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歌唱语言艺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许讲真著 著
- 出版社: 大连:大连出版社
- ISBN:7805554560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341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歌唱语言艺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歌唱是语言与音乐有机融合的语言艺术1
一、歌唱语言是由生活语言演变发展而来的1
引言1
二、歌唱中的词、曲互为渗透3
(一)汉族语言是富有音乐性的语言4
(二)歌唱是在语言与旋律有机融合的过程中艺术地完成咬字发音的4
二、歌唱语言是演员再创作的主要方面6
(一)歌唱语言包括技术和艺术两方面6
(二)艺术第一,技术第二6
(一)能解7
四、变“死音”为活曲7
(二)再创作的关键--潜台词及内心独白8
第二章 歌唱艺术的七大要素10
一、情10
(一)情与咬字10
(二)情与色调14
二、气14
(一)动力14
(二)表现15
(一)技巧16
三、字16
(二)情采17
四、腔18
(一)铿锵18
(二)委婉18
五、韵18
(一)音型组合内涵--表同内异(合分拍的不同感觉)19
(二)强弱拍交替变幻25
(三)顿挫29
(四)全曲节奏布局--张驰结合、收放有效35
六、味42
(一)意境美42
(二)声腔美43
(三)音乐美44
七、形48
(一)神49
(二)形50
第三章 说与唱的区别55
一、口咽腔部位的感觉不同55
(一)动作特点不同56
(二)作形不同57
二、字的头腹尾不同61
三、气息运动的情况不同62
(一)说话时气息是单向运动63
(二)歌唱时气息是双向运动63
四、歌唱的咬字发音要求64
五、歌唱的高音65
(一)唱高音的宗旨--扩大头腔共鸣65
(二)唱高音时母间音的转换68
(一)物理属性76
第四章 歌唱语言基本语音常识76
一、语音76
(二)生理基础77
二、现代汉语的规范化及汉语拼音方案78
三、汉字音节的组成80
(一)元音81
(二)辅音87
(三)复韵母93
(四)声调95
(一)声韵类96
四、汉字音节结构96
(二)音素数类97
(三)头腹尾类98
五、汉字音节特点98
第五章 歌唱语言一般规律101
一、重要准则101
(一)字正腔圆101
(二)方法活122
二、主要过程123
(一)吐字123
(二)归韵127
(三)收音128
(四)吐字、归韵、收音是发音整体中不可偏弃的全过程130
三、一般规律131
(一)有腹131
(二)有头有腹132
(三)有腹有尾134
(四)有头有腹有尾134
四、大体分类136
(一)横竖136
(二)前后142
(三)宽窄145
第六章 歌唱语言色调152
一、色调153
(一)合辙押韵153
(二)十三辙154
(三)儿化韵171
二、着色175
(一)中心韵母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76
(二)重点字的突出和强调180
(三)重点字或中心韵母同、情异、色更异187
第七章 歌唱语言线条196
一、音素衔接196
二、字音衔接199
(一)要求199
(二)衔接202
(三)语气词“啊”的音变205
三、声调衔接206
(一)一般不变208
(二)变调208
(三)轻声209
(四)“一、七、八、不”的变调211
四、衔接技巧--正确处理口咽腔“动”与“不动”的辩证关系216
(一)字头动韵母不动217
(二)前动后不动218
(三)横动竖不动218
(四)下动上不动219
第八章 歌唱语言动力221
一、气声协调的辩证关系221
(一)协调的辩证关系及状态221
(二)不协调的问题及纠正222
二、气息双向运动224
(一)对抗感觉的产生224
(二)对抗感觉的运用226
三、不运用对抗感觉产生的问题及纠正230
(一)塌调--音偏低230
(二)冒调--音偏高231
四、特点及基本方式231
(一)特点231
(二)基本方式232
(三)换气234
五、歌唱结束时要先收声、后收气、再收情238
第九章 歌唱语言风格240
一、独特性--词、曲、唱三位一体240
二、制约条件246
(一)宏观条件(社会、历史、地理、民族等)246
(二)审美意识246
(三)作品本身限定及歌者素养247
(四)欣赏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247
(一)有法--大致要有248
三、内涵248
(二)能谐--整体化一249
(三)善变--具体似无249
(四)立异--创新有我249
四、类别250
(一)风格分类250
(二)体裁、形式的分类251
(三)唱法分类252
第十章 歌唱语言雕琢259
一、歌唱是一种心理创造259
(一)形象的产生260
二、歌唱语言艺术的形象性260
(二)传导过程261
(三)拓宽新境262
三、雕琢过程262
(一)熟读263
(二)精思263
(三)神化263
(四)巧练265
(五)配合265
四、雕琢手段265
(一)字266
(二)音波284
(三)腔288
(四)音乐298
全汉字音节表313
附录335
《语言与歌唱》序 李凌335
珍贵的探索--《语言与歌唱》读后 时乐濛336
创新路蓓蕾吐艳--喜读新书《语言与歌唱》 张权338
写出专著的女合唱队员 易明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