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区域人文社会和谐发展机制及对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吴映梅,封志明,彭福亮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2593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37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250页
- 主题词:区域发展:社会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区域人文社会和谐发展机制及对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人文社会和谐发展研究评述1
第一节 概念界定与内涵衍变1
一、人文发展理论提出1
二、人文发展概念界定2
三、人文发展内涵衍变3
四、人文发展倡导原则6
第二节 人文社会发展研究历程评价12
一、国际人文社会发展研究历程12
二、中国人文社会发展研究历程17
第二章 人文社会和谐发展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22
第一节 评价方法筛选22
一、评价方法选取22
二、人文发展指数体系24
三、评价范围与评价标准28
四、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31
第二节 指标体系构建37
一、构建依据和构建原则37
二、评价指标演进39
三、指标体系构建41
四、指标体系评价44
第三章 中国人文社会和谐发展的经济条件综合评价47
第一节 经济发展总体特征47
一、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47
二、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基本实现小康水平49
三、三大产业全面发展;主要产品产量巨增49
四、区域发展差异明显;收入分配差距增大51
五、经济发展矛盾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加大52
六、综合现代化水平低;仍属于发展中国家53
第二节 经济发展结构不平衡分析55
一、产业结构演进不平衡特征55
二、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征60
第三节 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性分析62
一、地带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性特征62
二、省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性特征66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性特征73
第四节 经济条件影响机制及因素分析76
一、自然地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空间基础77
二、自然资源基础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支撑77
三、社会人文条件是经济发展的保障因素78
第四章 中国人文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基础综合评价79
第一节 教育基础总体特征79
一、教育基础发展迅速;文化素质显著提高79
二、处于中等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大80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82
四、类型结构不平衡;投入支出不平衡86
第二节 教育水平结构不平衡分析87
一、城乡教育不平衡特征87
二、校际教育不平衡特征92
第三节 教育水平区域差异性分析92
一、地带教育水平的区域差异性特征93
二、省域教育水平的区域差异性特征94
三、县域教育水平的区域差异性特征98
第四节 教育基础影响机制及因素分析100
一、经济条件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100
二、地理环境是教育发展的必要基础101
三、文化因素是教育发展的内在因素102
四、教学形式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103
五、教育规律是教育发展的深层动因103
第五章 中国人文社会和谐发展的健康水平综合评价104
第一节 健康水平总体特征104
一、健康水平发展迅速;世界排位大幅攀升104
二、处于中等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大106
三、健康水平结构不平衡;城乡健康水平差距明显107
四、健康水平东高西低;区域内部差异显著107
第二节 健康水平结构不平衡分析108
一、城镇农村健康水平不平衡特征108
二、健康水平性别结构不平衡特征112
三、健康水平年龄结构不平衡特征113
四、健康水平民族结构不平衡特征114
第三节 健康水平区域差异性分析115
一、地带健康水平的区域差异性特征116
二、省域健康水平的区域差异性特征117
三、县域健康水平的区域差异性特征121
第四节 健康水平影响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124
一、经济发展是影响健康水平的基本因素124
二、地理位置是影响健康水平的自然因素124
三、医疗状况是影响健康水平的关键因素125
四、死亡率是影响健康水平的直接因素127
五、疾病是影响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127
第六章 中国人文社会和谐发展的特征分析129
第一节 人文社会和谐发展总体特征130
一、国家人文社会和谐发展特征130
二、省域人文社会和谐发展特征134
三、县域人文社会和谐发展特征140
第二节 人文社会和谐发展等级结构体系145
一、等级结构体系划分方法146
二、省域等级结构体系特征148
三、县域等级结构体系特征153
第三节 人文社会和谐发展的空间分布格局155
一、省域空间分布特征156
二、县域空间分布特征163
第七章 中国人文社会和谐发展机制及其运行要素分析169
第一节 研究方法体系169
一、和谐发展关联模型170
二、和谐发展不平衡测度171
第二节 经济条件运行要素与人文社会和谐发展171
一、国家级和谐发展关联模型分析172
二、省域和谐发展关联模型及和谐发展不平衡测度分析174
三、县域和谐发展关联模型及和谐发展不平衡测度分析179
第三节 教育基础运行要素与人文社会和谐发展183
一、国家级和谐发展关联模型分析183
二、省域和谐发展关联模型及和谐发展不平衡测度分析185
三、县域和谐发展关联模型及和谐发展不平衡测度分析189
第四节 健康水平运行要素与人文社会和谐发展193
一、国家级和谐发展关联模型分析193
二、省域和谐发展关联模型及和谐发展不平衡测度分析194
三、县域和谐发展关联模型及和谐发展不平衡测度分析197
第五节 人文社会和谐发展不平衡机制测度分析201
一、省域和谐发展不平衡测度分析201
二、县域和谐发展不平衡测度分析204
第六节 人文社会和谐发展机制分析207
一、人文社会和谐发展机制的关键制动力207
二、人文社会和谐发展机制的关键推动力211
第八章 中国人文社会和谐发展的思路和对策213
第一节 和谐发展总体目标213
一、和谐发展国家级目标214
二、和谐发展省县域级目标217
第二节 经济条件差异缩小战略对策219
一、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力度220
二、发展区域特色优势经济223
三、努力扩大对外开放程度223
四、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224
第三节 教育基础均衡发展战略对策224
一、消除区域间教育基础的不平衡225
二、消除城乡间教育基础的不平衡226
三、消除学校间教育基础的不平衡227
四、消除群体间教育基础的不平衡228
第四节 健康水平全面提高战略对策229
一、经济持续均衡发展是全面提高健康水平的物质基础229
二、大力发展卫生事业是全面提高健康水平的关键支撑230
三、完善卫生医疗体系是全面提高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231
四、监督医疗市场制度是全面提高健康水平的有力措施231
五、消除区域医疗差别是全面提高健康水平的快捷途径232
六、普及先进医疗技术是全面提高健康水平的技术保障232
七、大力发展教育基础是全面提高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233
参考文献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