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下
  • 本书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 ISBN:978780246142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754页
  • 文件大小:171MB
  • 文件页数:609页
  • 主题词:环境保护-研究-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进环境保护工作3

第一章 从可持续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3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3

二、科学发展观的创新思路15

第二章 实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30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30

二、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意义35

三、怎样认识和理解“建设生态文明”40

四、生态文明建设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灵魂41

五、生态文明观及其在中国的确立44

第三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47

一、资源节约型社会47

二、环境友好型社会50

三、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系53

四、培养节约品质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文化基础55

五、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适度消费伦理观58

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60

七、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68

实践探索与理论探讨72

山西环保在困境中强势崛起&刘向东72

解放思想大讨论 谋划环保求实效&蒋益民80

构筑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努力建设西藏生态文明&张永泽85

人间正道是沧桑——论生态工程资源化治理城镇生活污水是科学的战略选择&何纪力89

努力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 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林强95

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努力为冲刺经济“百强县”作贡献&门生99

舆论监督促成民主与法制相结合 解决城市突出环境问题&张培增 吴家荣 樊巍101

强化领导 创新机制 推进福建生态文明建设&关琰珠107

科学发展 环保先行 强势推进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刘艳东111

坚持环境优先 促进科学发展&周玉石 谢光宝116

打好污染减排组合拳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李凤刚120

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应做到“四个正确把握”&蒋耀华124

发展循环经济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王增倍128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构建绿色生态永顺&周云135

关于达州市“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实现进度及趋势分析&罗建139

积极发展生态经济 努力构建和谐祁阳&张常明143

坚持“四铁”方针 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陈景茂147

建设生态文明 推进科学发展&王俊铭 许海峰149

强化“四个层面”的环境教育 为构建生态和谐振安提供保障&张连贵151

创新体制机制 扎实推进污染减排&李真154

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建设梨树和谐社会&谭志刚159

对南平创建生态示范区若干问题的思考&严明162

试论做好污染减排对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性&宋德永 彭辉167

“减排”硬任务 发展硬道理 努力实现经济与环保“双赢”&刘继清174

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 积极搞好环保宣教工作&高建林176

以生态立市战略为指导 全面促进仁怀市生态环境保护&王堂春 王洪登179

学习十七大精神 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打造生态文明新城区&孙和平185

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大力推进污染减排&刘安平 陶云峰188

堵疏并重 以辨证观念促进环保事业发展——试论环境保护科学管理的实践和理论思考&潘金华 高忠190

试论环境法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周力 肖湖平196

转变观念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推行清洁能源 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冯亚为 霍志斌205

浅析环境规划、环境容量与环境管理&田军 向平207

加大环境整治力度 强力推进节能减排——隆化县全力打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张立国211

全力推进污染减排工作 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张丽兰 程凤华214

新时期基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王宝文 王征216

红色土地上的绿色情怀——节能减排,构建绿色生态大悟&刘仁海219

创新机制 全力以赴推进生态创建和污染减排&余政权 黄岳峰 汪建明222

论人口与水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郑冬云226

节能减排 建设生态文明强县&黄照峰 张云232

安庆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现状及其对策&王龙胜 罗越庆235

开拓创新 立体推进 努力探索新时期环保机关效能建设的新路子&刘明县 闫晓波 孔翠丽238

推进生态县建设 使环境保护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许和明241

让造纸实现污染“零排放”和“全利用”——记大连中诚纸业有限公司节能减排之路&谢护 王弈涛 潘俊245

走持续发展道路 建生态美好家园&邓拥军247

洋县五大措施实现污染物减排&赵桂强 张建华250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张志坚252

生态 文化 旅游——科学发展理念下的思考&韦仕通256

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节能减排&赵金国 邵合彬263

提升环保地位 做强环保合力&罗小容266

当好环保卫士 建设生态文明&邓益权 谢达成270

加快水泥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节能减排工作进展&矫学成 王贵林 白璐 邱传毅273

坚持科学发展观 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 树立绿色政绩观 积极为环境执法创造条件&管峰276

发展经济 保护环境 节能减排&司永红283

如何理解和建设生态文明&吕向阳 高艳霞285

加大力度 强化减排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张建欣288

倡导绿色GDP 树立科学发展观&李晓勇290

关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生态环境建设情况的调查&李建辉295

加强现代林业建设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姜焱 汪元明299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同心协力建设“两型社会”&熊莉 吴兰平304

对全面推进江夏“两型社会”建设的思考与建议&龚云卿307

立足职能 顺势而为——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加强环保工作的几点思考&向长进312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梁勇316

整合山区资源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浅析&刘玉龙 周欧辉322

生态文明 减排先行&王新328

力求发展和环保双赢&王铭德332

如何将污染减排工作落到实处&彭育华334

和谐振兴 迫切需要污染减排&靳辉337

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夏福卿340

关于污染减排与排污权交易的若干思考&谢冠君341

第二篇 中国环境保护30年349

第一章 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历程与绩效349

一、环境战略的演进历程349

二、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历程356

三、环境战略和环境管理体制绩效的评价362

第二章 环境政策与法规建设366

一、改革开放前环境政策法规建设历史回顾366

二、改革开放后环境政策法规建设历程及绩效367

三、环境政策法规建设30年评价371

四、改革开放以来环境政策法规建设理论争鸣374

第三章 环境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绩效376

一、环境产业的作用分析376

二、环境产业的发展阶段及发展模式382

三、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的绩效及评价385

实践探索与理论探讨391

打造精品富民工程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李明智391

四川省彭州市积极开展大气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效果显著&韩轶393

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并重 创建和谐秀美栾川&张广道396

建设城郊生态型大区 为美丽的江城构筑一道绿色屏障——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主要经验和体会&汪金峰 张连贵399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再现元上都秀美山川&徐升起 朱精新404

狠抓环境执法 构建和谐邵东&肖焕平 李云柱409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构建和谐洛阳&闪朝晖412

瑞昌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 措施得力 方法得当&陈新荣417

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推进新建县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王伟华420

落实环保“目标责任书” 建设和谐新江源&纪显成424

坚定信心 知难而进 努力破解污普工作新难题——吉安县污染源普查工作开展情况综述&刘小荣429

坚持生态立市 建设秀美赤水&袁勇435

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开创围场环保工作新局面——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环境保护工作简述&李东伟 柳艳飞439

蓝天碧水青山交响曲——蒙阴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刘新民444

实施生态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马志448

倡导“五型”环保干部 推进环保能力建设&周汉敏453

打造鄂南“新天府”&陈武斌455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 强化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周才用457

洞头实施“369”计划 倾力创建国家级生态县&郑彬林461

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朝阳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傅博464

治污——谋求跨越的新起点——平阳水头制革污染整治纪实&周志谦470

加强环境管理 实现三个突破&王晓波473

榆树环保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开展环保工作&孙传瑜 付朝晨 韩云山476

加强环境保护 提升城市品位&石宪华 刘光源483

甘为奥运谱华章——河北省博野县环保局刘小楼同志奥运环保保障工作事迹撷要&冯丽敏 陈铁峰486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陶乃兵488

景泰县环保工作成效显著&段永禄492

全力建设“两型社会”&杜文清496

碧水蓝天铸和谐——锦州湾畔新锦州环境保护工作回眸&鲁萍 邹月明497

着力创建生态县 全力构建和谐苍南——苍南生态县建设工作情况调研&林志恺504

构建富裕秀美新通山&湖北省通山县人民政府511

勇当生态宜居驿城守卫者&信付新512

青岛倾力打造和谐生态文明城市&崔伟利515

济南市长清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贾纪闽 刘少芹 朱胜男519

加强环境管理 建设生态文明&杨春毅524

双辽市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综述&于铁东528

护卫“绿水青山” 构建“民心工程”——湖南省攸县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纪实&刘展才533

全面建设生态咸安&谭海华537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环境保护工作 促进生态文明 构建和谐社会&程倩539

北票市环境保护综合整治活动纪实&张选兵543

让绿色文化助力安阳市可持续发展&睢晓康 王彦军548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几点思考&郑前进551

洗尽污浊换新颜——湘阴县环保局工作纪实&胡晓红 易和平555

绿色之洲美如画——会同生态创建工作五年回眸&粟永先 明传德 石定江557

明确目标 履行职能 为创建文明城市作贡献&左世红561

千帆竞渡勇为先——盘山县生态建设创新纪实&刘淑媛563

加强环境保护 建设绿色家园&尚艳贞 刘方567

转变观念 创新方法 推进环保工作上新台阶&王守印570

吴忠市全面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马伏龙574

加强翠江流域整治 促进水环境改善&张启聪578

以建设“两型社会”为契机 努力推进基层环保事业大发展&黄立志582

商丘市环境保护事业的重大成就&李辉 贾孝义585

第三篇 环境保护与生态保护591

第一章 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591

一、中国的现状与面临的压力591

二、中国城乡的可持续发展603

三、中国的区域可持续发展616

四、《中国21世纪议程》621

第二章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624

一、环境污染概述624

二、大气污染及其防治628

三、水体污染及其防治641

四、土壤污染及其防治647

五、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和利用650

六、噪声与其他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657

第三章 生态环境破坏与生态保护660

一、环境保护的生态学基础660

二、植被破坏的危害与恢复663

三、水土流失的危害与防治665

四、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667

实践探索与理论探讨670

纳米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张国徽670

当前环保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高鸿升678

高层建筑的环境污染和防治措施——社会区域类环境影响评价登记培训&薛颖欣683

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刘玉凤692

凤凰县环境保护工作建设与发展&吴秀权 黄昌余695

关于当前环境信访工作的几点思考&宋军698

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做好环境信访工作&李颜 李静 班福达 孟德忠700

恪守为民之责 树环保信访新风——麻阳苗族自治县环境保护局信访工作纪实&兰振江704

贯彻《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 共同呵护我们的母亲河&顾炳元706

采用新工艺与措施开发钒矿资源之我见&唐华709

生物质能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郑治华712

建设生态镇江 实现和谐发展&颜正清717

引黄工程沉积淤泥综合利用问题初探&梁德亮 相涛721

科学发展观助推生态莱西建设&郭常亭 王宏坤725

策勒县生态环境发展浅谈&鲁绍春728

汽车尾气污染与治理&周龙734

加强队伍作风建设 服务新型工业化&刘绵晖 汤向东738

对如何做生态文明的开拓者的思考&曹燕741

花垣全面推广治理尾矿库新技术&龙安成745

大力开展环保能力提高年活动 不断提升环境监管能力&游浪 应菊兰746

太仓市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的现状与对策探讨&沈玉其749

勉县生态建设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郭继春752

宝应建设生态县的对策研究&傅洋756

维护好人与自然的和谐 我们仍将拥有碧水蓝天&徐钟葵 马国飞761

生态文明——人类文明的必然进程&王启柱764

浅谈我国环境保护法的现状&王立峰 李丽芳768

规范管理制度保证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质量&喻玉772

多措并举贯彻环评法 从源头保护地方环境&韩冬梅775

守护原始绿色 打造生态文明&金世杰778

公共卫生与环境保护主要问题及对策&周龙781

菇溪流域钮扣行业环境污染现状调查及其防治对策研究&李腾783

走双赢之路 建生态磐安&陈国平787

临江市环保局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 认真做好环保工作&胡荣旭791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创建怀化生态示范市&米俊宏794

张家界市城区生态环境建设研究与对策&赵珍文799

生态之光——江苏省东海县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纪实&刘恩席 袁青松802

分步沉淀—絮凝法在处理含铜电镀废水中的应用&李鹏涛 李鑫806

我国环境文化法制建设的不足与对策&汪长汉809

康定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廖建平812

文化永恒——创造一个可持续的社会&王荣友823

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与生态补偿问题探讨&王同强826

浅议几个污染防治制度的缺陷 谈如何加强环境监管能力&王爱民834

新形势下如何规范县级环保工作&房德进 肖慧840

保护生态环境 装点美好家园&冯靖芳844

乌海市海南区环境保护局 “百日行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成效&王艳848

对杭锦旗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思考&梁海梅851

“教育为当地社会服务”理念指导下的学校海洋教育&周磊斌854

天台县橡胶行业污染调查及解决对策研究&袁冬生 庞海亮859

弘扬海洋生态文明 打造嵊泗绿色岛城&金波864

浅谈环保公众参与机制&陈彩勇871

浅论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方炼勇874

加强基层环保工作的几点建议&黄泽华877

树立循环经济理念 推进废物综合利用——石门县工业企业废物综合利用情况调研&刘楚俊881

建设生态文明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初探清流生态县建设&陈志勋887

倡导简约生活 建构生态伦理&程娟892

室内环境污染问题研究&邱万勇 李换琴896

彭州市狠抓水环境综合整治 努力为四川石化基地建设提供环境容量&罗全恩 周有坤900

渠县流江河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廖永明 杨茂琪902

高举生态文明大旗 深入开展综合防沙治沙&刘再义 戴震平906

开展林权融资 促进林业发展&湖北省公安县林业局910

如何保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刘丽美913

围绕海岛生态特点 开展海岛生态建设&沈燕芬 王攀峰919

以“双创”为载体努力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罗流池926

大力推进规模化养殖污染治理 努力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王时雷932

关于加气砼墙体抹灰空鼓与裂缝的分析&卢学伟935

我国县级环境信息化建设急需加强&聂学全 段立鹏 郭永民938

安远县东江源区迎难而上 奋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江西省安远县环境保护局942

生态建设兴东辽——生态示范区建设促进东辽经济发展的调查&周光947

热爱监测事业 建设和谐社会&蔡青云951

浅谈新形势下怎样做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王莲茹 姜宏宝953

加强环境保护 促进流域和谐发展&彭宏瑞956

论循环经济发展中城市垃圾的处理&韩建丽 高华娜 于爱春959

从木兰围场“皇家猎苑”到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327年的跨越给我们的启发&王桂忠 王艳军 宋瑞丰964

解决环境污染纠纷案件的研究&吴海梅 张振雅 刘永超967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绽放生态文明之花&姜世平971

当前环境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曾道红976

关于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问题的探讨&李敏984

加强环境保护 建设生态文明&韩文利988

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营造良好生活环境&唐文彬 罗文杰989

维护环保法律尊严 维护大多数人的长远利益&王滋理991

青河县林业工作的思考&刘正伦 刘德坤 董志鹦993

我的生态文明观——乌拉特前旗生态文明建设之我见&刘光明 王强1002

养殖循环系统各环节BOD和COD关系初步研究&宋志军 赵盛涛 蒋翰鹏 杨姣 王洋1004

辽宁省台安县种植苜蓿草改良沙化土壤的研究&吕琳琳 张咏梅 吕明1015

对重点工业污染源监管的思考与对策&王忠伟 巩元才 王丽珍 祝李兴1019

论环境法律规范的调整&易杰峰1023

对保护秦岭北麓户县段生态环境的思考&万美亮1027

湖里环保分局坚持和谐执法 服务企业倾力建设生态文明&汪其云 张碰奎 张纹1033

泉港区粘土机砖行业现状调查及整治可行性方案&陈志峰1036

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彭群峰1040

遵循客观发展规律 构筑生态文明新建平&李相国1045

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立法完善&彭辉 肖天乐1048

多氯联苯废物远距离运输主要应考虑的几点问题&孙俊1053

景观生态评价在输变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丹东—庄河输变电项目为例&张巍 季兰 徐本良1057

污泥干化焚烧联产烧结陶粒技术&赵英伦1062

在矿山生态保护工作中引入清洁生产理念&于长江 王本林1067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效益演变与配置研究&张铁牛 张斌1070

碧水青山映古城——怀化市洪江区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区纪实&吴志强1077

打造海峡西岸生态家园——来自武夷山下的报告&陈伟1080

弘扬环境文化 培育生态伦理道德&黄国宝1083

台州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思考&王文初1089

辽宁海洋环境污染的成因及治理对策&李强1095

双赢的以废治废脱硫技术&杨振坤 王强1101

700万亩生态公益林构建浙西南绿色生态屏障的主框架&陈世通1106

庆元县瓯江流域生态林业建设&姚理武1108

浅淡小城镇环境保护工作&伍锡丛1112

第四篇 建设农村生态文明1119

第一章 农村环境现状1119

一、农村地区面临的环境现状1119

二、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1123

三、农村环境质量恶化的直接成因分析1127

第二章 新农村建设常见的污染与防治1134

一、日常生活污染与废物资源化1134

二、养殖业污染与废物资源化1137

三、种植业污染和防治1140

四、农村工业化污染与新型工业化战略措施1149

第三章 农村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1155

一、大力发展可持续农业1155

二、注重环境保护与资源的综合利用1159

三、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保护农村资源与环境1161

四、转变农业粗放型的经营模式,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之路1161

五、倡导发展面向都市的农村生态旅游业1167

六、推进农村生态型工业的发展1170

七、加快城市化进程,控制农村环境污染1172

实践探索与理论探讨1174

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农业是实现县域经济突破的重要途径&王雁雪1174

关于推进南县新农村建设防治乡村污染的若干建议&陈立志 乐电波1178

建设新农村 关注环境保护&陈德利1180

加快实现“三个转变” 不断开创环保事业新局面——关于庆阳市农村环境与生态保护的思考&郑关宁1183

传统农业的生态化转型研究——以东台市生态农业建设为例&陈宏观 杨浩波118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忽视农村环境问题&赵春辉1194

渭城区秸秆禁烧工作的调查与思考&马芳林1198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推进新农村建设&井智勇1202

山亭区积极创建生态区 打造枣庄“后花园”&许辉1204

农业县域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对策&岳晓红1207

新农村建设不可忽视污染治理&邬弘娟 唐艳花1210

让生态建设成果首先惠及人民群众——乐清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见闻&马立人1213

浅析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王雪梅 马文进1215

以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工作为契机 全面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常洪理1218

防治污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彭万里1221

关于东丰县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李文秀122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强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唐征西1229

渭滨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调研报告——渭滨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初探&胡立军1231

农村水污染问题初探&张渔侪 葛扣兵1235

加强农村污染防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于农业县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与对策&白冰聚 刘晓伟1238

四川丘陵地区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封卫兵1241

加强环境保护 促进新农村建设&曾华1247

和硕县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对策&杨晋贵1250

西平县农村环境问题的污染防治&赵晓彦 刘全良 张德强1253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申瑞峰1256

朝阳市生态环境现状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沈艳君1259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变化趋势及保护对策&刘晓剑1263

全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营造文明人居环境质量——辉南县农村生态环境调查与思考&吴延春 姜宏宝 付敬鹏1269

连城县农村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傅庆旺1272

以生态创建为抓手 推进农村环境保护&郑纪成1276

阜宁县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吴青松1277

佛坪“四轮齐驱” 推动生态建设&胡贵军1279

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认识与思考&彭钰杰1281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强化农村环保工作 大力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袁玲1285

农村废弃物循环利用示范研究&柴君 王占英 连秀丽 连德奎 郭凤民1289

浅谈水土流失与生态文明&孔继君 韩斌1293

治理农村环境污染要从源头抓起&张艳霞1299

切实加强农村环保工作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常兰军1303

应用生态化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工程实例研究&吴继秀 周家军1307

户县农村的环保问题及解决办法&杨婵1311

强化农村环保工作 着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苏雷1315

加强望城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刘佳1319

农林地表径流氮磷流失对湖库富营养化影响的分析研究&成永霞 赵永军1322

第五篇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1329

第一章 完善环境责任1329

一、设立环境责任的指导思想1329

二、设立环境责任的要求1333

三、完善环境责任的关键1342

第二章 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1347

一、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方面1347

二、生态行政补偿方面1351

三、环境信息公开1357

四、环境应急1363

第三章 健全环境责任问责制1370

一、立法机关的问责1371

二、司法机关的问责1374

三、社会公众的问责1376

四、行政机关的问责1380

实践探索与理论探讨1385

环境保护与企业社会责任&朱予建1385

关于如何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的思考&蒋小晖1390

正确把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孙子龙1393

树立科学发展观 推进靖州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吴俊喜1396

实现锰业清洁生产的对策&龙卫星1400

加强企业环境管理 促进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查杰1402

建环保共管机制 走绿色发展之路&张秀升1405

加强生态县建设步伐 发展环保型效益经济&谭志刚1408

龙井市实施环保目标责任制&金洪范1412

加快生态建设步伐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兴平市循环经济浅议&王晓峰1418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思考&冯军奇 程娟1423

努力完善污染治理机制 打造响水环保服务品牌&李青云1426

国酒基地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王洪登 陈垚1428

加强环境保护 推进生态丰南建设&李艳艳1431

宣汉县环境保护局建立“四个体系”助推考核工作&彭卫东 唐纯国 任雪峰1434

正定县生态示范区建设实践&赵军岭1436

敦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亟待国家和上级政府的全力支持&李发忠1440

济南市长清区水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刘少芹 朱胜男 王军 陈春明 张敏1445

对拜城县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环保方面的一些思考&张志刚1449

大力发展有机食品是提高博孜墩乡农牧民经济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张新社 周建军1453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 强化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周才用1455

试论生态示范区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刘化忠1459

浅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中的监测支持&陈娜1462

既要金山银山 更要绿水青山——靖安县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考&赖维磊 刘菁菁1465

全警参与 整体推进 良性互动 整体提高——樟树市森林公安局提高民警执法水平的经验做法&徐辉1469

立足生态产业发展 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向有为1472

中国现行财政分权制度对环境政策的影响&周安颉1476

宽城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郭志强1480

山区县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对策——以江西省资溪县为例&张红香 余映华1485

佛坪县山茱萸产业应实施战略转型&赵迎东1490

建设洪泽湖湿地保护区 彰显生态品牌新优势&周家军1493

毕节试验区资源、环境与科学发展&卢林湖1497

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水平&刘娟1502

武安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安秋生1505

关于大竹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对策研究&黄伦1508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实现社会公平&黄明星1513

抓住环保治理不放松 努力提高企业品牌&李荣跃1517

长治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调查与思考&赵喜太1519

关于沙洋县经济建设中如何加强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冯学高1523

落实科学发展观 创新环保工作新局面&崔世昌1526

浅谈富阳市造纸行业污染整治成果及巩固提高的对策措施&陈学军1529

仙居县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杨俊琦1535

城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建议&崔立新 王峰 涂淑兰 崔倩1541

喇蛄河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污染治理的调查与分析&高桂英1544

实施生态立县的认识与思考&肖映远1548

谈基层环保的四个坚持&刘金明1552

推进项目建设 破解发展难题——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张建辉1556

强化环境监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田忠宝 徐春妮1558

清洁生产审核是推行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张业录1562

关小上大推动韩城焦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刘立新 王艺芳1565

深化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探讨&冯涛1569

旌阳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余金明1573

煤炭开采对山西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李彦君1577

加强能力建设 创新环保事业&周新旺1582

发展循环经济、完善节约能源资源体系 有效实现电子垃圾处理的无害化与资源化&牛雪莹 于文宝1584

科左后旗沙地现状及发展思路&陈辉1589

基层环保部门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廖祥坤1592

推广集中供热 发展循环经济——鹿城区工业实行集中供热的前景分析&朱海滨1594

棚户区改造与高薪区起步如何解决环保问题&胡春风1600

“宣传、决策、管理、载体”四轮驱动 促进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王永民1602

抓好生态示范区创建 建设生态经济强县&常学房1606

突出五项工作重点 促进环保建设&张小林161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促进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构建岳阳沿湖生态经济的可行性分析&刘小铭1613

浅析循环经济如何与企业发展齐头并进&蒙莉莉1616

共探如何建设环境友好型县市&熊昌勇 陈文永 滕小敏1619

整治废旧橡塑加工 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朱立群 周秋年1621

确立环境建设制度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王春晓1624

环保队伍建设是根本&张兰平 王春红1630

注重环境保护推行清洁生产 努力构建环境友好型企业&中国华电集团哈尔滨发电有限公司1632

加强监管 实干兴林——商都县努力推进林业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商都县林业局1635

布尔津县生态促经济发展&黄守江1638

锁定绿色谋发展&苏同利1643

城市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管理思考&陈超1646

辽宁鞍山大麦科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环境资源调查及生态经济效益分析&许付仁1653

浅谈如何收集整理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材料&马君 张薇琳1656

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的几点认识&刘汉武1659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绿色生态铜都&程立军1661

以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余市环保事业大发展&朱辉1664

健全完善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对策探讨&程珍发1668

永兴县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刘明光1673

加强全民环境教育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林起传1677

做好环境宣教信息工作 争当绿色环保卫士&方先平1681

矿产资源开采对信丰县生态环境影响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刘金明1684

“两型社会”中环境保护工作如何从概念到行动&钟学才1689

发展循环经济 保护水土环境——对郴州市水土环境污染防治的调查与思考&曹国选1693

龙岩市努力建设生态型经济枢纽&林联锦1699

浅论涟源市的环境污染及防治&匡希荣1700

第六篇 最新环境保护法规17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170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7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7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1736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禽遗传资源进出境和对外合作研究利用审批办法1746

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17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