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计算机维修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新编计算机维修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1184428.jpg)
- 黄金姬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成都出版社
- ISBN:7805758190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编计算机维修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微型机的运行环境1
1.1 温度和湿度1
1.2 清洁度1
1.3 采光照明1
1.4 磁场2
1.5 静电2
1.6 防水和其它液体2
1.7 防震2
1.8 接地系统3
1.9 供电系统3
1.9.1 解决供电问题的方案3
1.9.2 解决供电故障的设备4
第二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故障诊断7
2.1 故障检测的基本原则7
2.1.1 故障检测中总的原则8
2.1.2 故障检测的步骤8
2.2 板级维修与片级维修8
2.3 板级维修8
2.4 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9
2.4.1 最小、最大技术9
2.4.2 交换法10
2.4.3 试探法11
2.4.4 测量电压、电流、电阻法11
2.4.5 电容旁路法12
2.4.6 直接观察法12
2.4.7 诊断程序测试法12
2.5 片级维修19
第三章 拆卸PC24
3.1 拆卸PC的注意事项24
3.2 拆卸PC/XT/AT的方法27
3.3 拆卸PS/233
3.4 重新装配的要点41
3.4.1 连接电缆和边缘41
3.4.2 重新组装易犯的一般错误44
3.4.3 特殊型号机器46
3.5 AT&T拆卸步骤47
3.6 Zenith Z-248拆卸要点47
第四章 系统部件49
4.1 系统板/主板49
4.2 中央执行单元((PU)52
4.2.1 CPU速度(兆赫)53
4.2.2 字长55
4.2.3 数据道路55
4.2.4 内存地址空间56
4.2.5 CPU芯片56
4.3 主存64
4.3.1 基本内存65
4.3.2 保存的内存区:ROMS和缓冲区66
4.3.3 扩展内存68
4.3.4 EMS,LIM,Paged,Expanded Memory69
4.3.5 使扩展内存看上去象扩充的70
4.4 总线71
4.4.1 第一种PC总线72
4.4.2 AT(ISA)总线72
4.4.3 MCA总线76
4.4.4 EISA总线76
4.4.5 VESA总线77
3.4.6 PCI总线77
4.5 系统时钟80
4.6 数字协处理器80
4.6.1 处理器与协处理器之间的匹配80
4.6.2 协处理器速度与CPU速度的匹配81
4.7 电源供给81
4.8 键盘82
4.9 控制器的概念82
4.9.1 软件与硬件的隔离82
4.9.2 处理速度匹配82
4.9.3 CPU的格式转化为数据83
4.9.4 一个常见的错误概念83
4.9.5 显示和显示适配器83
4.9.6 软盘硬盘控制器和磁盘驱动器84
4.9.7 打印机接口85
4.9.8 调制解调和通讯口86
4.9.9 系统时钟/日历86
4.9.10 SCSI接口87
4.9.11 不常用的板子87
4.10 一些识别标记87
4.11 怎样了解自己的系统盘90
4.12 简要总结:具体不同的计算机92
第五章 存储器95
5.1 存储器芯片的存储容量、存取时间、等待状态95
5.1.1 存储器的组织结构95
5.1.2 存储器芯片标记97
5.2 存储器芯片容量和数据宽度97
5.3 存储器芯片的具体组织98
5.3.1 8088计算机的存储器组98
5.3.2 16位计算机的存储器组101
5.3.3 386DX及其它32位的CPU芯片102
5.3.4 等待状态104
5.3.5 高速缓存:Cache105
5.4 存储器错误信息106
5.4.1 IBM PC机和XT机的存储器错误信息107
5.4.2 8088系列的出错信息111
5.4.3 8086、80286及其兼容机的错误信息112
5.4.4 AT机存储器出错信息113
5.5 引起存储器错误的其它原因114
5.6 安装存储器芯片的某些准则116
第六章 电源118
6.1 不要轻易打开开关电源118
6.2 电源连接器118
6.3 维修120
6.4 电源的升级120
6.5 确定电源故障122
6.5.1 检查电源是否出故障的步骤122
6.5.2 更换一个电源122
第七章 硬盘概论及安装123
7.1 磁盘结构123
7.1.1 磁盘的物理结构123
7.1.2 如何知道硬盘的构造?127
7.1.3 磁盘的逻辑结构127
7.2 磁盘性能133
7.2.1 存取时间、找道时间、等待时间133
7.2.2 数据传输率和交错因子134
7.2.3 1∶1的硬盘控制器。140
7.2.4 编码方案:FM、MFM、RLL140
7.3 磁盘接口143
7.3.1 ST506143
7.3.2 ESDI144
7.3.3 SCSI144
7.3.4 SCSI和ESDI,哪一个更好?146
7.3.5 IDE147
7.3.6 写预补偿和减少写电流148
7.4 硬件:磁盘控制器和磁盘驱动器149
7.4.1 硬盘控制器150
7.4.2 温切斯特密封硬盘——温盘151
7.4.3 硬卡(Hardcards)152
7.5 硬磁盘的硬件安装152
7.5.1 磁盘驱动器上的选择跳线153
7.5.2 终端连接器芯片153
7.5.3 硬盘驱动器电缆155
7.5.4 通知控制器驱动器的类型156
7.6 IDE硬盘安装158
7.6.1 第二个IDE驱动器的安装159
7.6.2 特别的IDE适配器159
7.6.3 高速缓存IDE适配器160
7.7 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CSI)160
7.7.1 什么是SCSI?160
7.7.2 SCSI接口162
7.8 硬盘软件的安装173
7.8.1 物理格式化173
7.8.2 分区173
7.8.3 DOS格式化176
7.8.4 注意坏域177
第八章 硬盘的维护179
8.1 硬盘的机械保护179
8.2 保护好驱动器179
8.2.1 停靠磁头保护硬盘180
8.2.2 SHIPDISK磁头停靠180
8.2.3 安全的磁头停靠180
8.2.4 磁盘高速缓存程序180
8.2.5 报警驱动器181
8.3 硬盘数据保护181
8.3.1 文件的段合并182
8.3.2 必须有好的备份184
8.4 恢复一个坏的驱动器187
8.5 硬盘引导过程187
8.5.1 容易发生故障的硬件:187
8.5.2 读分区记录188
8.5.3 读DOS引导记录(DBR)189
8.5.4 装入隐藏文件189
8.5.5 启动引导过程191
8.5.6 装入用户接口COMMAND·COM194
8.5.7 执行AUTOEXEC·BAT195
8.6 用FileFix修复被损文件195
8.7 各种各样的驱动器故障195
8.7.1 0号磁道坏或不能使用的错误195
8.7.2 引导记录被破坏196
8.7.3 FAT被破坏和CHKDSK错误197
8.7.4 避免找不到扇区的情况199
8.7.5 恢复由于磁盘媒体失效而丢失的数据199
8.7.6 偶然事故删掉文件的恢复200
8.7.7 对于偶然事故格式化的硬盘的恢复200
8.7.8 如何避免偶然格式化硬盘201
8.8 病毒的防治与数据安全201
8.8.1 用CP Anti-Virus防治病毒202
8.8.2 应用PC Secure进行加密和解密202
第九章 软盘驱动器204
9.1 软盘系统的组成204
9.1.1 软盘204
9.1.2 软盘驱动器204
9.1.3 磁盘控制器板204
9.1.4 电缆206
9.2 维护206
9.2.1 隔多长时间清洗一次磁头?206
9.2.2 影响磁盘和驱动器的环境因素207
9.2.3 磁盘驱动器测试207
9.3 取出、配置和安装软盘驱动器208
9.3.1 取下软盘驱动器208
9.3.2 软盘驱动器的安装和配置208
9.3.3 其它跳线212
9.3.4 安装3 1/2″驱动器212
9.3.5 绞纽的作用214
9.4 软盘驱动器测试215
9.4.1 软驱磁头灵敏度215
9.4.2 径向对准217
9.4.3 磁滞217
9.4.4 离合器218
9.4.5 磁盘旋转速度218
9.4.6 磁头方位误差219
9.4.7 软盘驱动器测试总结220
9.5 软盘驱动器系统问题的解决和调整220
9.5.1 软件原因221
9.5.2 使软驱再运行一次221
9.6 一般的修理221
9.6.1 软驱是否值得修理221
9.6.2 替换驱动器门(全高驱动器)224
9.6.3 挽救一个脏的软盘224
9.6.4 软盘驱动器上的电路225
9.6.5 磁盘旋转速度225
9.6.6 测试和调整磁盘速度225
第十章 键盘228
10.1 设计与构成228
10.2 维护229
10.3 故障检测229
10.4 替换键盘230
第十一章 显示器和显示适配器231
11.1 显示器231
11.1.1 显示器的类型231
11.1.2 视频需求232
11.1.3 分辨率0232
11.1.4 数字和模拟显示系统234
11.2 显示适配器板235
11.2.1 单色卡237
11.2.2 彩色/图形卡239
11.3 Super VGA板242
11.4 购买监视器的注意事项245
11.5 提高视频速度246
11.6 维护249
11.7 故障检测249
第十二章 打印机和打印机接口251
12.1 组成部件251
12.2 打印机的类型251
12.2.1 点阵击打打印机251
12.2.2 非击打式打印机252
12.2.3 行式打印机253
12.2.4 雏菊轮打印机253
12.2.5 激光打印机255
12.3 维护256
12.4 故障检测方法259
12.5 点阵打印机的故障检测262
12.6 激光打印机故障检测264
第十三章 调制解调器和串行口273
13.1 组成273
13.2 维护275
13.3 故障检测275
13.4 RS-232标准及其电缆设计280
第十四章 网络维护288
14.1 局域网概念288
14.2 LAN的类型288
14.3 LAN系统290
14.4 数据恢复294
14.5 网络故障295
14.6 网络负载295
14.7 网络测试295
第十五章 安装新电路板304
15.1 设置新的电路板304
15.1.1 安装冲突实例304
15.1.2 设备冲突线索306
15.1.3 设备冲突的解决307
15.1.4 DIP选择开关及可编程条件选择(POS)307
15.1.5 能不能只有LPT2口308
15.1.6 I/O地址、DMA、IRQ、ROM地址308
15.1.7 BIOS升级316
15.2 设置示例317
15.2.1 ScanJet安装317
15.2.2 贝努里适配器安装318
15.3 安装电路板321
15.3.1 使用不同机器中的特殊插槽322
15.3.2 电源要求322
15.4 测试电路板323
15.4.1 热测试323
15.4.2 常使用的诊断软件323
15.5 安装主板324
15.5.1 配置XT和PC机系统板324
15.5.2 配置AT机324
15.5.3 用参考盘建立PS/2327
第十六章 购买微机及系统升级指南331
16.1 通用计算机的组成331
16.2 专用PC机的问题331
16.3 选择合适的产品332
16.4 PC部件的选择333
第十七章 多媒体电脑与多媒体技术335
17.1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335
17.2 多媒体电脑(MDC)的标准335
17.2.1 多媒体电脑实例336
17.3 数据压缩与解压技术337
17.4 多媒体的用途338
17.5 多媒体电脑(MPC)的配置339
17.6 光盘及CD ROM驱动器的选择340
17.6.1 光盘340
17.6.2 CD-ROM驱动器的选择341
17.7 电脑和音频技术342
17.8 声效卡的选择与安装343
17.9 视频多媒体与视频卡345
17.10 显示卡及显示器346
17.11 多媒体的音箱配置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