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三峡库区开放战略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陈绍友,王孝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 ISBN:978780246165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29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40页
- 主题词:地区经济-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重庆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三峡库区开放战略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开放与欠发达地区发展1
一、开放与发展1
二、欠发达地区的开放发展及其路线模式7
三、欠发达地区开放发展的战略框架11
第二章 三峡库区开放发展的必然性18
一、中国及重庆的开放带动库区开放18
二、库区的自身发展基础要求开放20
三、库区良好开放机遇促进开放28
四、库区开放发展历史的启示31
第三章 三峡库区开放发展路径选择37
一、区域开放发展路径选择概述37
二、库区开放发展路径选择背景40
三、库区开放发展战略构架与突破口50
第四章 三峡库区农业领域开放战略58
一、农业领域开放发展的理性认识58
二、我国农业开放发展态势65
三、三峡库区农业领域的开放发展战略70
第五章 三峡库区加工制造业开放战略80
一、库区加工制造业开放战略思路80
二、库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开放发展87
三、重庆市区企业的扩散与库区加工制造业的开放91
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与库区加工业的开放94
第六章 三峡库区服务业领域的开放战略101
一、服务业发展概述101
二、库区服务业开放发展的战略框架107
三、库区商业开放发展策略110
四、发展旅游业,促进库区开放116
第七章 三峡库区开放特殊形态:劳务经济122
一、劳务经济与库区开放发展122
二、库区劳务经济发展战略127
三、库区劳务经济产业化发展133
第八章 三峡库区开放与生态环境治理139
一、库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现实困境139
二、库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重任147
三、以开放促进库区生态经济发展150
第九章 对口支援与库区开放发展156
一、库区对口支援的形成与发展156
二、对口支援促进库区的开放发展161
三、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理论总结165
四、进一步推进和优化三峡库区对口支援工作168
第十章 三峡库区开放与人力资源开发173
一、开放对库区人力资源的要求173
二、库区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176
三、库区人力资源管理创新186
第十一章 三峡库区开放发展战略推进191
一、三峡库区开放发展战略的推进思路191
二、库区政府调控模式的优化与职能转变192
三、库区投资环境的优化与招商引资196
四、库区“走出去”战略的政府推进201
附一:关于三峡库区移民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政策209
附二:中共重庆市委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定213
附三:重庆市促进开放条例222
后记228
图1-1 现代企业的全球化进程2
图1-2 欠发达地区开放的时间推进模式10
图2-1 三峡库区开放发展必然性的讨论框架18
图3-1 三峡库区开放发展路径选择的背景依据39
图3-2 三峡库区开放发展的宏观格局51
图3-3 三峡库区开放发展的推进方略51
图4-1 现代农业发展的系统维度59
图5-1 三峡库区加工制造业开放发展路径框架图80
图5-2 PEST分析模型84
图5-3 重庆市“1小时经济圈”示意图87
图5-4 市区核心企业与库区配套企业的联结发展模式93
图5-5 市区研发与库区生产的联结发展模式93
图5-6 市区营销窗口与库区生产企业的联结发展模式93
图5-7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96
图6-1 三峡库区服务业发展产业框架108
图6-2 基于旅游资源吸引力的旅游产业集聚模式120
图6-3 基于旅游客源与旅游资源开发互动的旅游产业集聚模式120
图7-1 三峡库区劳务经济内涵界定124
图7-2 劳务经济产业化发展框架133
图9-1 对口支援的系统联系框架示意图165
图10-1 开放对库区人力资源的要求176
图10-2 库区教育培训市场化需求的形成178
图10-3 人力资源使用管理的基本环节190
图11-1 三峡库区开放发展战略推进思路191
表1-1 “十五”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4
表2-1 三峡库区自然资源简况21
表2-2 2005年库区12个区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
表2-3 三峡工厂建成后的长江航运综合效益30
表3-1 主要的开放发展模式比较41
表3-2 重庆三大经济区2000年与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43
表3-3 长江经济带的商品贸易依存度和直接投资开放度45
表3-4 长江经济带七省二市经济开放度46
表3-5 重庆市1996~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变化46
表3-6 三峡重庆库区A级—AAAA级旅游景区数及其在重庆市的比重48
表3-7 三峡重庆库区旅行社家数及其在重庆市的比重48
表3-8 三峡重庆库区星级饭店数及其在重庆市的比重48
表3-9 三峡库区优势产业培育53
表4-1 农业发展三阶段59
表4-2 农业现代化四大转变的内容细化62
表4-3 中国农业进出口贸易发展(2003年与1992年比较)66
表4-4 1992~2003年农产品进出口占当年外贸进出口总额的份额比较66
表4-5 我国农业区域分类格局67
表4-6 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74
表4-7 2003~2005年重庆市认定名牌农产品整理75
表4-8 三峡重庆库区各区县(市)农业主导产业76
表5-1 不同社会形态优势的演变81
表5-2 三峡库区2005年工业情况82
表5-3 三峡库区12个区县工业经济比较(2005)83
表5-4 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组织联结方式比较90
表6-1 全球高中低收入国家的服务业比重101
表6-2 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比重101
表6-3 国家服务业分部门在GDP中的平均份额102
表6-4 商业街类型比较114
表6-5 发达国家商业空间布局的演变115
表7-1 2005年重庆库区8个重点扶持区县劳务输出人数124
表7-2 2005年三峡库区12区县就业情况125
表7-3 重庆市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126
表8-1 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地的侵蚀速率140
表8-2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141
表8-3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聚类分析142
表9-1 重庆三大经济区2000年与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的比重169
表10-1 人力资源的构成内容173
表10-2 库区人力资源开发规划类别表187
表10-3 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189
表11-1 跨区域经营的方式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