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
  • 项隆元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06512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326页
  • 主题词: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研究-华东地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营造法式》与中国古代建筑研究1

第一节 近代外国学者对中国古建筑的关注1

一 “中国热”与中国建筑1

二 “非历史的历史”与“非历史的建筑”3

三 东方艺术史与中国古代建筑5

第二节 中国营造学社与古代建筑研究7

一 中国营造学的创立7

二 中国营造学社的主要成就9

三 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第一次高潮23

第三节 当代建筑史学与《营造法式》研究25

一 建筑史研究的主要成果25

二 《营造法式》研究的新成就26

第一章 《营造法式》作者、主要内容及版本流传29

第一节 《营造法式》的作者29

一 “李诫”与“李诚”29

二 李诫的生平31

第二节 《营造法式》主要内容33

一 《进新修〈营造法式〉序》、《劄子》与《看详》34

二 《总释》与《总例》39

三 诸作制度43

四 功限与料例44

五 诸作图样45

第三节 《营造法式》卷目46

一 “后人并省”说与“传抄致误”说46

二 “屋楹数”与《营造法式》49

第四节 《营造法式》版本流传52

一 宋代刻本52

二 元明清时期的宋刻本与抄本收藏55

三 当代《营造法式》版本59

第二章 《营造法式》的性质、特点与价值61

第一节 《营造法式》的性质61

一 工官与将作监61

二 法式与规范62

第二节 《营造法式》的特点63

一 考究群书,厘定术语63

二 制订制度,明确规格65

三 确立定额,比类增减66

四 别立图样,以明制度67

第三节 《营造法式》的价值68

一《营造法式》与中国古代建筑结构及演变69

二《营造法式》与中国古代建筑模数制度74

三《营造法式》与中国建筑的单体造型和装修78

四《营造法式》与工官制度82

第三章 《营造法式》壕寨与石作制度84

第一节 壕寨制度84

一 立基与筑基84

二 筑城与筑墙86

第二节 取正与定平88

一 取正88

二 定平90

第三节 石作制度92

一 石构建筑与石制构件92

二 造石作次序与雕镌制度93

第四节 宋代常用的石构件与形制97

一 台基97

二 角石、角柱、压阑石98

三 殿阶螭首、殿内斗八98

四 踏道99

五 门砧限、地栿99

六 柱础100

七 钩阑、螭子石101

八 坛103

九 流杯渠、卷輂水窗103

十 水槽子、马台104

十一 井口石、山棚鋜脚石、幡竿颊105

十二 赑屃鳌坐碑、笏头碣105

第四章 《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106

第一节 用材制度106

一 用材制度的内涵106

二 用材制度的意义107

三 用材制度的变异111

第二节 铺作的含义及构成112

一 铺作的含义112

二 造栱之制113

三 造昂之制114

四 造斗之制117

五 耍头与衬枋头118

第三节 铺作的组合与分布118

一 铺作组合118

二 铺作分布与分槽122

第四节 建筑的分类与大木构架类型123

一 《营造法式》对建筑的分类123

二 构架类型124

第五节 大木构架的主要构件129

一 柱129

二 蜀柱与叉手130

三 梁栿131

四 角梁132

五 阑额134

六 槫135

七 替木与搏风板136

八 椽136

第六节 屋顶与举折137

一 屋顶137

二 举折139

三 檐141

第五章 《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142

第一节 门类与窗类142

一 门类142

二 窗类149

第二节 隔断类、天花类与障隔类153

一 隔断类153

二 天花类158

三 障隔类160

第三节 佛道帐类与杂件类163

一 佛道帐类163

二 杂件类166

第六章 《营造法式》雕作、旋作、锯作与竹作制度172

第一节 雕作制度172

一 雕镌题材与技法172

二 木雕部位与使用题材176

第二节 旋作制度177

一 殿堂等杂用名件178

二 照壁板宝床上名件179

三 佛道帐上名件179

第三节 锯作与竹作制度180

一 锯作制度180

二 竹作制度180

第七章 《营造法式》瓦作、泥作、砖作与窑作制度183

第一节 瓦作制度183

一 瓦的规格、用途及结瓦制度183

二 垒脊与脊兽制度186

第二节 泥作制度189

一 垒墙、垒射垛与用泥189

二 立灶制度190

第三节 砖作制度190

一 砖的品种、规格及用途191

二 垒基与铺地193

三 其他195

第四节 窑作制度197

一 砖坯与瓦坯198

二 烧变次序与垒窑制度199

第八章 《营造法式》的功限与料例201

第一节 功限201

一 壕寨与石作功限201

二 大木作功限205

三 小木作功限207

四 诸作功限208

第二节 料例209

一 以材料为准定额209

二 以工程项目为准定额210

三 用钉、用胶料例211

四 诸作等第213

第九章 《营造法式》彩画作制度214

第一节 彩画工艺214

一 工艺流程214

二 衬地之法215

三 调色之法215

四 衬色之法216

五 用色原则216

第二节 彩画种类217

一 五彩遍装217

二 碾玉装224

三 青绿叠晕棱间装225

四 解绿装饰屋舍226

五 丹粉刷饰屋舍228

六 杂间装229

第三节 其他刷饰229

一 小木作刷饰230

二 屋顶、墙面230

第十章 《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的关联231

第一节 唐宋时期建筑成就与江南建筑的发展231

一 唐宋时期建筑成就231

二 经济文化重心南移和江南建筑的发展243

第二节 《营造法式》编著过程与初祖庵大殿建筑特点的启示249

一 近年有关《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关系的探讨249

二 《营造法式》编著与重刊的启示251

三 少林寺初祖庵大殿建筑特点的启示253

第十一章 《营造法式》与江南宋元时期木结构建筑259

第一节 江南宋元时期木结构建筑259

一 福建福州华林寺大殿259

二 浙江宁波保国寺大殿263

三 江苏苏州玄妙观三清殿263

四 福建莆田元妙观三清殿266

五 上海嘉定真如寺大殿267

六 浙江武义延福寺大殿268

七 浙江金华天宁寺大殿270

第二节 《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的形制与样式272

一 构架与柱梁272

二 铺作与斗、栱278

三 其他282

第十二章 宁波保国寺大殿的构造与特色分析284

第一节 宁波保国寺概况284

一 历史沿革284

二 建筑布局287

三 主要建筑289

第二节 宁波保国寺大殿构造292

一 建造年代292

二 台基与平面292

三 柱与柱础294

四 构架294

五 铺作295

六 屋顶与举折297

七 装修297

第三节 宁波保国寺大殿的时代特点与地方特色299

一 保国寺大殿的时代特点299

二 保国寺大殿的地方特色304

附录 《营造法式》研究论著目录310

后记3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