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经济学简明读本 社会主义部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吴光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ISBN:4009·74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9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政治经济学简明读本 社会主义部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5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前提5
一 资本主义孕育着社会主义产生的物质条件5
二 资本主义的土壤不会自发生长出社会主义新苗8
三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助产婆”10
四 为什么落后国家首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胜利12
第二节 没收大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经济15
一 暴力剥夺15
二 国有化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革17
三 国营经济的作用18
一 和平赎买20
第三节 中小资本的社会主义改造20
二 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中小资本的经济形式23
三 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25
四 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26
五 和平改造并不风平浪静28
第四节 个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30
一 个体农业经济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30
二 农民的康庄大道32
三 不能一步登天33
四 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6
五 个体经济合作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37
第五节 建立社会主义的强大物质技术基础40
一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生产力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41
二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42
三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44
第二章 社会主义所有制48
第一节 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特征48
一 什么是所有制?48
二 社会主义所有制有哪些特征?5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55
一 什么是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56
二 国营经济内部存在着经济利益上的差别60
三 国营企业是相对独立的经济组织6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劳动者集体所有制66
一 合作社集体所有制的性质66
二 合作社集体所有制与国家所有制的区别是什么?69
三 农村集体所有制的规模不宜过大71
四 包产责任制是集体经济有效的生产经营形式74
五 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强大生命力78
六 集体所有制经济不存在资本主义自发倾向80
第四节 劳动者个体所有制82
一 为什么要保留劳动者个体所有制?82
二 劳动者个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附庸85
三 劳动者个体所有制会不会产生资本主义?87
第三章 社会主义生产过程及其目的89
第一节 生产过程是由劳动者管理的89
一 生产资料和劳动者有组织地结合在一起89
二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管理者和指挥者91
一 为人民服务的劳动94
第二节 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性质94
二 自觉的文明劳动95
三 劳动仍然是个人谋生手段97
四 劳动的互助和竞赛9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物质利益100
一 劳动者不是神仙和上帝100
二 大河有水小河满102
三 要关心劳动者的个人物质利益104
第四节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满足劳动者的需要106
一 保证劳动者过美好幸福的生活106
二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包括哪些内容?108
三 保证满足劳动者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出发点110
一 满足劳动者需要的源泉是什么?113
第五节 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物质基础113
二 增加社会产品总量的两个途径115
第四章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121
第一节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规律121
一 什么是按劳分配?121
二 什么是按劳分配的“劳”?124
三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128
第二节 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的权利”131
一 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的权利”含义是什么?132
二 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的权利”不是资本主义因素134
三 按劳分配是产生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吗?136
四 按劳分配有没有消极作用呢?139
一 社会主义的工资制142
第三节 社会主义劳动报酬形式142
二 社会主义的工分制146
三 社会主义的资金和津贴150
第四节 坚持按劳分配原则153
一 必须防止和反对两种倾向153
二 把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结合起来155
三 在生产增长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的生活157
四 贯彻按劳分配同时要办好社会主义集体福利15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客观必然性162
一 商品生产是在怎样的土壤中滋生的?162
第五章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162
二 马克思主义曾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将消灭商品生产165
三 必须利用商品和货币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167
四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生产的原因16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特点173
一 新型的商品生产173
二 社会主义商品及其属性176
三 生产社会主义商品的劳动两重性179
四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不会产生资本主义182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货币185
一 社会主义社会的货币是什么?185
二 人民币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188
一 什么是价值规律?191
第四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规律191
二 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195
三 价值规律促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98
四 价值规律调节商品价格的形成200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资金、成本、利润、价格和经济核算203
第一节 社会主义资金的循环203
一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资金?204
二 资金循环的三个阶段205
三 资金循环有三种形式207
四 资金畅通无阻地循环的条件210
第二节 社会主义资金的周转212
一 资金周转的时间和速度213
二 固定资金周转的特点216
三 固定资金的折旧218
四 提高固定资金的利用效果220
五 流动资金周转的特点222
六 怎样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225
第三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成本、利润和价格226
一 产品成本226
二 企业利润229
三 商品的价格231
第四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核算234
一 经济核算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种制度234
二 企业经济核算的根本要求是厉行节约、增加收入237
三 企业经济核算的基本原则239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24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的实质242
一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242
二 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的核心是按比例发展244
三 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前提246
第二节 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249
一 什么是简单再生产?250
二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之间的对比关系252
三 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出发点255
第三节 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和速度257
一 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外延形式和内含形式257
二 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260
三 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262
四 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速度265
第四节 物质资料再生产同劳动力再生产的相互关系267
一 社会主义人口规律267
二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同人口的再生产要相适应270
第八章 社会主义商业、信贷和银行27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商业274
一 商业是经营商品买卖活动的经济部门275
二 社会主义商业与资本主义商业有本质区别278
三 社会主义商业的经营形式280
四 社会主义商业的流通费用和利润282
一 社会主义信贷的必要性286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信贷关系286
二 社会主义信贷的特点288
三 社会主义信贷资金的来源和利息290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银行293
一 社会主义银行的必要性及其特点293
二 社会主义银行的职能和作用296
三 我国社会主义的金融体系299
第九章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分配和国家财政30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来源和分配301
一 什么是国民收入?301
二 增加国民收入的三条途径303
三 国民收入是怎样进行分配的?30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财政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作用309
一 国家财政的本质和职能309
二 社会主义国家预算的构成和特点313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积累和消费316
一 社会主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构成和用途316
二 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的关系319
三 社会主义积累率324
四 社会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327
第十章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有计划发展329
第一节 有计划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特点329
一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发展的329
二 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规律332
三 人类社会开始了向自由王国的飞跃335
第二节 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中的综合平衡337
一 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要求做好综合平衡338
二 以农轻重为序组织综合平衡340
三 综合平衡要讲究经济效果343
第三节 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发挥市场调节作用344
一 什么叫市场调节?345
二 国民经济计划要以市场需要为依据347
三 市场调节与竞争349
第四节 社会主义国家是国民经济的领导者和组织者351
一 国民经济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社会主义国家351
二 国家运用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管理国民经济354
三 国民经济管理中的体制357
一 任何国家都难做到“万事不求人”360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36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必然性360
二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对社会主义国家是有利的事情36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实质和形式365
一 对外贸易366
二 引进先进技术和利用外资367
三 对外经济援助369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371
一 独立自主和平等互利372
二 要量力而行374
三 注意经济效果376
编后记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