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亚圣精蕴 孟子哲学真谛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亚圣精蕴 孟子哲学真谛](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1140575.jpg)
- 张奇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2667X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亚圣精蕴 孟子哲学真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序论1
一、孟子与孟学1
二、天2
二、人本与自然3
三、求善与去恶6
第二章 善(上)9
(一)何谓“善”?9
一、“可欲之谓善”9
(二)善是“可欲”的11
(三)目的论和效果论15
二、仁18
(一)“恻隐之心”18
(二)“不忍”20
(三)“亲亲仁民爱物”22
(四)仁者,人也。27
三、义29
(一)义“路”29
(二)“羞恶之心”30
(三)“舍生取义”31
四、仁义34
(一)“仁义”之始34
(二)“仁义”皆内38
(三)“居仁由义”41
第三章 善(下)45
一、礼45
(一)礼“门”45
(二)恭敬和辞让47
(三)权和时49
二、智53
(一)“是非之心”53
(二)知仁义而弗去54
(三)“智犹巧”56
三、“合而言之,道也”58
四、五伦61
(一)人伦61
(二)事亲64
(三)忠66
(四)序和悌69
五、善:四德五伦71
六、义利76
(一)“何必日利”76
(二)欲、义皆“性”79
(三)仁必王83
(四)成事在天86
(五)色与礼孰重?87
一、从“性近习远”开始91
(一)人之性91
第四章 善的根据:性善91
(二)孔子的遗憾92
(三)战国论人性94
二、性可善96
(一)“乃若其情”96
(二)发现了“心”100
(三)“性可善”非“性善”103
(一)“性善”与人106
三、人兽之别106
(二)凡人者同类相似107
(三)人兽相异“几希”109
(四)人“善”于禽兽111
(五)片面的人113
四、善是“性”的114
(一)善的精髓114
(二)“人皆可以为尧舜”116
(三)性善的孟学118
第五章 善的内修:内圣120
一、四端120
(一)仁之端120
(二)内疚123
(三)社会认同126
(四)是非观念128
(五)四心、四端和四德129
二、良心131
(一)“万物皆备于我”131
(二)良心135
(三)四心即良心138
(四)始基的善140
三、思142
(一)求得舍失142
(二)“心之官则思”143
(三)“思”是关键145
(四)“求放心”147
(五)自律148
四、修养150
(一)修身养性150
(二)尽心思诚152
(三)知性明善153
(四)立志和寡欲154
五、“浩然之气”156
(一)浩然之为气156
(二)志气互动159
(三)大勇159
(四)“集义”以养气160
六、心性之学161
(一)心161
(二)心与性163
(三)心性之学与儒学164
(一)王霸之辩166
一、王道166
第六章 善的扩张:外王166
(二)王政气象167
二、仁而王171
(一)得民则得天下171
(二)得天下以仁173
(三)先圣后王的窘迫175
(四)即圣即王176
(五)理想的“亵渎”178
三、发政施仁180
(一)民以食为先180
(二)“仁政必自经界始”182
(三)百亩之田186
(四)庠序之教187
四、情理交融189
(一)“推恩”、爱民189
(二)“人道主义”190
(三)劳心劳力192
(四)重民198
五、德政相洽203
(一)君正国定203
(二)内孝悌外忠敬205
(三)善教得民206
六、仁政的孟子207
(一)继孔而小成207
(二)毁之誉之在仁政209
第七章 善的归宿:天人之际212
一、求善与天人之辨212
(一)天人怎样“合一”?212
(二)善的自由与必然214
(三)天人“合”于善215
(一)“百神享之”217
(二)顺者存,逆者亡218
(三)“非人所能也”220
(四)“诚者天之道”221
(五)“莫之为而为者”224
三、命226
(一)特殊的必然226
(二)“得之有命”228
(三)命与性229
(四)“莫之致而至者”231
四、人233
(一)强为善233
(二)“正命”235
(三)“求”的内在与外在236
(四)道德的自由238
五、士245
(一)理想人格245
(二)士亦道德人格246
(三)士非无事而食247
(五)大丈夫248
(四)合则留,否则去248
(六)独立人格的觉醒251
六、君子253
(一)君子“存心”253
(二)“养其大体”254
(三)君子风采255
七、圣人256
(一)君子与圣人256
(二)“人伦之至”257
(三)圣须王259
(四)圣犹力260
(五)圣人乐地262
(六)圣人之于“天道”264
第八章 结语268
一、儒学“第一期”268
二、孟氏理论270
三、“亚圣”271
四、孟荀275
五、何以厚此薄彼278
六、未完成的探索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