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干部社会科学知识荟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当代干部社会科学知识荟萃](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1188472.jpg)
- 阳正太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7220003668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756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78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干部社会科学知识荟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领导、领导者和领导组织276
第一章 “小提琴手”和“乐队指挥”276
引言276
领导科学篇276
管理是一门科学(333)/管理的历史276
领导的含义和本质(276)/领导者的作用及影响力(278)/领导组织的功能及构成280
/领导班子结构的科学化282
——领导职能285
第二章 领导的“基本功”285
过去是未来的基础(392)/影响组织?化的因第四章 “艺高人胆大”——领导艺术309
领导艺术的特征(309)/待人的领导艺术310
/处事的领导艺术(313)/善用时间的领导艺术315
第五章 “豁达大度、上下同欲”317
——领导关系317
领导关系的形成和变化(317)/建立良好的领导关系的基础(318)/与上级的领导关系321
/与下级的领导关系(321)/与同级的领导关系322
——领导效能323
第六章 “指挥的生命”323
领导效能的内容和意义(323)/提高领导效能的途径(325)/领导效能考评的意义326
领导效能考评的指标(327)/领导效能考评的方式329
管理学篇333
引言333
第一章 并非不可思议的魔法——管理333
和法律的关系对实际工作的重要意义338
(335)/管理思想学派338
义法律的关系(419)/社会主义法律与338
党的政策的区别(420)/正确认识政策338
政策的概念(418)/党的政策和社会主338
第二章 走向未来的意志——计划341
计划及其性质和目的(341)/计划的种类347
(343)/计划的编制程序(346)/计划的执行与调整347
第三章 双重结构的建立——组织349
组织的理论(350)/组织的原则(351)/组织设计的标准(353)/组织的形态355
第四章 使人员发挥作用——指挥360
指挥与管理(360)/指挥的要素(362)/指挥的原则(365)/指挥的基本方法367
第五章 创造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协调369
协调的目的(369)/协调的内容(371)/协调的方式(373)/协调的其他方面375
第六章 回到正常的轨道——控制376
控制的原理(376)/控制的过程(378)/控制的要求(380)/控制的种类382
第七章 利用情绪的力量——激励384
激励与人的需要(384)/激励与人的情绪390
(386)/激励与人的期望(388)/激励的技巧和方法390
第八章 走向明天的管理——未来的预测392
索(393)/变化中的管理(395)/未来的管395
理者395
法学篇400
引言400
第一章 从“?”字说起400
——谈法律的本质400
律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403)/法律405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401)/法405
的客观性405
第二章 法律的起源和历史类型406
法律的起源(407)/奴隶制法律415
(409)/封建制法律(411)/资产阶415
级法律(413)/社会主义法律415
第三章 “土政策”的覆灭417
——谈社会主义法律与共产党政策417
的关系417
/急躁冒进的赫鲁晓夫(493)/踌躇不前的422
党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424
内活动424
——谈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424
第四章 党委大,还是法律大424
(426)/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成427
/正确处理党和宪法、法律的关系427
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427
第五章 治国安邦的根本大法429
——谈宪法429
原则431
(431)/宪法为什么要规定坚持四项基本431
基本原则是全国人民的根本活动准则43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429)/四项431
第六章 与国家工作人员职务有关的犯罪433
犯罪与犯罪构成(434)/贪污罪439
刑讯逼供罪(441)/报复陷害罪442
/渎职罪444
第七章 法人和法定代表人446
民法的概念(446)/什么是法人448
/法定代表人450
——经济工作必须依法办事453
第八章 “法盲”厂长的教训453
建设457
经济的重要工具(456)/加强经济法制457
经济法概念(453)/经济法是国家管理457
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篇461
——苏联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461
第一章 “渐进”—“直接”—“迂回”461
引言461
渐进过渡——列宁的最初设想(461)/“直接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464)/“迂回过渡”的新经济政策(468)/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计划472
——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476
第二章 从农业国到社会主义工业国476
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476)/苏联的农业集体化(479)/苏联一国社会主义建成及其经验教训(48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487
——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490
第三章 步履维艰490
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490
新军阀的反动统治(586)/探索新道路(587)/勃列日涅夫(497)/雄心勃勃的安德罗波夫(499)/世界在向苏联挑战(502)/踌躇满志的戈尔巴乔夫504
第四章 独树一帜510
——南斯拉夫的自治制社会主义510
被“革除教门”的南斯拉夫(510)/自治515
的曲折历程(511)/危机中的南斯拉夫515
——匈牙利经济改革518
第五章 “静悄悄的卡达尔主义”518
匈牙利事件(518)/静悄悄的改革(519)/“第三种模式”的成绩与不足527
第六章 五彩斑烂529
——东欧其他国家的改革529
改革——时代的呼声(529)/动乱和危机中的波兰改革(530)/曲折发展的捷克斯洛伐克(535)/保加利亚和民主德国的改革概况539
中国革命史篇547
引言547
第一章 太平天国运动547
洪秀全反清革命思想的形成(547)/太平天国将士乘胜进军(549)/《天朝田亩制度》(551)/太平天国的失败及其历史意义552
第二章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554
康有为的变法思想(554)/维新运动的高涨557
/百日维新及戊戌政变(558)/变法失败原因及其历史意义560
第三章 从“扶清灭洋”到“扫清灭洋”561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561)/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563)/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及历史功绩564
第四章 清王朝的丧钟565
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形成及其革命活动(565)/民主革命的高涨(567)/同盟会的成立及三民主义(569)/武昌起义的枪声(572)/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及历史意义573
第五章 迎接革命的新时代574
睡狮醒来了(574)/真理指明解放路(577)/开天辟地的大事件578
第六章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580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580)/誓驱列强当先锋(581)/北伐战争(583)/第一次尝试的启示585
第七章 苏维埃与新道路586
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理论(589)/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591)/“九·一八”与抗日反蒋(593)/革命道路的曲折(594)/遵义会议(595)/时局转换的枢纽596
第八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族抗战598
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598)/抗日的中流砥柱(600)/延安的励精图治(601)/壮大力量,团结胜利603
第九章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605
两手对两手(605)/新中国在战火中诞生606
/从胜利中得出的结论607
第十章 辉煌的七年609
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斗争(609)/主体与两翼611
经济地理篇615
引言615
第一章 紧急信号——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三大生态问题615
人口问题(615)/能源问题(617)/环境问题619
第二章 从大西洋到太平洋620
——工业的发展与布局620
蒸汽机与电子技术(621)原始大家庭的分化624
“龙”的出现(626)喂!瞧瞧周围628
第三章 向工业化靠近630
——农业生产的影响条件与布局630
土地的魅力(630)建立“工厂”(632)太湖流域的启示635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布局637
第四章 飞旋的时代637
长“龙”短“套”(638)蓝色的梦(640)汪洋的奥秘641
第一章 心理现象及其实质647
引言647
心理学篇647
心理现象的构成(647)/意识形成与心理现象的关系(657)/心理是脑的功能(653)/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658
第二章 “得陇望蜀”的欲念660
——谈需要与动机660
人的需要(660)/需要理论(661)/满足人的需要(663)/需要与动机(665)/动机的类别666
/动机的作用(667)/动机与目标668
——谈情感与心理状态670
第三章 从“黛玉葬花”谈起670
人的情感(670)/情感与心理状态(671)/心理状态的特点及功能(672)/最佳心理状态及其保持675
——谈意志677
第四章 “尝粪”知耻与“尝胆”砺志677
意志与行动(678)/意志与情感(679)/意志的特征(679)/意志的活动过程(681)/意志的品质684
——谈社会态度686
第五章 “察言观色”的思辨686
态度是对刺激的内在反应(686)/态度的性质分析(687)/态度的功能作用(688)/促进态度的转变689
第六章 人际关系691
人际关系的建立(691)/人际关系的作用和影响(692)/人际关系吸引因素及方式(694)/人际知觉中的偏见(695)/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697
第七章 “沙器”为什么难以成器699
——谈团体心理699
团体与团体构成(699)/团体的功能(700)/团体凝聚力与工作效率(701)/团体的心理动势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