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美容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医美容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1153626.jpg)
- 高学敏,党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04627364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621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65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美容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理论篇3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中医美容学概述3
一、中医美容学的概念3
二、中医美容与生活美容的关系3
三、中医美容的特点5
四、中医美容学的学科地位6
五、中医美容学的研究意义和研究范围10
第二节 中医美容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11
一、文献研究11
二、临床研究12
三、实验研究16
第三节 宫廷贵族的美容特点19
第二章 中医美容学发展简史27
第一节 中医美容的起源--远古至先秦时期(前221年前)27
一、审美意识的萌芽27
二、生活美容的兴趣27
三、中医美容的起源28
第二节 中医美容学的萌芽--秦汉三国时期(前221~265年)31
一、生活美容的兴盛31
二、中医美容学的萌芽32
第三节 中医美容学的形成--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265~960年)34
一、生活美容的繁荣34
二、中医美容学的形成35
第四节 中医美容学的拓展--宋金元明清时期(960~1911年)38
一、生活美容的发展39
二、中医美容学的拓展39
第五节 现代中医美容学的崛起--近代与现代(1911年至今)43
一、化妆品工业的发展43
二、现代中医美容学的崛起43
第三章 中医美容基础理论45
第一节 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45
一、整体观念45
二、辩证论治48
一、阴阳学说49
第二节 阴阳五行学说49
二、五行学说52
第三节 藏象学说54
一、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55
二、脏腑与情志活动的关系61
三、脏腑与面部色泽的关系62
四、脏腑与形体的关系62
五、脏腑与五官的关系64
第四节 气、血、津液68
一、气68
二、血70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71
第五节 经络学说71
三、津液71
二、经络在中医美容学中的应用72
第六节 损美性疾病的病因73
一、六淫73
二、七情内伤75
三、饮食不节76
四、劳逸损伤77
五、外伤77
六、先天性原因78
第七节 损美性疾病的病机78
一、邪正盛衰78
二、阴阳失调79
三、气血失常80
四、津液代谢失常81
第四章 中医诊法与辩证在美容中的应用83
第一节 诊法83
一、望诊83
二、闻诊95
三、问诊96
四、脉诊99
第二节 辩证100
一、八纲辩证100
二、病因辩证102
三、气血津液辩证104
四、脏腑辩证106
五、辨自觉症状113
六、辨皮损114
第五章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中医美容学116
第一节 中国传统美学的概念及主要范畴116
一、中国传统美学的概念116
二、中国传统美学的主要范畴和内容116
第二节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在中医美容学中的体现和应用120
一、对自然美的崇尚与追求121
二、以阴阳分类人体121
四、中和之美的体现122
三、阳刚阴柔的人体审美122
五、对神韵的重视123
六、文质并重124
中篇 方法篇127
第一章 中药美容法127
第一节 中药美容法概述127
一、中药美容法的概念127
二、美容中药的分类127
三、中药美容法的机理128
四、美容中药在现代天然化妆品中的应用与发展132
第二节 中药化妆品133
一、皮肤的结构与生理功能134
二、中药化妆品136
三、美容中药的外用方法146
四、中草药化妆品的开发152
第三节 常用美容中药154
丁香154
人参155
三七155
上茯苓156
大黄156
千里光157
川芎157
木香158
牛膝158
天门冬158
升麻159
乌桕子159
丹参160
甘草160
石膏161
仙鹤草161
白芷162
白矾162
白芍药162
白附子163
白蒺藜163
白僵蚕164
白鲜皮164
白花蛇舌草165
冬瓜子165
玄参166
半夏166
母菊166
地黄167
地榆167
地肤子168
地骨皮168
决明子169
当归169
安息香170
红花170
麦门冬171
麦饭石171
苍术172
苍耳子172
芦荟172
芦根173
赤芍药173
连翘174
何首乌174
灵芝175
补骨脂175
玫瑰花176
青黛176
枇杷叶176
松叶177
松香177
苦参178
苦杏仁178
虎仗179
知母179
侧柏叶180
泽泻180
枸杞子181
珍珠181
南瓜子182
茜草根182
茯苓182
指甲花叶183
鸦胆子183
胎盘184
姜黄184
穿山龙185
蚤休185
桔梗185
菊花186
桉叶186
射干186
黄芩187
黄连187
黄柏188
黄芪188
黄精189
续随子189
硫黄190
紫草190
滑石191
槐花191
蒲公英192
槐角192
蓖麻油192
硼砂193
鼠李193
酸枣仁194
蜜蜡194
樟脑194
薏苡仁195
薄荷195
杨太真红玉膏196
○外用方196
第四节 常用美容方剂196
一、护肤悦面方196
麝香草196
永和公主洗面药197
永和公主药澡豆197
御前洗面药198
朱砂红丸子198
变容悦泽方199
玉屑膏199
千金悦泽方200
崔氏澡豆方200
猪蹄汤201
藿香散201
莹肌如玉散201
皇帝涂容金面方202
令面悦泽方202
桃仁澡豆方203
千金面脂203
文仲面脂方203
常用蜡脂方204
延年面脂方之一204
延年面脂方之二205
三花除皱液205
定年方206
白面方206
洗面?药206
金国宫女八白散207
玉容西施散207
玉女桃花粉207
麝香面膏208
钱王红白散208
面?方209
羊髓膏209
羊乳膏209
玉容粉210
滋润手面方210
隐居效验方211
五香散211
白附子膏211
澡豆方212
面黑令白方212
悦白方212
面白如玉方213
洗面如玉膏213
杏仁面脂214
崔氏蜡脂方214
广济澡豆方215
医方面脂膏215
鹿角膏215
杏霜汤216
面膏方216
○内服方216
纯阳红妆丸217
容颜不老方217
何首乌丸217
扶桑至宝丹218
还少丹218
山药丸219
神仙驻颜延年方219
仙术汤219
葛氏服药取白方220
仙莲丸220
胡桃丸220
黄精冰雪丸221
二、祛疾悦面方221
○外用方221
古今录验苏合煎方221
藁本方222
玉容散方之一222
玉容散方之二222
玉容散方之三223
玉肌散223
孙仙少女膏223
山柰散224
养容膏224
时珍正容散224
连子胡同方225
济生澡豆方225
茯苓膏226
云母膏226
麝香膏226
白蔹膏227
祛斑液227
六物灭瘢膏228
小品灭瘢方228
白僵蚕膏228
辛夷膏229
炉灰膏229
丹参灭瘢膏230
黄矾膏230
○内服方230
桃花丸230
治面皰方231
犀角升麻丸231
干地黄丸231
枇杷叶丸232
防风散232
加味甘桔汤233
连翘散233
五参丸233
肺风丸234
粉刺方234
粉刺汤234
痤疮平234
颠倒散235
荆芥连翘汤235
清上防风汤235
作手脂法236
治手足皲裂方236
三物黄芩汤236
治冻疮皲裂方236
三、美手足方236
清热止痒面药方237
草乌洗剂237
皲裂膏237
灰指甲药水1号238
四、美唇方238
升麻泻热散238
润脾膏238
长发滋荣散239
菊花散239
五、美发方239
炼蜡合甲煎法239
唇干方239
神应养真丹240
海艾汤240
神仙六子丸240
益寿地仙丸241
桑白皮洗剂241
枣根汁241
三圣膏241
太极丸242
乌发糖242
美髯蛋糕242
长生酒243
首乌黑豆酒243
胡麻丸243
公英黑豆煮食方244
黑豆核桃糖244
枇杷清肺饮加减244
生长酊245
何首乌煮鸡蛋245
生眉毛方245
明目枕246
明目令发不落方246
画眉集香丸246
六、明目方246
拨云散247
枸杞丸247
清目养阴洗眼方247
夜光育神丸247
羚羊角汤248
菊花延龄膏248
七、健齿方249
玉池散249
沉香鹿茸丸249
八制茯苓丸249
固齿良方250
陈希夷刷牙药250
乌须固齿补肾散250
御前白齿散251
蜀椒散251
八、美耳鼻方251
冬瓜子仁散251
防风散252
凌霄花散252
冰玉散252
凉血四物汤252
柏叶膏253
当归活血汤253
枇杷叶丸253
干金肾热汤254
九、香身方254
加味香肥皂方254
乌龙丸254
治体臭方255
石灰散方255
香粉方255
甘露饮256
洗香丸256
五香丸256
裹衣干香方256
碘椒酊257
治脚湿气方257
干洗头药方257
清臭饮258
十、美形体方258
虾仁归芪粥258
轻身散258
防风通圣散258
三仙禽参汤259
健乳润肤汤259
清降饮259
减肥轻身方260
荷叶灰方260
减肥饮料260
地仙丸261
瘦治方261
补益蒺藜丸261
石斛丸262
参苓白术散262
养胃进食丸262
肥治方263
一、饮食美容法的概念264
二、饮食美容法的特点264
第一节 饮食美容法概述264
第二章 饮食美容法264
三、饮食美容法的机理266
第二节 常用美容食物269
一、粮食类美容食物269
○谷类269
稻谷269
小麦271
大麦271
荞麦272
粟米273
玉米273
绿豆274
○豆类274
蚕豆275
黑大豆275
黄大豆276
豆浆277
豆腐277
赤小豆278
二、蔬菜类美容食物278
冬瓜278
丝瓜278
苦瓜279
番茄279
黄瓜279
豌豆280
豆芽280
生姜280
胡萝卜281
土豆281
菠菜281
萝卜282
竹笋282
洋葱282
百合283
马齿苋283
山药283
辣椒284
大蒜284
三、水果类美容食物285
苹果285
梨285
山楂285
桃285
柠檬286
柿子286
葡萄286
樱桃286
乌梅286
菠萝蜜287
桑椹287
柚子287
金橘287
龙眼288
枸杞子288
大枣288
黑芝麻289
杏仁289
松子仁289
核桃仁289
四、干果类美容食物289
榛子290
莲子290
白果290
花生290
五、畜禽类美容食物291
兔肉291
牛肉291
牛乳291
猪肤292
羊脂292
羊胰292
羊乳292
羊肉292
猪蹄293
猪脂293
猪胰293
鸡蛋294
六、水产类美容食物294
海带294
海参294
牡蛎肉294
香菇295
鳜鱼295
七、食用菌类美容食物295
带鱼295
鲤鱼295
黑木耳296
八、其他类美容食物296
蜂蜜296
茶叶297
麻油297
豆油297
花粉298
仙人掌298
桃花298
○内服方299
乌饭美容却老方299
豆黄美容方299
菊花299
一、美面容食疗方299
第三节 常用传统美容食疗方299
人乳299
美容保健膏300
服食胡桃法300
补肾地黄酒300
杏霜汤300
容颜不老方300
菊花延龄膏300
美容散300
面黑令白方300
柏实美容方300
悦泽面容方300
姜乳蒸饼300
隋炀帝后宫面白散301
鸡血桃花301
天葵美容脂301
冬瓜膏301
○外用方301
干柿去斑方301
桑耳黑斑方301
红颜酒301
杞圆膏301
扶桑至宝丹301
枸杞膏301
延寿酒301
甘菊散301
杏桃花洗剂302
天葵苡仁粥302
芝麻秸灰浆302
乌梅点痣方302
桃花瓜子蜜302
茯苓敷面剂302
樱桃洗面剂302
芜荽汤302
桃花白芷酒302
蜂蜜化斑方302
李核鸡白涂面方302
杏仁鸡白涂面方302
白肌方302
醋浸白术方302
急面皮方303
杏仁粉303
治面上暴生皯方303
猪蹄膏303
唐宫迎蝶粉303
治手足皴裂血出疼痛方303
银杏酒糟303
银杏面浆303
栗蜜面膏303
马齿苋汤303
大蒜疗法303
食醋搽剂303
普济澡豆方303
二、美形体食疗方304
○肥健食疗方304
大豆肥健方304
太平手膏方304
羊羔酒304
治瘦病方304
薯蓣粥304
玉肌散304
面上皱裂方304
润肌膏304
白面方304
玉肌方304
治面皯方304
桃仁洗面方304
如玉丹304
细腰身方305
茯苓酥305
藕粉粥305
荷叶炭方305
荷叶茶305
茶305
加味枇杷膏305
○轻身食疗方305
夏姬杏仁方305
清宫八珍糕305
羊肉粥305
杏仁五味蒸羊肉305
服食胡桃法306
胡麻丸306
扶桑丸306
服桑椹法306
坎离丸306
令发不落方306
芝麻枣膏丸306
地黄酒306
○内服方306
三、美发食疗方306
赤小豆粥306
髓煎方306
鸡子清润发方307
如意方·香身术307
○内服方307
四、香身食疗方307
头发黄赤方307
治头发不生方307
治妇人蒜发方307
米泔除垢法307
胡桃膏307
姜蒜乌发方307
宫制蔷薇油307
大豆煎307
芝麻油307
桑椹水307
余甘子黑发方307
猪胆汁洗头法307
○外用方307
千金主口香去臭方308
香药澡豆方308
马齿苋治狐臭方308
生姜治狐臭方308
第四节 合理素食 益寿驻颜308
一、我国素食的历史和现状308
香身丸308
治狐臭方308
贵人挹汗香方308
○外用方308
蒜肚方308
香身散308
二、素食与荤食的利与弊309
三、中西饮食结构的利与弊311
五、素食的烹调方法313
四、素食的原料介绍313
六、素食的食用分类314
附 现代美容保健食品举例316
第三章 针灸美容法321
第一节 针灸美容法概述321
一、针灸美容法的概念321
二、针灸美容法的特点321
三、针灸美容法的机理322
第二节 针灸美容取穴法325
一、骨度分寸取穴法325
二、同身寸取穴法326
三、人体标志取穴法327
四、简便取穴法327
第三节 针灸美容常用腧穴327
一、手太阴肺经328
二、手阳明大肠经329
三、足阳明胃经330
四、足太阴脾经333
五、手少阴心经334
六、手太阳小肠经334
七、足太阳膀胱经335
八、足少阴肾经338
九、手厥阴心包经339
十、手少阳三焦经340
十一、足少阳胆经341
十二、足厥阴肝经344
十三、督脉344
十四、任脉346
十五、经外奇穴348
第四节 针灸美容刺灸方法350
一、毫针刺法350
二、灸法353
三、拔罐疗法355
四、其他针法356
一、针灸美容取穴规律370
第五节 针灸美容治疗原则370
二、针灸处方中施术的法则372
三、针灸美容常用配穴法373
第六节 针灸美容展望373
第四章 按摩美容法375
第一节 按摩美容法概述375
一、按摩美容法的概念375
二、按摩美容法的特点376
三、按摩美容法的机理377
第二节 按摩美容的手法379
一、概论379
二、常用按摩美容手法380
第三节 按摩美面(颜)、美发及美形386
一、按摩美面(颜)386
二、按摩美发392
三、按摩美形394
第五章 运动美容法418
第一节 运动美容法概述418
一、运动美容法的概念418
二、运动美容法的机理418
三、运动美容法的原则420
第二节 运动美容的方法及适应范围421
一、一般运动421
二、健美运动422
三、中医传统益寿美体运动426
第三节 形体美缺陷的运动矫正427
一、脊柱侧弯427
二、溜肩428
三、驼背428
四、罗圈腿428
五、“X”形腿428
六、胸廓不对称429
七、双肩不对称429
八、形体肥胖429
一、情志美容法的概念431
第一节 情志美容法概述431
第六章 情志美容法431
二、情志美容法的机理432
三、情志致病(损美)的病机433
第二节 情志美容法的原则437
一、静神守神437
二、和情畅神438
三、修性怡神438
四、顺时调神439
第三节 情志美容的方法439
一、情志疗疾440
二、情志摄生442
白发449
下篇 诊疗篇449
与损美有关的常见病症的防治449
黄发451
纵裂发453
斑秃454
脂溢性脱发456
早秃458
毛囊角化病460
头癣461
皮脂溢出463
雀斑465
酒渣鼻467
睑黄疣470
老年疣472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475
须疮477
黄褐斑478
血管神经性水肿482
单纯疱疹484
神经性皮炎486
脂溢性皮炎489
痤疮491
染发皮炎494
核黄素缺乏病497
口周皮炎498
唇炎499
黑变病501
太田痣503
坏血病504
眶周色素沉着症506
扁平疣508
胡萝卜素血症510
异位性皮炎511
烟酸缺乏病515
蔬菜日光性皮炎516
多形性日光疹518
带状疱疹520
色素痣522
毛发红糠疹523
维生素A缺乏病525
体癣和股癣527
手癣和足癣530
荨麻疹533
甲变形537
甲变色539
甲癣541
银屑病543
扁平苔藓549
疥疮551
硬皮病554
接触性皮炎557
白癜风559
脓疱疮562
臭汗症565
丹毒567
瘙痒病570
鱼鳞病573
鸡眼575
胼胝578
冻疮579
湿疹583
瘢痕疙瘩588
寻常疣590
多形性红斑594
盘状红斑狼疮596
面瘫598
月经不调601
贫血605
肥胖症608
早衰612
消瘦615
附 主要参考文献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