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术救国 知识分子历史观与中国政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学术救国 知识分子历史观与中国政治
  • 黄敏兰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5035107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学术救国 知识分子历史观与中国政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论1

一 最爱国的知识分子1

二 从政治救国到学术救国4

三 探索根本的救国途径9

第二章 研究现代历史观的前提12

一 什么是历史观12

1.历史观与历史意识12

2.历史观与历史哲学14

二 原则和方法18

1.研究而非简单用唯物唯心评价18

2.学术性而非政治化23

第三章 集政治、学术与民众运动为一体的唯物史观26

一 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及其优势27

二 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的社会条件32

三 占领政治理论阵地35

1.李大钊树立唯物史观在政治思想领域中的权威35

(1)批判专制君主制度 (241

2.唯物史观取得与科学同等的地位42

四 成为共产党基本理论并进入历史学48

1.为共产党的革命奠定理论基础49

2.社会史论战和唯物史观的学术化55

五 简单化和大众化的结局61

六 总结71

第四章 从中国国情出发的民生史观73

一 孙中山对唯物史观的修正74

1.从新的角度探讨革命理论74

2.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修正马克思理论76

(1)民生是社会进化的动力76

(2)对民众苦难的深切忧虑78

(3)民生史观的实践特征79

(4)注重理论的民族化和通俗化84

二 现实与理想结合的理论体系87

1.“民生”的丰富含义87

(1)人类的基本日常生活88

(2)人类的经济活动88

(3)人类的政治、军事活动89

2.决定历史发展的多种因素90

3.人类历史发展的多种形式和规律92

(1)人类的日常生活史93

(2)人类的经济生活史93

(3)人类的政治史94

(4)人类的社会史95

三 孙中山民生史观的总结98

一 以民生史观对抗唯物史观101

第五章 为孙文主义设计完美理论体系的运动101

1.原因:国民党人建立基本理论的需要103

2.方式:树圣人和构筑完美的理论体系105

二 构筑孙中山理论体系的三步曲108

(1)哲学对于政治的重要性108

1.特定思维模式的影响108

(2)历史观和宇宙观的决定作用111

2.民生哲学:为三民主义寻找一般哲学基础115

3.民生史观:把孙中山的历史观总结成完整的体系118

4.唯生论:为民生史观奠定宇宙观的基础122

(1)寻找孙中山理论体系的立足点122

(2)试图突破和抛弃非唯物即唯心的哲学原则125

三 总结129

第六章 国族集团主义的生物社会史观132

1.历史观在社会政治中的重要作用133

一 生物史观与唯物史观相比的十大优越性133

2.唯物史观不足以担当起指导社会改革运动的重任137

3.生物史观与唯物史观相比的十大优越性140

二 国民性是决定历史发展的动力147

1.生物史观的理论来源和方法148

2.常乃德对生物史观名称的严格界定150

3.生物史观的理论内容151

(1)生物世界是人类社会的基础151

(2)社会有机体的构成方式154

(3)国民性是决定历史发展的动力158

三 国族集团主义的政治理论163

1.常乃德创立生物史观的政治目的164

2.结论:必须将中国建成强大的国族集团166

3.常乃德对国家理论的探讨171

(1)国族社会171

(2)国家的性质173

(3)国家产生的原因178

4.常乃德的具体政治主张180

(1)发动社会革命180

(2)进行思想革命184

(3)提倡民族通婚190

四 常乃德理论体系总结192

第七章 知识线进化的生命史观195

一 心智因素重于物质因素196

1.朱谦之早期对唯物史观的全盘否定196

2.朱谦之后期对唯物史观的分析和批评200

1.朱谦之论历史哲学的重要作用205

二 注重“知识线进化”的生命史观理论体系205

2.朱谦之生命史观的方法206

3.生命史观的核心:知识阶层推动历史前进208

三 从社会史观到文化史观以及提倡思想文化运动212

1.朱谦之对社会史观的提倡213

2.从社会史观到文化史观215

3.发动两项思想文化运动218

第八章 呼唤民族新生的文化形态史观222

一 以“文化统相法”纠唯物史观之偏223

二 重建中国文化227

1.文化形态史观的对象:“文化”与“形态”227

2.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中国文化230

3.文化重建的主题233

三 文化形态史观的政治思想238

1.民族主义思想239

2.批判专制腐败的政治制度241

(2)批判腐败的官僚制243

3.批判落后的国民性和改造国民250

4.对知识分子的期望和要求257

四 对雷海宗、林同济理论体系的总结和评价261

第九章 现代历史观与政治及学术的关系265

一 现代历史观与政治265

1.各派历史观的共同政治特征266

2.各派历史观的不同特点272

二 学术:作为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277

1.对历史观与哲学关系的重新认识277

2.对历史观与历史学关系的重新认识280

三 结局:唯物史观取得胜利2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