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规划中的社会规划 理论、方法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城市规划中的社会规划 理论、方法与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0134079.jpg)
- 刘佳燕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1546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17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城市规划-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市规划中的社会规划 理论、方法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引言1
1.1研究背景1
1.1.1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1
1.1.2转型背景下社会结构分化带来的挑战2
1.1.3和谐社会强调完善政府公共职能3
1.1.4规划工作中社会理想重任的反思3
1.1.5规划学科发展需要理论方法的扩充4
1.2研究意义4
1.3研究框架5
第一部分 社会规划研究框架的建立9
第2章 社会规划引入的必要性和迫切性9
2.1社会规划的缺失和反思9
2.1.1空间规划的复兴9
2.1.2空间规划的局限性10
2.1.3城市规划领域关于社会规划的初步探索11
2.2从规划本体论看社会规划引入的必然性12
2.2.1城市规划目标的迷茫13
2.2.2横贯百年规划史的社会关怀思想14
2.2.3城市规划本质的重申呼唤社会规划的引入16
2.3从规划认识论看社会规划引入的重要性17
2.3.1从空间决定论到规划作为协调手段17
2.3.2规划技术体系中亟须加强社会学认知19
2.3.3社会-空间认识论对于完善规划学科的重要性19
2.4从规划方法论看社会规划引入的迫切性21
2.4.1规划研究忽视社会运行规律21
2.4.2规划制定缺乏社会指标23
2.4.3规划策略亟待解决社会问题23
2.5整合社会规划实施机制的现实需求24
2.5.1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中的政府缺位现象24
2.5.2社会相关职能机构设置中的条块分割问题25
2.5.3现代城市的规划管理要求整合社会规划实施机制26
第3章 国内外社会规划发展评述28
3.1社会规划的发展历程28
3.1.1起源期:面向贫困问题的社会服务规划(19世纪末至1930年代)28
3.1.2繁荣期:国家推动下的社会干预行动(1930年代至1980年代)29
3.1.3转型期:关注社会公正的地方协作规划(1980年代至今)30
3.1.4小结30
3.2社会规划的概念辨析32
3.2.1社会规划并非规划“社会”33
3.2.2以福利政策为核心的防御式社会规划34
3.2.3以社会发展为核心的综合式社会规划35
3.2.4以地方协作为核心的新型社会规划35
3.2.5小结36
3.3社会规划与相关概念37
3.3.1社会规划与经济规划37
3.3.2社会规划与社会政策38
3.3.3社会规划与社会工作39
3.3.4社会规划与社区组织39
3.4社会规划的工作领域40
3.5城市规划中的社会规划内容41
第4章 城市规划中社会规划研究框架的建立44
4.1转型背景下社会规划的定位研究44
4.1.1规划职能:政府主导下的社会福利发展手段44
4.1.2规划对象:有明确行政职能边界的社会功能领域45
4.1.3规划手段:基于综合理性的政策干预46
4.1.4规划平台:城市作为重要层级47
4.2整体研究框架的构成及特点48
4.2.1作为城市规划体系的补充性框架48
4.2.2“核心-外围”的循环模式51
4.2.3社会研究与规划应用的融合:“诠释-干预”52
4.2.4研究框架中的灵活组合模式54
4.3基于社会-空间辩证关系的规划视角55
4.3.1社会-空间辩证视角下的城市规划55
4.3.2空间社会性的再现59
4.3.3再现的空间权利66
4.4综合式社会规划的核心内容66
4.4.1保障生活质量的基本主题:健康、安全和住房67
4.4.2营造宜居环境的可持续手段:教育和文化休闲67
4.4.3实现社会和谐的规范准则:公正、参与和社会整合68
第二部分 研究框架的核心技术要点71
第5章 规划任务的界定71
5.1边界性问题的界定71
5.2价值观和优先权的选择72
5.2.1价值选择的核心地位72
5.2.2城市规划中的价值取向73
5.3社会目标体系的设定79
5.3.1社会目标的体系架构79
5.3.2城市规划中的主要社会目标80
5.3.3城市规划中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81
5.3.4城市规划中常用的社会指标分类86
5.4社会问题的界定89
5.4.1问题界定的先决性作用89
5.4.2问题界定的主要特征90
5.4.3城市规划中的重大社会问题91
第6章 社会研究94
6.1社会分析94
6.1.1基线状况研究94
6.1.2社区观察与社会咨询95
6.1.3公众参与的意义与形式97
6.2社会需求研究101
6.2.1问题的提出101
6.2.2“需求-服务-规划”的系统性研究框架103
6.2.3社会需求研究的主要环节107
6.3社会预测113
6.3.1社会预测的理论争议对规划应用的启示113
6.3.2社会预测的任务和方法115
6.3.3跨越“诠释-干预”循环的社会预测116
第7章 综合式社会规划策略的制定118
7.1健康规划118
7.1.1传统的医疗卫生规划118
7.1.2“健康”概念的发展118
7.1.3健康规划的主要任务119
7.2安全规划121
7.2.1以灾害预防为核心的城市安全规划121
7.2.2以城市犯罪预防为核心的社会安全规划121
7.2.3安全规划的主要策略122
7.3住房规划127
7.3.1新时期住房规划的重要地位127
7.3.2住房规划的主要任务128
7.3.3公共住房供给的主要原则131
7.4教育规划134
7.4.1教育规划的社会意义134
7.4.2教育规划的主要任务135
7.5文化和休闲规划136
7.5.1规划内容的界定136
7.5.2历史文化保护规划137
7.5.3文化景观规划138
7.5.4文化休闲规划139
7.6面向社会公正和社会整合的规划策略140
7.6.1面向社会公正的规划策略140
7.6.2促进社会整合的规划策略143
7.7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网络的协调规划145
7.7.1现状规划中的主要问题145
7.7.2明确政府职能,发展多方协作机制147
7.7.3应对社会分化,实现多元分异供给149
7.7.4选择开发模式,引导城市有序发展151
7.7.5界定设施层级,构建多级服务网络152
7.7.6综合协调布局,优化联合开发模块154
第8章 社会影响评价与过程监控159
8.1社会影响评价159
8.1.1社会影响评价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和研究意义159
8.1.2城市规划中社会影响评价的模式选择与特点162
8.1.3社会影响评价的基本程序165
8.1.4社会影响要素的研究框架169
8.1.5社会影响评价与其他影响评价的衔接机制177
8.2社会规划的过程监控和评估179
8.2.1过程监控和评估的基本概念179
8.2.2社会福利的评估方法180
8.2.3两类典型问题的评估:参与和性别181
第三部分 城市规划中社会规划的实施机制187
第9章 社会规划的实施机制187
9.1社会规划的管理体系187
9.1.1社会规划层级管理体系的构成187
9.1.2社会规划的职位设置和协调机制189
9.1.3社会规划者的工作形式和主要职责191
9.2社会规划的编制体系193
9.2.1社会规划报告的编制程序和方法193
9.2.2社会规划报告的编制形式194
9.2.3社会规划报告的基本内容197
9.3社会规划的教育体系199
9.3.1社会规划的专业发展历程199
9.3.2社会规划学科的教育模式分类199
9.3.3职业发展方向和主要技能201
第10章 结语203
10.1研究总结203
10.2发展展望205
参考文献207
致谢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