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日本哲学思想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日本哲学思想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1102227.jpg)
- (日)永田广志著;版本图书馆编译室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2017·200
- 出版时间:1978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1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日本哲学思想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江兆民的名言9
序论:日本哲学的特点及其在德川时期以前的发展9
中国思想的影响10
哲学作为宗教思想的产生11
日本儒教12
古学运动13
研究日本思想史的意义14
日本思想史的时代划分14
镰仓政权和佛教17
日本神道与儒教19
镰仓幕府时代25
第一章 幕藩封建制的确立和思想界随之发生的变迁25
第一节 德川幕藩制的主要特点25
农民起义、战国时代27
封建制的重新改组、兵农分化28
农民的状况和农民政策30
幕藩制的确立32
第二节 传统思潮(儒,佛、神)在幕藩制下的力量对此的变化33
幕藩制的内容及其意识形态33
日本儒教史34
儒教和认识论的问题36
基督教、不受不施派的被禁止38
僧侣的堕落39
神道思想的发展40
第三节 西方思想的影响42
基督教的浸入过程42
巴鼻庵43
《妙贞问答》44
对当时的自然哲学的鸟瞰47
经验自然科学的产生50
第四节 中国儒教的一般特点51
儒教概说51
子思、孟子52
易和老庄学53
宋学的哲学理论54
朱子学56
阳明学的特点58
第五节 日本朱子学派的产生——禅僧和朱于学、藤原惺窝和林罗山61
《神皇正统记》和朱子学62
足利时代的宋学62
《理气差别论》63
泽庵的例子64
惺窝和海南朱子学65
林罗山67
第一节 儒学各派的兴盛73
交替参觐制的影响73
第二章 幕藩制稳定时期儒学的繁荣73
高利贷资本的兴起74
儒教各派的抬头75
古学派和阳明学派的产生76
封建文化的昌盛78
第二节 阳明学的蓬勃兴起——中江藤树和熊泽蕃山79
从朱子学转问阳明学的中江藤树80
藤树的见解80
熊泽蕃山在德川前半期的地位82
蕃山的思想倾向83
蕃山的特色84
蕃山对佛教的批判85
蕃山的经济、政治论86
第三节 古学派的发展——山鹿素行和仁斋学派88
武士道和山鹿素行88
素行的古学思想89
素行的宇宙论90
素行的道德论91
素行的伦理学92
伊藤仁斋93
仁斋的思想93
仁斋的哲学见解94
自然和活物95
仁斋的伦理学的矛盾96
武士身分的教养97
仁斋的世界观98
第四节 朱子学派的发展——山崎闇斋学派,贝原益轩、室鸠巢99
作为官学的朱子学99
闇斋学派的特点100
闇斋的学说101
闇斋的神道说及其反对振102
浅见絅斋104
三宅尚斋105
贝原益轩107
室鸠巢110
第五节 新井台石114
鸠巢的门下114
新井白石的活动115
白石的鬼神论117
白石的史学119
白石和西多蒂、《西洋见闻》121
第六节 复古国学的准备——特别是契冲和荷田春满123
从佛教的支配下独立出来的神道123
德川时代的歌学124
契冲的思想126
荷田春满的神道思想127
春满的文学论129
第一节 商业一高利贷资本的成长和儒学的停滞,新世界观的产生132
幕府“中兴”大业132
第三章 封建制衰落过程的开始和思想界的分化132
《民间省要》133
农民起义统计表134
对当时社会矛盾的指摘135
享保六年的新式物品禁令136
心学的产生137
从非武士身分产生的新兴意识形态138
第二节 徂徕学派139
徂徕的《辨道》139
“先王”之道140
徂徕的思想渊源143
徂徕的《政谈》144
徂徕学的理论145
太宰春台的态度146
春台在伦理学上的见解147
第三节 国学的昌盛——贺茂真渊和本居宜长149
贺茂真渊150
真渊关于万叶集的见解151
真渊对儒佛的批评153
本居宜长156
宣长的“事物的幽情”156
宣长的艺术论158
宜长的神学159
宜长神道的特点159
第四节 心学的诞生166
石田梅岩166
心学的理论167
心学在伦理学上的特点168
心学的町人性质169
第五节 反封建和反幕藩思潮的抬头——安藤昌益与尊王派170
安藤昌益170
昌益的自然哲学172
昌益的宗教批判和他的学说的社会渊源173
作为封建制批判者的昌益176
山县大弍176
蒲生君平178
以经济思想为依据的反幕尊王思想179
第六节 儒学崩溃的征兆——折衷学派和大阪的学派179
儒教衰退的因素180
片山兼山181
太田锦城182
高利贷资本的中心大阪184
五井持轩185
三宅石庵185
怀德堂的学风185
富永仲基187
中井竹山188
第七节 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而蓬勃兴起的自然哲学和新自然观的萌芽190
对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考察190
织田、丰臣时代190
镰仓、战国时代的医学192
三浦梅园194
梅园的自然哲学194
对欧洲科学的重视197
平贺源内的唯物主义198
第四章 形成中央集权国家诸条件的成长时期201
第一节 瓦解倾向的发展及其意识形态201
松平定信的出任201
幕府崩溃的信号202
人民的斗争202
农村中的阶级分化204
武士阶级分化为上、下层和强藩的近代化政策205
思想界的复杂化209
第二节 儒学的最后阶段210
宽政“三博士”210
阳明学的复兴212
大盐的哲学214
海保青陵216
广潮淡窗217
二宫尊德217
鞍山阳的史论218
第三节 通过接触洋学而引起的唯物主义倾向的发展220
医学、天文学的发达220
地动说221
山片蟠桃的思想221
司马江汉和洋画225
江汉的世界观227
本多利明229
第四节 复古神道的完成230
平田笃脱的主要工作231
笃胤和宜长对于神道的不同见解232
当时的国权主义235
笃胤的排佛论238
平田学的社会基础241
平田笃胤的门生243
第五节 攘夷主义的抬头及其世界观244
水户学和当时的政治运动244
编辑《大日本史》时代245
开国、锁国论的背景246
后期水户学的创始人藤田幽谷247
会泽正志的理论247
水户学的内容所具有的意义249
排斥洋学论252
第六节 洋学的发展及其哲学影响的减弱253
荷兰医学的动向254
军事学的传人255
高岛秋帆事件257
西博尔德事件257
对当时的文化镇压的考察258
作为洋学家的渡边华山、高野长英、佐久间象山259
第七节 佐藤信渊264
殖产兴业的思想264
信渊的经济论265
信渊的神道说268
第八节 幕府末期的思想界270
幕府崩溃时期270
封建经济的瓦解271
政治斗争的发展272
维新当时的形势274
出身旧幕府官吏的洋学家275
明治新文化的萌芽277
幕府末期进入多事之秋的佛教界280
僧侣的护法论282
结束语——明治时代各种思潮的形成283
从新政权确立到明治十年的启蒙活动283
颁布宪法以前284
唯物主义的形成285
唯心主义的形成285
佛教儒教的复兴286
中日甲午战争的思想准备288
国家主义的抬头288
明治三十年代291
永田广志和他的《日本哲学思想史》 松村一人292
人名索引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