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1世纪的中国检察制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21世纪的中国检察制度研究
  • 甄贞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0369100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71页
  • 文件大小:152MB
  • 文件页数:593页
  • 主题词:检察机关-司法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1世纪的中国检察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检察制度概述1

第一节 中国检察制度概述1

一、检察制度简说1

二、中国检察制度的概念厘清4

三、中国检察制度的理论基础8

四、中国检察制度的特色13

第二节 中国检察制度的沿革与发展14

一、中国古代检察制度的雏形14

二、中国近代检察制度的建立15

三、中国现代检察制度的发展17

第三节 中外检察制度的比较19

一、中外检察制度理念的异同19

二、中外检察制度立法的异同22

三、中外检察制度设置的异同29

四、中外检察制度改革的异同32

第二章 检察权的性质36

第一节 检察权性质问题的提出36

一、检察机关及其检察权的性质与定位问题的由来36

二、研究范式与改革模式的选择39

第二节 检察权的本质与检察权的生成史41

一、对犯罪实行国家追诉主义的刑事法制意义43

二、检察权的产生与分权制衡的司法体制46

三、检察权的中国特色及其发展趋向49

第三节 检察权的法律监督权性质51

一、法律监督的概念51

二、法律监督的基本特征53

第四节 检察权的司法权性质58

一、司法权的语义分析和形式分析与检察权的司法性58

二、司法权之纯粹法律权力性质与检察权的司法性62

三、司法之法与检察执法之司法性63

第三章 中国检察机关的法律地位与组织体制67

第一节 检察机关的法律地位与检察权的性质67

第二节 中国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68

第三节 中国检察机关的独立性76

一、检察独立与公平正义77

二、检察独立与司法独立79

第四节 中国的检察体制81

一、检察体制与政治体制82

二、检察体制与司法行政体制86

三、检察体制的特殊性87

第四章 中国检察机关的职能89

第一节 检察职能概述89

一、检察职能与检察职权89

二、检察职能与检察机关的职能90

三、检察职能的体系框架90

第二节 刑事检察职能91

一、刑事追诉程序中的检察职能92

二、刑事审判程序中的检察职能97

第三节 民事、行政诉讼检察职能102

一、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必要性与可能性102

二、民事、行政检察职能与司法审查职能104

第四节 检察职能的改革与完善107

一、刑事检察职能的改革与完善107

二、民事、行政检察职能的改革与立法完善113

第五节 检察职能的拓展122

第六节 检察职能的行使理念128

一、检察理念概述128

二、检察理念对检察职能的意义130

三、我国检察理念体系的构建131

第五章 检察机关的活动原则137

第一节 代表公益诉讼原则138

第二节 维护公平和正义的原则143

第三节 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原则148

一、独立行使检察权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150

二、独立行使检察权与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151

三、独立行使检察权与检察机关领导体制的关系151

四、独立行使检察权与资产阶级司法独立的关系152

五、如何保障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152

第四节 以事实为根据 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152

一、以事实为根据154

二、依靠群众,调查研究154

三、以法律为准绳155

四、处理好几个关系155

第五节 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157

第六节 贯彻宽严相济原则159

一、检察工作与宽严相济159

二、贯彻宽严相济的路径探究163

第七节 依靠群众的原则167

第八节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169

第六章 中国检察官的角色定位174

第一节 检察官身份的概述174

第二节 检察官的诉讼权限和诉讼地位176

一、立案侦查阶段的职权179

二、侦查监督阶段180

三、审查起诉阶段181

四、审判阶段183

五、其他方面的职权184

第三节 检察官的职业作风185

一、依法办案的作风185

二、为民便民的作风187

三、公开透明的作风187

四、文明办案的作风188

五、清正廉洁的作风188

第四节 检察官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189

一、维护捍卫社会稳定观念189

二、树立实质法治观念190

三、坚持党的领导观念191

四、坚持检察工作的道德性191

第五节 检察官的独立及保障192

一、身份保障194

二、经济保障195

三、退休制度195

四、惩戒制度196

五、检察官的职业道德196

六、检察官的培训制度196

第六节 检察官的任命与精英化197

一、检察从业资格一体化的问题199

二、检察官职业化的问题200

三、检察官现代化的问题201

第七节 主诉检察官制度的建立与完善201

一、改革的背景和意义202

二、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的形式202

三、主诉检察官的选拔203

四、主诉检察官职权范围203

五、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中相关主体关系探讨204

六、主诉检察官制度监督机制204

七、主诉检察官制度的完善206

第七章 侦查权与侦查监督208

第一节 中国检察机关侦查权的立法沿革208

第二节 当前我国侦查权配置中存在的问题210

一、侦查管辖的划分过分绝对,缺乏包容性210

二、现有侦查管辖方面的规定可操作性较差212

三、侦查权配置不当在司法实践中引起执法混乱212

四、取消检察机关的普遍侦查权不利于侦查监督212

五、取消检察机关的普遍侦查权不利于公诉职能的行使213

六、现在法律规定本身也仍有难自圆其说之处213

七、侦查管辖划分的绝对化造成侦查资源浪费,不利于提高侦查效率213

八、侦查管辖划分的绝对化造成侦查管辖疏漏,导致有罪不诉214

九、侦查权配置不全面,侦查职能发挥不够214

第三节 检察机关侦查权的调整214

一、应当由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等特殊案件行使侦查权的论证214

二、赋予检察机关有一定限制的普遍侦查权的论证219

三、在未来适当的时机赋予检察机关侦查指挥权223

第四节 自侦案件的侦查监督223

第五节 对非检察机关侦查的公诉案件的侦查监督226

一、当前侦查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226

二、加强侦查监督工作的方案228

第六节 引导侦查机关取证229

一、检察引导侦查取证的必要性230

二、加强检察机关引导侦查取证的几点建议232

第七节 重塑警检关系234

一、对中国侦诉关系的历史发展考察234

二、对西方主要国家的侦诉关系的考察235

三、我国学者对侦诉关系的争论237

四、对中国现行侦诉关系的评价及调整意见238

第八章 审查起诉程序241

第一节 起诉便宜主义与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241

一、起诉法定主义与起诉便宜主义241

二、起诉便宜主义与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247

第二节 起诉的条件及审查249

一、起诉条件的概念和内容249

二、起诉条件中的证明标准252

三、对起诉条件的审查方式256

第三节 不起诉与暂缓起诉261

一、不起诉的概念和分类261

二、不起诉的正当性根据264

三、不起诉的法律效力266

四、我国不起诉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268

五、暂缓起诉272

第四节 公诉变更277

一、公诉变更的概念和根据277

二、公诉变更的权力配置280

三、我国公诉变更制度283

第五节 起诉书一本主义286

一、卷宗移送主义与起诉书一本主义286

二、起诉书一本主义作用的机理分析287

三、起诉书一本主义与我国案件移送方式改革289

第六节 刑事和解294

一、刑事和解的理论与价值294

二、我国引入刑事和解的可行性296

第九章 提起公诉与审判监督300

第一节 提起公诉的属性和效能300

一、公诉权的属性和内容300

二、公诉权的价值305

三、公诉权的效力308

第二节 提起公诉与量刑建议制度311

一、量刑建议制度概述311

二、量刑建议制度的依据和价值315

三、量刑建议权与辩护权的关系320

四、量刑建议权与审判权的关系322

第三节 提起公诉与审判监督的关系323

一、关于公诉权与审判监督权关系的争论324

二、检察机关对审判进行监督的合理性327

三、如何正确理解检察机关公诉权、审判监督权与法院审判权的关系334

第四节 检察机关审判监督机制的完善341

一、现行检察机关审判监督的分类及存在问题342

二、我国检察机关审判监督机制的完善346

第十章 刑罚执行监督的现状与完善353

第一节 刑罚执行监督的基础理论353

一、刑罚执行监督的概念353

二、刑罚执行监督的内容概要354

三、我国刑罚执行监督的性质355

第二节 对死刑立即执行的检察监督357

一、死刑立即执行临场监督的立法现状357

二、死刑立即执行检察监督机制的缺陷359

三、死刑立即执行检察监督机制之完善360

第三节 监禁刑执行中的检察监督361

一、监禁刑执行监督的立法内容362

二、监禁刑执行检察监督中存在的问题365

三、未来监禁刑执行监督机制之完善367

第四节 社区矫正的检察监督371

一、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概说371

二、我国社区矫正监督之缺陷372

三、社区矫正中检察监督缺陷之原因分析375

四、检察机关监督职能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完善376

第十一章 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与作用379

第一节 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基本职能与角色定位379

一、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基本职能379

二、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397

第二节 民事诉讼监督的理论基础之辩399

一、关于检察机关监督民事诉讼的争论399

二、理性地看待检察机关的民事诉讼法律监督权402

第三节 我国民事检察监督的改革与完善407

一、民事检察监督在修改后《民事诉讼法》中存在的问题407

二、导致我国民事检察制度步履维艰的因素415

三、完善我国民事检察监督的建议417

第十二章 检察机关在行政诉讼中的地位与作用426

第一节 检察机关提起行政诉讼426

一、国外检察机关提起行政诉讼的概况426

二、关于我国检察机关提起行政诉讼的争论428

三、检察机关提起行政诉讼的初步构想434

第二节 检察机关参与行政诉讼436

一、国外检察机关参与行政诉讼的概况436

二、检察机关参与行政诉讼的必要性438

三、检察机关参与行政诉讼的初步设想440

第三节 行政诉讼法律监督的改革与完善441

一、行政诉讼法律监督存废之争441

二、我国行政法律监督存在的问题445

三、完善我国行政法律监督的建议449

第十三章 中国检察制度的现代化与国际化451

第一节 中国检察制度与司法现代化451

一、司法现代化的特征451

二、检察制度现代化的社会背景453

三、检察制度现代化在司法现代化中的作用和内容456

第二节 法律全球化发展与中国检察制度的回应459

一、法律全球化发展的必然性459

二、国际检察制度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回应461

三、经济领域全球化视野下的检察改革464

四、社会治理全球化视野下的检察改革469

第十四章 中国检察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474

第一节 检察制度改革的回顾与评价474

一、检察制度改革的回顾474

二、检察制度改革的成就478

三、检察制度改革的缺陷482

第二节 中国检察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487

一、整体推进之路488

二、合法改革之路495

三、循序渐进之路499

四、大众参与之路502

第十五章 转型与变革中的中国检察制度506

第一节 问题之提出506

第二节“重法轻检”现象之检讨509

一、“重法轻检”之表现形式509

二、“重法轻检”之原因剖析511

三、“重法轻检”之危害515

第三节 检察改革意义诠释521

一、检察改革是刑事程序制度臻于完善的必要条件522

二、检察改革关乎未来刑事诉讼构造之定位525

三、检察改革是满足司法改革中民众诉求的迫切需要527

第四节 我国检察改革之机遇与挑战532

一、当前检察改革的机遇盘点533

二、未来检察改革的困境评估537

第十六章 检察改革:整体规划与局部设计539

第一节 中国检察改革的基本原则540

一、坚持宪法框架内改革540

二、固守法律监督性质542

三、立足中国国情543

四、秉持科学化方向545

第二节 现代检察制度的特征架构545

一、主体独立性546

二、目的公益性547

三、程序正当性548

四、功能多元性549

五、人员专业性550

第三节 未来检察制度的局部设计550

一、检察组织体制的效能化与独立化552

二、检察职能层面的强化与扩充557

三、操作层面的正当化563

四、外围保障层面的科学化5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