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战后东南亚经济史 1945-2005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战后东南亚经济史 1945-2005
  • 覃主元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710508358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51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566页
  • 主题词:经济史-东南亚-1945~2005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战后东南亚经济史 1945-2005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二章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历程与前景16

第一节 塑型磨合时期—集中于政治意义上的联合(1967—1975年)16

第二节 奠定基础时期—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步伐明显加快(1976—1989年)19

一、东盟区域内的经济合作19

二、东盟区域外的经济合作24

第三节 突破性进展时期—大东盟的形成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1990—2005年)27

一、大东盟的形成27

二、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的构建28

三、东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29

四、“10+3”与“10+1”机制的构筑31

五、东盟内部次区域合作的加强33

六、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机制和制度基础的完善37

第四节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景41

一、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41

二、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制约因素44

第三章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49

第一节 殖民时期的经济遗产(1945年前)50

第二节 传统转口贸易阶段(1945—1958年)53

第三节 进口替代—工业化的起步阶段(1959—1965年)55

第四节 出口导向—发展工业出口阶段(1965年8月—1979年)57

一、调整经济发展战略58

二、迅速发展外向型经济60

三、外向型经济成效显著65

第五节 经济重组—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阶段(1980—1984年)68

一、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转变69

二、经济重组计划受挫72

第六节 经济转型—技术升级换代促进经济增长的新阶段(1985—1996年)74

一、调整经济政策74

二、技术升级面临的挑战79

三、跨世纪发展战略80

四、转型期经济发展的特点与成效83

第七节 亚洲金融风暴和经济发展的新战略(1997—2005年)87

一、重灾区中的轻灾国87

二、有效应对金融风暴的原因89

三、经济增长波动的加剧94

四、调整与重组措施97

五、经济稳步增长的态势与成效99

第八节 新加坡经济发展点评115

一、新加坡创造经济奇迹的成功经验116

二、新加坡经济的脆弱性及其原因125

第四章 文莱的经济发展130

第一节 战前的文莱经济(1945年前)130

第二节 打造石油巨舰时期(1945—1983年)132

一、石油立国战略的确立132

二、四个五年计划的贯彻实施132

第三节 经济建设多元化时期(1984—1995年)136

一、多元化战略的确定与实施136

二、多元化经济政策138

第四节 构筑高竞争力经济时期(1996—2005年)140

一、新经济战略的实施140

二、新经济战略的成效144

第五节 文莱经济发展点评148

一、文莱经济发展的特点148

二、文莱经济发展的隐忧149

第五章 泰国的经济发展151

第一节 战前的泰国经济(1945年前)151

第二节 战后的经济恢复(1945—1953年)153

一、重振稻米产业154

二、大力发展橡胶种植业154

三、加大财政投入,带动经济恢复155

四、争取外援,为经济振兴提供助力155

五、发展外贸,扩大出口156

第三节 替代进口工业发展时期(1954—1971年)157

一、政府主导,排斥私人投资,组建国营企业阶段157

二、农业多种经营和私人资本主导型发展阶段159

三、进口替代工业发展战略的成效与经验161

第四节 农业综合发展和出口导向工业发展时期(1972—1981年)165

一、改革土地制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166

二、颁布农业贷款条例,推动农业多种经营全面发展167

三、注重协调发展,加快贫困地区的开发168

四、充分利用外资,加快出口导向工业的发展168

第五节 工业化调整和综合协调发展战略时期(1982—1996年)170

一、调整经济结构170

二、外资投资增加迅速171

三、经济规模逐年提高173

四、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增长175

第六节 金融危机和经济复苏时期(1997—2005年)176

一、金融危机的爆发与损失176

二、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179

三、应对危机的措施和成效183

四、经济复苏与新经济战略186

第七节 泰国经济发展点评189

一、成功经验与措施189

二、面临的困难191

第六章 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192

第一节 独立前的殖民地经济(1945前)192

一、强迫种植时期193

二、“自由政策”时期194

三、民族资本形成与初步发展时期195

第二节 “唯工业化时期”的经济(1945—1965年)202

一、工业化的初始条件202

二、实施“工业紧急计划”204

三、国家主导型工业化政策205

四、“唯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的成就与问题205

第三节 经济持续增长时期(1965年9月—1996年)209

一、经济的恢复与发展209

二、农业与制造业的快速增长214

三、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自由化改革220

四、持续增长时期经济发展的成就与问题227

第四节 金融危机与反危机措施(1997—2005年)241

一、金融危机概况241

二、金融危机的影响243

三、金融危机的成因246

四、反危机措施250

第五节 印尼经济发展点评253

一、取得的成效253

二、存在的问题256

三、对中国的启示260

第七章 菲律宾经济的发展265

第一节 产品结构单一的殖民地经济时期(1946年前)265

第二节 恢复时期的菲律宾经济(1946—1964年)267

一、进口替代工业政策268

二、进口替代战略的成就270

第三节 徒有虚名的出口导向经济时期(1965—1985年)272

一、雄心勃勃的出口导向工业政策272

二、马科斯实施的农业政策274

第四节 重塑出口导向型工业时期(1986—1992年)276

一、重塑出口导向型工业的发展战略277

二、推行私有化政策278

三、土地改革279

四、经济改革的成效280

第五节 走出经济衰退困境的时期(1992年5月—1997年)281

一、拉莫斯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281

二、拉莫斯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282

第六节 亚洲金融危机后菲律宾经济的艰难复苏(1998—2005年)288

一、埃斯特拉时期面临的经济问题与振兴经济的举措288

二、阿罗约时期菲律宾经济的艰难爬行292

第八节 菲律宾经济发展点评295

一、菲律宾经济发展的特点295

二、菲律宾经济的缺陷296

第八章 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299

第一节 战前的殖民经济(1945年前)300

第二节 战后的经济恢复(1945—1956年)301

第三节 进口替代政策时期(1957—1970年)303

第四节 新经济政策时期(1971—1990年)306

一、新经济政策的提出306

二、新兴工业法的推行307

三、经济的稳步增长与成效309

第五节 新国家发展政策时期(1991—2000年)316

一、新国家发展政策的出台317

二、“六五”计划的实施317

三、“七五”计划期间经济的曲折发展320

第六节 21世纪初期的经济发展(2001—2005年)324

一、第三远景规划纲要的主要经济目标324

二、“八五”计划目标及措施325

三、“八五”计划的经济成就328

第七节 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点评332

一、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332

二、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缺陷及政策性失误335

第九章 越南的经济发展338

第一节 独立前的殖民地经济(1945年前)338

第二节 越南北方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1945—1975年)341

一、抗法战争时期341

二、经济恢复、改造和发展时期344

三、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348

四、抗美战争时期351

第三节 越南南方殖民地经济的发展(1945—1975年)353

一、南越“田地改革”和农业的发展354

二、南越工业的发展355

三、南越的外贸、金融和基础设施建设357

第四节 统一后的越南经济(1976—1986年)358

一、经济严重困难时期358

二、新经济政策时期364

第五节 越南的革新开放(1986年12月—2005年)369

一、越共新经济思维的内容370

二、经济革新的措施376

三、经济革新的历程与成就382

第六节 越南经济发展点评394

一、成就与经验394

二、难题与挑战399

第十章 老挝的经济发展403

第一节 独立前的殖民地经济(1954年前)404

一、殖民地时期的农业经济404

二、殖民地时期的工业经济405

三、殖民地时期的税收和商业406

四、殖民地时期的交通406

第二节 独立后的战时经济(1954—1975年)407

一、严重依赖外援的财政经济408

二、战争时期的农业412

三、战争时期的工业和手工业414

四、战争时期的林业416

五、战争时期的商业417

六、战争时期的交通运输业419

第三节 共和国初期的经济发展(1976—1985年)420

一、农业合作化运动及其政策调整421

二、工业国有化运动及其政策调整424

三、统购统销的商业及其政策调整426

四、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初见成效428

第四节 革新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1986—2005年)429

一、革新开放政策的确立与发展430

二、农林牧业的发展与成效431

三、工业体制的改革与成效436

四、发展“家庭经济”442

五、建立健全财政税收制度443

六、服务业的发展与成效445

七、对外全面开放与成效449

第五节 老挝经济发展点评456

一、老挝经济在调整和改革中稳步发展456

二、老挝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61

第十一章 缅甸的经济发展465

第一节 独立前的殖民地经济(1948年前)466

第二节 吴努执政时期的经济恢复(1948—1961年)469

一、国有化政策及结果470

二、“国家繁荣计划”472

第三节 奈温执政时期经济的停滞与缓慢发展(1962—1988年)474

一、经济严重滞后和停滞时期475

二、经济缓慢而曲折发展时期480

第四节 现政府执政以来经济的迅速发展(1988年9月—2005年)488

一、全方位的经济改革措施489

二、主要经济部门的发展状况与成效494

第五节 缅甸经济点评504

一、错误政策与高压手段,曲折道路与艰难历程504

二、光明与黯淡同在,危机与希望并存506

第十二章 柬埔寨的经济发展510

第一节 独立前的殖民地经济(1953年前)511

第二节 西哈努克时期的经济(1953—1969年)513

一、重建经济的举措513

二、经济的恢复与成绩515

第三节 朗诺政权时期的战时经济(1970—1974年)517

第四节 民柬时期的公有制经济(1975—1978年)519

第五节 金边政权时期经济的恢复与发展(1979—1992年)521

一、发展种植,产量增加522

二、恢复生产,产值增长523

三、引进外资,争取外援524

第六节 王国政府时期经济的复兴与改革(1993—2005年)525

一、1993—1998年的经济改革526

二、1999年以来的经济改革531

第七节 柬埔寨经济发展点评540

一、面临的困难540

二、着力的重点5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