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与基地建设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孙福全,彭春燕,刘冬梅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80233533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82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198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技术进步-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与基地建设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一、“共性技术”的提出1
(一)科学技术与研究开发1
(二)“共性技术”概念的提出3
(三)本项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4
二、国内外关于共性技术概念的文献综述5
(一)国外文献综述5
(二)国内文献综述7
三、产业共性技术的内涵、特点和分类9
(一)产业共性技术的内涵和特点9
(二)产业共性技术的主要表现形式10
(三)产业共性技术的分类11
(四)共性技术与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12
四、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4
(一)主要研究内容14
(二)主要研究方法16
第二章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理论基础18
一、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动因和风险分析18
(一)企业独立研发产业共性技术的动因及风险分析19
(二)合作研发产业共性技术的动因及风险分析24
二、政府在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中的作用28
(一)政府支持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理论依据28
(二)政府支持产业共性技术的几个基本原则31
(三)政府支持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方式33
三、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成果的产权归属与分享37
(一)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成果的特点及产权界定的意义37
(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成果产权确认与分享的基本原则40
(三)对不同主体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成果产权共享中伙伴关系的理论探讨41
(四)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成果共享的模式与实施机制探讨45
第三章 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现状与问题50
一、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体系的历史演进50
(一)第一阶段(1949~1981):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计划”时期51
(二)第二阶段(1982~1998):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新旧体制过渡时期52
(三)第三阶段(1999~2005):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新体系的探索时期54
(四)第四阶段(2006~):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体系构建与发展时期55
二、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基本现状56
三、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特点58
(一)宏观管理主体的多部门性59
(二)技术领域的布局广泛性60
(三)开发承载主体的“国有性”61
(四)支持方式的单一性61
(五)技术开发的任务导向性62
四、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63
(一)研发组织基础不完善63
(二)不同主体之间联合建立的研发组织层次不高64
(三)企业需求反映不充分64
(四)缺乏连续稳定支持65
(五)多种政策工具运用不充分65
(六)缺乏有效的宏观统筹协调66
第四章 我国煤炭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及基地建设67
一、煤炭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推广的特殊性67
(一)受煤炭赋存地质条件的严重制约68
(二)与煤炭开采工艺紧密结合69
(三)现代煤炭产业共性技术对占绝大多数的“不规范”小煤矿不适用70
(四)在安全、环保、资源和能源等领域,存在煤炭企业利益和国家、社会利益的不协调71
二、近阶段煤炭产业共性技术的开发重点72
(一)我国煤炭产业发展面临三大机遇72
(二)煤炭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73
(三)煤炭产业共性技术的开发重点75
三、国外煤炭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趋势与研发基地建设77
(一)近阶段国外煤炭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热点77
(二)美国煤炭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基地案例77
四、我国煤炭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及基地建设现状与问题79
(一)煤炭共性技术组织建设历程79
(二)煤炭共性技术组织现况81
(三)当前煤炭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中存在的问题86
五、我国煤炭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组织模式研究88
(一)企业主导的新型产学研相结合的组织模式88
(二)煤炭大型企业联盟共建开发基地的模式89
(三)煤炭产业技术研发基地建设90
六、我国煤炭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中的几个关键问题90
(一)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90
(二)扩展投资渠道91
(三)提升煤炭企业在煤炭产业技术发展中的决策作用92
(四)突出政府在产业共性技术推广中的引导作用93
第五章 我国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与基地建设94
一、我国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概况95
(一)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分类、内容及未来发展趋势95
(二)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基地的发展历程96
(三)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基地的供给状况101
二、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110
(一)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不足对产业发展造成制约和影响110
(二)基地建设中宏观层面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111
(三)基地建设中微观层面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113
三、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基地建设理想模式的探讨116
(一)以企业集团或企业联盟为导向的产业共性技术基地建设116
(二)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121
(三)企业集团或企业联盟技术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比较124
第六章 国外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组织方式与运作机制126
一、各国及地区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的背景126
(一)欧洲127
(二)美国128
(三)日本130
(四)我国台湾地区132
二、国外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组织方式133
(一)国外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方式的分类及特点133
(二)不同组织方式的比较分析136
三、各国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运作机制及经验启示138
(一)专项计划的运作机制及经验启示138
(二)国家研究院(所)的运作机制及经验启示142
(三)非政府专门组织的运作机制及经验启示145
(四)促进合作研究的运作机制及经验启示151
第七章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选择154
一、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模式选择的基本原则154
(一)政府要与不同研发主体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154
(二)多层次的产业共性技术需要多样的研发组织形式155
(三)需要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155
(四)政府支持应以项目为纽带,带动基地与人才队伍建设156
(五)鼓励面向产业需求的合作研发156
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组织模式及运行机制157
(一)项目组织157
(二)技术联盟158
(三)科研基地159
(四)国家共性技术研究机构160
三、产业共性技术科研基地类型及运行机制162
(一)委托科研单位式162
(二)分支机构式163
(三)独立法人式164
第八章 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与基地建设的对策建议165
一、加快构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体系165
(一)加快构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体系是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166
(二)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体系建设是主要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166
(三)加快构建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体系的具体措施168
(四)支持企业成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主体169
二、建立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联盟170
(一)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联盟建设的基本原则171
(二)选择一些重点产业进行产业共性技术联盟建设172
(三)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共性技术联盟172
三、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建设173
(一)改进和完善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的管理173
(二)建立基地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174
(三)建立完善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评估考核体系174
四、充分发挥政府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组织引导作用175
(一)组织和引导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是各国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175
(二)世界各国政府在支持产业共性技术发展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176
(三)政府组织引导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具体措施177
参考文献180
后记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