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纤维材料改性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纤维材料改性](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4953562.jpg)
- 陈衍夏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 ISBN:978750645819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纺织纤维:合成纤维-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纤维材料改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纤维材料的发展及改性1
一、纤维材料的发展及演变1
二、纤维材料改性的目的及内容2
三、纤维材料改性的目标及方法3
第二节 纤维材料改性中的问题及关注点4
一、纤维材料改性的原理与方法4
二、先进技术的应用及学科融合5
三、改性与功能化的关系6
四、纤维材料的品质及用途的开拓7
五、纤维材料及其功能的表征技术与方法7
复习指导8
思考题8
参考文献8
第二章 纤维材料的改性方法10
第一节 化学改性方法10
一、接枝和嵌段共聚改性10
二、共聚改性13
三、化学反应改性15
四、交联改性15
五、表面化学处理改性16
第二节 物理改性方法18
一、等离子体改性18
二、高能射线改性19
三、电晕处理20
四、共混改性20
五、超声波改性22
六、紫外线照射改性23
七、纤维成型及后加工方法23
八、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23
第三节 生物改性方法24
一、植物纤维去杂及天然蚕丝的脱胶25
二、生物酶退浆25
三、生物抛光25
四、改善聚合物表面的物理结构25
五、改变聚合物的性质26
六、微生物合成与改性纤维26
复习指导28
思考题28
参考文献28
第三章 生物质及天然纤维材料的改性30
第一节 纤维素的改性30
一、纤维素的化学改性方法30
二、纤维素的物理改性方法37
三、棉纤维的改性39
四、苎麻纤维的改性42
第二节 蛋白质纤维的改性44
一、蚕丝纤维的改性44
二、羊毛纤维的改性46
第三节 甲壳素/壳聚糖纤维的改性47
一、甲壳素/壳聚糖的结构与性能47
二、甲壳素/壳聚糖纤维的制备48
三、甲壳素/壳聚糖纤维改性的方法49
第四节 再生蛋白质纤维的改性51
一、大豆蛋白纤维的制备与改性52
二、牛奶蛋白纤维的制备与改性52
三、蚕蛹蛋白纤维的制备与改性53
四、胶原蛋白纤维的制备与改性54
五、动物毛再生蛋白纤维的制备与改性56
第五节 聚乳酸纤维的改性57
一、概述57
二、从分子设计出发进行聚乳酸的化学改性58
复习指导64
思考题65
参考文献65
第四章 纤维材料形态及风格的改性69
第一节 纤维的表面改性69
一、纤维表面与纤维性能69
二、纤维表面的改性方法69
第二节 异形纤维76
一、异形纤维的分类76
二、异形度的表征79
三、异形纤维的纺丝方法80
四、影响纤维异形度的因素80
五、异形纤维的性能84
第三节 复合纤维86
一、复合纤维的分类86
二、并列型复合纤维87
三、皮—芯型复合纤维92
四、复合超细纤维94
第四节 新合纤97
一、新合纤的定义与分类97
二、新合纤技术的形成98
三、新合纤加工技术特征98
四、新合纤的改性品种及风格99
复习指导102
思考题102
参考文献103
第五章 纤维材料的舒适性改性104
第一节 改善吸湿透气性能104
一、纺织品的吸湿透气性与服用性能104
二、影响纤维材料吸湿性和透气性的因素105
三、合成纤维的亲水化改性106
四、改善纤维材料透气性的途径110
第二节 纤维材料的抗静电改性111
一、纤维材料的静电现象111
二、纤维材料的抗静电改性方法112
第三节 抗起毛起球性114
一、影响纺织品起毛起球的因素114
二、改善纤维材料起毛起球性的方法116
第四节 纤维材料的柔软改性118
一、纤维的柔软性与结构的关系118
二、棉、麻纤维的柔软改性121
三、羊毛纤维的柔软改性121
四、聚酯纤维的柔软改性(碱减量)121
五、柔软剂处理改性122
第五节 纤维材料的悬垂改性123
一、影响织物悬垂性的因素123
二、无机粒子改性超悬垂纤维124
三、蚕丝纤维的增重改性124
复习指导125
思考题125
参考文献126
第六章 纤维材料染色性能改性128
第一节 纤维结构与染色性能128
一、纤维的化学组成与染色性能的关系128
二、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与染色性能的关系129
三、合成纤维的玻璃化温度与染色性能的关系130
四、纤维的形态结构与染色性能的关系131
第二节 合成纤维染色性能的改性131
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染色性能的改性131
二、聚丙烯纤维染色性能的改性140
三、聚丙烯腈纤维染色性能的改性146
四、聚酰胺纤维染色性能的改性147
五、聚乙烯醇和聚氨酯纤维染色性能的改性148
第三节 天然纤维染色性能的改性148
一、天然纤维素纤维染色性能的改性148
二、蛋白质纤维染色性能的改性150
复习指导152
思考题153
参考文献153
第七章 纤维材料物理性能的改性155
第一节 力学性能改性155
一、纤维强度改性155
二、纤维弹性改性161
三、纤维其他力学性能及功能复合改性164
第二节 阻燃性能改性164
一、纤维的热解与燃烧164
二、阻燃剂及阻燃原理167
三、纤维材料的阻燃改性方法171
第三节 电性能及磁性能改性173
一、纤维材料的导电性与介电性173
二、超导电纤维176
三、纤维的磁性能178
第四节 光学性能改性180
一、纤维的光学性能180
二、影响纤维材料光泽的因素181
三、改善纤维材料光泽的方法182
四、发光变色纤维的设计182
复习指导185
思考题185
参考文献185
第八章 纤维材料卫生健康功能加工及改性188
第一节 抗菌及卫生功能188
一、抗菌剂的种类及作用机理188
二、抗菌纤维的制造技术191
三、抗菌纤维的后整理技术193
第二节 防污及自清洁性能194
一、纤维材料表面污物195
二、防污与自清洁原理195
三、防污与自清洁的加工方法199
第三节 抗紫外线功能201
一、紫外线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01
二、抗紫外纤维材料的紫外防护机理202
三、抗紫外纤维材料的制造技术203
四、抗紫外纤维材料的性能及影响因素205
第四节 空气负离子及远红外功能207
一、负离子织物207
二、远红外织物210
复习指导213
思考题213
参考文献214
第九章 纤维材料的降解、吸收及再资源化217
第一节 纤维材料的光降解217
一、光源——太阳紫外辐射217
二、光降解机理218
三、利用光催化剂促进聚丙烯纤维的光降解218
第二节 纤维材料的生物降解与吸收223
一、生物降解纤维的测定方法224
二、生物可降解聚酯225
第三节 纤维材料的再资源化利用229
一、纺织纤维制品回收的状况230
二、合成高分子的回收利用231
三、天然纤维的再资源化利用235
复习指导236
思考题236
参考文献236
第十章 纺织材料的智能化238
第一节 纤维材料的智能化238
一、概述238
二、几种典型纤维材料的智能化239
第二节 智能纺织品的加工与改性253
一、形状记忆织物253
二、温度和pH敏感织物254
三、防水透湿织物255
四、导电织物256
五、变色织物257
六、储热调温织物257
复习指导258
思考题258
参考文献258
第十一章 无机纤维及材料改性261
第一节 玻璃纤维的结构性能及材料改性261
一、玻璃纤维的制造方法261
二、玻璃纤维的结构及性能261
三、玻璃纤维的改性及应用264
第二节 玄武岩纤维的结构性能及材料改性267
一、玄武岩纤维的制造方法267
二、玄武岩纤维的结构及性能268
三、玄武岩纤维的改性及应用269
第三节 碳纤维的结构性能及材料改性271
一、碳纤维的制造方法及原理271
二、碳纤维的性能274
三、碳纤维的结构及改性275
第四节 陶瓷纤维的结构性能及材料改性276
一、陶瓷纤维的分类及制造方法276
二、陶瓷纤维的性能277
三、含铝陶瓷纤维的改性278
四、含硅陶瓷纤维的改性279
第五节 金属纤维及材料改性281
一、金属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工艺特点281
二、金属纤维的基本物性及结构283
三、金属纤维的改性284
复习指导285
思考题286
参考文献286
第十二章 纤维增强改性复合材料288
第一节 纤维增强改性原理288
一、概述288
二、纤维增强改性复合材料的基本特性289
三、纤维增强改性的原理290
四、纤维混入基体后的增强效果292
第二节 纤维材料的增强改性293
一、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与增强用纤维的相互关系293
二、用于增强的纤维材料293
三、增强用纤维的改性296
四、增强用纤维的选择297
第三节 纤维增强改性复合材料的应用298
一、纤维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299
二、三维纺织复合材料299
三、FRC在体育器材中的应用300
四、生物材料的纤维增强改性300
复习指导302
思考题302
参考文献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