卸410
第三章 水路运输411
第一节 货运411
第二节 客运414
第四章 交通管理415
第一节 路政管理415
第二节 航政管理416
第三节 安全管理417
第四节 运输市场管理419
第五节 汽车维修行业管理419
第五章 养护419
第一节 公路养护419
第二节 航道养护420
第十篇 邮电422
第一章 邮电机构422
第一节 邮驿 民信局422
第二节 邮政局 邮电局423
第三节 电报局 电信局 中心站423
第二章 邮政424
第一节 邮政网络424
第二节 邮政业务425
第三节 邮政设备428
第三章 电信429
第一节 电报429
第二节 长途电话430
第三节 市内电话432
第四节 农村电话433
第五节 移动通信434
第四章 战时交通邮政434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434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435
第十一篇 商业供销第一章 商业体制438
第一节 私营 个体商业438
第二节 合作商业439
第三节 集体商业440
第四节 供销合作社440
第五节 国营商业442
第二章 农副产品购销443
第一节 粮食443
第二节 油脂445
第三节 棉花446
第四节 蚕茧447
第五节 生猪448
第六节 禽蛋449
第七节 土畜产品450
第八节 水产品451
第九节 蔬菜 副食品452
第三章 生产资料经营454
第一节 煤炭454
第二节 石油454
第三节 木材456
第四节 建筑材料457
第五节 金属 机电457
第六节 化肥 农药 农用塑料薄膜458
第七节 毛竹 杂竹460
第四章 生活用品经营460
第一节 针织品 纺织品460
第二节 食盐462
第三节 糖烟酒类463
第四节 日用百货465
第五节 五金 交电 化工467
第六节 药品 医疗器械468
第五章 集贸市场470
第一节 庙会470
第二节 交易市场471
第六章 对外贸易473
第一节 进出口业务473
第二节 主要出口商品474
第七章 饮食服务476
第一节 饮食业476
第二节 旅馆业477
第三节 浴池业478
第四节 照相业479
第五节 茶水业479
第六节 理发业480
第十二篇 财税金融第一章 财政482
第一节 财政体制482
第二节 财政收入484
第三节 财政支出486
第四节 财务管理488
第五节 财政监督489
第二章 税务491
第一节 税制491
第二节 工商税492
第三节 农业赋税501
第四节 稽征管理504
第五节 促产增收505
第三章 金融506
第一节 金融企业506
第二节 通用货币509
第三节 存款与储蓄510
第四节 信贷513
第五节 保险516
第六节 外汇518
第七节 债券发行与证券市场519
第八节 金融管理520
第十三篇 城乡建设第一章 县城建设524
第一节 建设规划524
第二节 市政建设526
第三节 公共建筑531
第四节 公用设施536
第五节 住宅建设537
第六节 城区绿化539
第二章 乡镇建设540
第一节 集镇建设540
第二节 村庄建设545
第三章 城镇房产管理548
第一节 产权产籍548
第二节 公房管理550
第三节 私房管理551
第四节 房产开发552
第十四篇 土地管理第一章 土地资源管理554
第一节 土地资源状况554
第二节 土地资源保护554
第三节 土地资产产权管理555
第四节 土地资产评估管理556
第五节 土地资产流动557
第二章 建设用地管理558
第一节 建设用地558
第二节 农田保护560
第三节 土地复垦561
第三章 地籍管理562
第一节 土地调查登记562
第二节 土地分等定级563
第三节 地籍档案564
第十五篇 综合经济管理第一章 计划管理565
第一节 管理机构565
第二节 计划管理体制566
第三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567
第二章 统计管理568
第一节 统计网络568
第二节 统计报表568
第三节 专项调查569
第四节 统计分析570
第三章 审计571
第一节 审计机构571
第二节 审计监督571
第四章 物价管理572
第一节 管理机构572
第二节 物价演变573
第三节 物价检查576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577
第一节 企业登记577
第二节 个体工商户登记577
第三节 市场管理578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579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579
第六章 计量标准管理580
第一节 计量演变580
第二节 计量管理581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581
第十六篇 党派社团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584
第一节 组织机构584
第二节 党员代表会议和党代表大会591
第三节 组织工作593
第四节 宣传教育597
第五节 纪律检查598
第六节 统战工作601
第七节 来信来访603
第八节 党史资料征集研究603
第九节 重大活动与决策604
第二章 社会团体609
第一节 职工组织609
第二节 农民组织611
第三节 青年组织612
第四节 妇女组织614
第五节 少年组织616
第六节 工商业组织617
第七节 科学技术协会618
第八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618
第九节 归侨侨眷联合会619
第十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619
第十七篇 政权 政协第一章 参政会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622
第一节 苏北临时参政会622
第二节 紫石县参政会622
第三节 泰东县参政会622
第四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623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624
第一节 代表选举624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625
第三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627
第四节 主要活动629
第五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630
第三章 政府631
第一节 抗日民主政府631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632
第三节 施政纪要635
第四节 乡镇人民政府637
第四章 人民政协638
第一节 历届政协委员会638
第二节 县政协常务委员会640
第三节 主要活动642
第十八篇 治安 司法第一章 公安646
第一节 公安机构646
第二节 治安管理646
第三节 户政管理650
第四节 刑事侦察651
第五节 消防管理651
第六节 预审 看守652
第七节 交警事业653
第二章 检察653
第一节 检察机构653
第二节 刑事检察654
第三节 经济检察655
第四节 法纪检察657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民事行政检察657
第六节 监所检察658
第三章 审判658
第一节 审判机构658
第二节 审判制度659
第三节 刑事审判660
第四节 民事审判661
第五节 经济审判661
第六节 行政审判662
第七节 执行工作662
第八节 申诉 复查663
第四章 司法行政664
第一节 司法行政机构664
第二节 法制宣传664
第三节 律师665
第四节 公证666
第五节 调解667
第十九篇 民政第一章 优抚 安置669
第一节 拥军669
第二节 优属671
第三节 抚恤672
第四节 安置673
第二章 社会福利674
第一节 福利事业674
第二节 福利企业675
第三章 救灾 救济676
第一节 灾害救济676
第二节 社会救济677
第三节 农村扶贫678
第四章 其他民政事务679
第一节 收容 遣送679
第二节 支边 移民679
第三节 社团登记680
第四节 婚姻登记681
第五节 殡葬改革682
第六节 地名管理682
第二十篇 人事劳动第一章 人事管理684
第一节 干部构成684
第二节 干部编制685
第三节 干部调配 任免685
第四节 干部奖惩686
第二章 劳动管理687
第一节 就业安置687
第二节 用工形式688
第三节 职工队伍689
第四节 劳动保护690
第五节 劳动争议处理692
第三章 工资 福利693
第一节 工资693
第二节 津贴 补贴695
第三节 奖金695
第四节 保险 福利696
第四章 退休 离休 退职697
第一节 干部退休 离休697
第二节 职工退休 退职698
第五章 精简下放699
第一节 干部下放699
第二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699
第三节 城镇职工居民下放700
第二十一篇 军事第一章 兵役702
第一节 征兵制702
第二节 志愿兵役制702
第三节 义务兵役制703
第四节 预备役703
第二章 驻军704
第一节 封建武装704
第二节 国民党军队704
第三节 人民军队706
第三章 地方武装710
第一节 国民党地方武装710
第二节 人民地方武装712
第四章 民兵714
第一节 组织建设714
第二节 政治工作715
第三节 军事训练716
第四节 武器管理718
第五节 重要活动718
第六节 角斜民兵720
第五章 战事723
第一节 明清时期723
第二节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724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724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730
第二十二篇 教育第一章 旧学744
第一节 社学744
第二节 书院744
第三节 私塾744
第二章 幼儿教育745
第一节 幼儿园设置745
第二节 幼儿教师746
第三章 初等教育747
第一节 小学747
第二节 特殊教育753
第四章 中等教育754
第一节 普通中学754
第二节 农业职业中学757
第三节 中等专业学校759
第五章 成人教育761
第一节 农民教育761
第二节 职工教育762
第三节 广播电视大学763
第四节 自学考试763
第六章 教育管理764
第一节 小学管理764
第二节 中等学校管理764
第三节 高校和中专招生765
第七章 师资队伍766
第一节 队伍构成766
第二节 队伍建设768
第三节 教师待遇769
第八章 教改 教研770
第一节 教育改革770
第二节 教育科研770
第九章 教育经费771
第一节 经费来源和使用771
第二节 学校资产774
第三节 勤工俭学775
第二十三篇 科学技术第一章 科技组织778
第一节 管理机构778
第二节 科研机构778
第三节 学术团体779
第二章 科技队伍779
第一节 人员结构779
第二节 技术培训780
第三节 职称评定780
第三章 科技工作782
第一节 科技管理782
第二节 科普宣传782
第三节 情报信息783
第四节 学术交流783
第五节 科技咨询784
第六节 科技推广784
第四章 观测785
第一节 气象观测785
第二节 地震监测786
第三节 水文观测787
第五章 能源开发与利用787
第一节 沼气利用787
第二节 太阳能利用788
第六章 科技成果789
第一节 成果概况789
第二节 农副业科技成果790
第三节 工业科技成果791
第四节 医药和能源类科技成果792
第二十四篇 文化第一章 群众文化793
第一节 文化馆 文化宫 文化站793
第二节 文艺表演团体795
第三节 民间文艺797
第二章 文艺创作798
第一节 文学798
第二节 艺术799
第三节 诗作辑存800
第三章 报刊 广播 电视803
第一节 报刊803
第二节 广播804
第三节 电视806
第四节 音像管理806
第四章 图书807
第一节 图书发行807
第二节 图书馆室808
第三节 藏书借阅809
第四节 著作辑目809
第五章 档案810
第一节 档案机构810
第二节 档案管理812
第三节 档案利用813
第六章 影剧814
第一节 影院 剧场814
第二节 电影放映815
第三节 影剧管理815
第七章 文物古迹816
第一节 文物管理816
第二节 古遗址816
第三节 古建筑817
第四节 纪念地817
第五节 风景名胜819
第八章 民间传说820
第一节 地名传说820
第二节 人物传说821
第二十五篇 卫生第一章 医疗事业824
第一节 医疗卫生单位824
第二节 医疗队伍828
第三节 医疗设备829
第四节 医疗技术830
第五节 医疗制度831
第二章 医疗 护理833
第一节 西医833
第二节 中医835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836
第四节 护理836
第五节 医派 医方837
第三章 卫生保健838
第一节 爱国卫生838
第二节 卫生防疫839
第三节 妇幼保健844
第四节 老年保健846
第四章 卫生行政管理846
第一节 医政管理846
第二节 药政管理848
第三节 经费管理849
第二十六篇 体育第一章 群众体育852
第一节 职工体育852
第二节 农民体育852
第三节 老年体育853
第四节 北凌农民体育853
第二章 学校体育855
第一节 师资队伍855
第二节 体育教学855
第三节 达标训练856
第四节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856
第三章 体育设施857
第一节 县级场馆设施857
第二节 基层单位设施858
第四章 体育竞赛858
第一节 赛事活动858
第二节 竞赛成绩861
第二十七篇 方言第一章 语音868
第一节 海安音系868
第二节 音变869
第三节 同音字汇872
第二章 常用词表886
第一节 天文 地理 时令887
第二节 农事 动植物888
第三节 人品 称呼889
第四节 人体 疾病890
第五节 衣食居行891
第六节 人生礼仪 社会活动893
第七节 动词895
第八节 形容词897
第三章 语法特点898
第一节 儿化词898
第二节 多功能虚词“啊”900
第三节 疑问句和“果VP”901
第四章 标音举例902
第一节 谚语902
第二节 歇后语904
第三节 民间故事906
第二十八篇 风俗 宗教第一章 岁时习俗910
第一节 传统节序910
第二节 新兴节庆913
第二章 生计习俗913
第一节 农业习俗913
第二节 渔业习俗914
第三节 商贸习俗915
第四节 运输习俗916
第三章 生活习俗916
第一节 穿着916
第二节 饮食917
第三节 居住919
第四章 人生礼仪920
第一节 产育920
第二节 婚姻921
第三节 寿诞923
第四节 丧葬923
第五章 信仰习俗925
第一节 神祗崇拜925
第二节 赛会927
第三节 巫术迷信927
第四节 渔民禁忌928
第六章 宗教928
第一节 宗教团体928
第二节 寺庙929
第七章 社会习俗932
第一节 亲族932
第二节 民间组织932
第三节 游艺娱乐933
第二十九篇 人物第一章 革命英烈935
第一节 传记935
第二节 英名录951
第二章 各界人士964
第一节 传记964
第二节 部分先进人物名录988
第三节 部分高级职称名录993
附录999
跋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