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牛生产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牛生产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7/31289631.jpg)
- 邱怀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31705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273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282页
- 主题词:养牛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牛生产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养牛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1
一、牛能充分利用各种青粗饲料和农副产品,将饲料转化为畜产品的效率最高1
二、牛是一种多用途家畜,既能产奶、产肉,又可给农业生产提供动力和优质粪肥2
三、牛皮及其它副产品是轻工业和出口贸易的重要物资2
四、发展养牛能增加经济收益,使广大农牧民很快富裕起来2
五、大力发展养牛业,可以迅速提高我国畜牧业产值3
第二节 世界养牛业发展动态3
一、乳牛业发展迅速,个体产奶量不断提高3
二、肉牛业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5
三、奶牛品种单纯化,大型肉牛品种有所发展5
四、牛场生产管理向集约化、专业化、自动化方向发展6
五、利用草原发展肉牛业6
第三节 我国养牛业发展概况7
一、解放前我国养牛业简况7
二、建国后我国养牛业发展概况8
第四节 我国发展养牛业的技术措施9
第二章 牛的产品及其评定11
第一节 牛乳11
一、牛乳的营养价值及其化学组成11
二、牛奶的物理性质13
三、牛奶的合成与分泌14
四、影响产奶的因素15
五、产奶性能的测定和计算19
六、牛乳的初步处理22
七、乳的污染及防止措施30
八、乳的贮存与运输34
第二节 牛肉36
一、有关牛肉的基础知识36
二、影响产肉性能的因素37
三、牛的屠宰与胴体分级38
四、产肉性能的测定与计算40
五、牛肉的污染和保藏41
第三节 牛皮42
一、皮的基础知识42
二、牛皮的保藏43
三、影响牛皮质量的因素44
第四节 役力44
一、影响役用能力的因素44
二、役牛的役力测定45
第五节 牛的其他副产品46
一、肠衣46
二、牛骨46
三、血液与脏器47
第三章 牛种及其品种48
第一节 牛的起源48
一、牛在动物分类学上的地位48
二、牛的起源与驯化49
三、牛在驯化过程中生物学特性的变化50
第二节 牛种及其品种51
一、普通牛51
二、瘤牛77
三、水牛80
四、牦牛85
第四章 牛的体型外貌及其鉴别89
第一节 牛体各部特征89
一、牛的体表部位名称89
二、牛体各部位特征89
第二节 各种用途牛的外貌特点94
一、奶牛的外貌特点94
二、肉牛的外貌特点97
三、役牛的外貌特点8
四、兼用牛的外貌特点100
第三节 牛的外貌鉴别方法101
一、肉眼鉴别101
二、测量鉴别101
三、评分鉴别105
四、奶牛外貌的线性评定法108
第四节 牛的年龄鉴别110
一、由牙齿鉴别年龄的方法110
二、由角轮鉴别年龄的方法113
第五章 牛的育种114
第一节 我国牛种的育种方向114
一、黄牛改良114
二、牦牛改良114
三、水牛改良114
第二节 牛的选种115
一、选种的意义和作用115
二、国内目前常用的选种方法115
三、世界选择牛所用的先进方法117
四、综合评定法与牛群鉴定119
五、种公母牛利用价值的评定120
六、MOET育种方案129
第三节 牛的选配130
一、选配的意义130
二、选配的方式130
第四节 牛的育种方法132
一、本品种选育132
二、杂交育种136
第五节 牛育种工作中的重要措施142
一、成立育种组织142
二、牛的编号和标记142
三、建立记载和统计制度144
四、建立良种登记制度145
五、建立种公牛后裔测定制度145
六、定期举办赛牛会146
七、育种工作计划的编制146
第六章 提高牛的繁殖性能148
第一节 提高母牛繁殖性能的重要意义148
第二节 牛群繁殖性能指标及其计算148
一、牛群繁殖性能指标148
二、牛群繁殖性能的计算148
第三节 提高母牛“三率”的重要措施149
一、提高母牛受配率的措施149
二、提高母牛受胎率的措施150
三、提高母牛产犊成活率的措施152
四、不孕牛诱导泌乳,恢复繁殖力153
第四节 牛繁殖上的新技术154
一、控制母牛发情154
二、牛的胚胎移植154
三、休外受精155
四、性别控制156
第五节 产犊调节和配种计划158
一、产犊调节158
二、配种计划159
三、妊娠期和预产期的推算159
第七章 牛的消化生理和营养需要161
第一节 牛的消化生理161
一、牛的消化特点161
二、瘤胃微生物的活动和机能162
第二节 牛的营养需要165
一、能量的需要165
二、蛋白质的需要169
三、矿物质的需要170
四、维生素的需要171
第八章 牛的饲养管理174
第一节 种公牛的饲养管理174
一、种公牛饲养管理的重要意义174
二、种公牛的饲养技术174
三、种公牛的管理177
第二节 幼牛的饲养管理和肥育178
一、犊牛培育的基本要求178
二、犊牛的培育原则179
三、乳用犊牛的饲养180
四、乳用犊牛的早期断乳184
五、乳用犊牛的管理和防病189
六、肉用犊牛的饲养和肥育190
七、育成牛的饲养管理和肥育193
第三节 乳用母牛的饲养管理197
一、泌乳牛的饲养管理197
二、干乳母牛的饲养管理208
三、产前产后母牛的饲养管理210
四、奶牛的放牧管理211
第四节 肉牛的饲养管理和催肥212
一、成年牛催肥的营养需要212
二、催肥方法和方案212
三、催肥牛的管理和提高育肥效果的方法215
第五节 肉牛的放牧肥育和草地肉牛生产模式217
一、放牧肥育的优缺点217
二、牛的放牧行为及放牧采食量218
三、肉牛的放牧方法和组织220
四、肉牛的肥育模式223
第六节 役用牛的饲养管理224
一、役牛的饲养特点及饲养原则224
二、役牛的一般饲养管理技术226
三、农闲期的饲养管理227
四、农忙期的饲养管理228
五、耕牛的使役技术229
第九章 养牛生产基地与牛场建设231
第一节 养牛生产基地建设231
一、墓地建设的意义和任务231
二、基地建设的原则与步骤231
三、基地建设的内容与项目232
四、主要措施与注意事项232
第二节 牛场建设和牛舍建筑233
一、牛场场址的选择233
二、场地的规划和布局233
三、牛舍建筑234
第十章 牛场经营管理241
第一节 牛场生产责任制与规章制度241
一、养牛生产责任制241
二、牛场的规章制度241
第二节 劳动管理与工作日程242
一、牛场的劳动定额与劳动管理242
二、牛场的工作日程242
三、牛场各月份工作要点242
第三节 养牛生产计划243
一、配种产犊计划243
二、牛群周转计划245
三、饲料计划246
四、产奶计划247
第四节 电脑技术在牛场经营管理中的应用249
一、徽型电脑在奶牛繁育中的应用249
二、电脑技术在牛场日常管理中的应用252
三、电脑在牛群健康计划中的应用253
四、人工智能应用于牛场财务管理和畜群记录253
五、奶牛评定的动物模型系统254
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256
附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秦川牛263
附录3 中国奶牛体型线性评定规范270
附录4 母牛分娩日期推算表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