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文艺批评方法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现代文艺批评方法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1294758.jpg)
- 李朝龙著 著
- 出版社: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ISBN:722106906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0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13页
- 主题词:文艺批评-方法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文艺批评方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现代文艺批评方法论研究的对象、任务和目的2
二、现代文艺批评方法的形成与发展7
三、现代文艺批评方法的特征16
四、正确运用现代文艺批评方法29
第一章 社会历史批评法38
第一节 西方社会历史批评法的形成与发展38
一、准备时期[古希腊-17世纪]38
二、形成时期[18世纪-19世纪中叶]41
三、发展时期[19世纪末-]52
第二节 中国社会历史批评法的民族特色69
一、注重文艺的“人教”作用70
二、强调作家作品的内在精神74
三、尊古卑今的价值取向较为突出80
第三节 社会历史批评法的基本特点87
一、从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发掘其内在意义87
二、从作品反映的社会结构揭示其艺术价值88
三、从作品包含的道德意义评价其社会作用89
四、从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考察文艺发展和风格形成的原因92
五、倾向于采用政论式的论文体裁94
第四节 社会历史批评法的实践意义96
一、社会历史批评法的贡献96
二、社会历史批评法的局限97
第二章 传记批评法102
第一节 中国传记批评法的形成及其现代特征102
一、中国传记批评法的形成和发展概况102
二、中国现代传记批评法的基本特征115
第二节 西方传记批评法的形成与圣伯夫的历史地位121
一、西方传记批评法的形成及其哲学基础121
二、圣伯夫的传记批评在西方文艺批评中的历史地位125
第三节 传记批评法的基本特征130
一、根据作家的亲身经历剖析其创作特色130
二、根据作家的人格风范考察其作品风格132
三、根据作家的世界观和政治态度探寻其创作意义133
四、根据作家的创作意图评价其作品价值136
第四节 传记批评法的价值以及应注意的问题139
一、传记批评法的价值意义139
二、传记批评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43
第三章 形式批评法149
第一节 西方现代形式批评法的形成149
一、西方现代形式批评法的缘起149
二、汉斯立克:西方形式批评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桥梁153
第二节 西方现代形式批评的主要流派168
一、俄国形式主义批评169
二、文本本体论批评177
三、符号形式批评201
四、格式塔批评229
第三节 中国形式批评法的形成、特征及其现状245
一、中国形式批评的形成245
二、中国形式批评的特征251
三、中国形式批评的现状257
第四节 形式批评法的价值及其实践意义266
一、强调文本的本体性266
二、注重作品的艺术性268
三、重视批评的鉴赏性271
第四章 接受批评法275
第一节 接受批评法的理论基础275
一、现象学对接受批评理论的影响275
二、阐释学对接受批评理论的贡献283
三、发生认识论为接受批评提供了认识论机制300
第二节 接受批评法的形成及其基本观点304
一、接受批评法的形成概况304
二、接受批评法的基本观点305
第三节 接受批评法的发展及其主要流派316
一、接受批评法的发展概况316
二、接受批评法的主要流派317
第四节 接受批评法的实践意义334
一、接受批评法的贡献334
二、接受批评法的局限337
第五章 比较批评法338
第一节 比较批评法的性质特征338
一、比较批评法的性质338
二、比较批评法的特征341
第二节 比较批评法的种类及其具体方法342
一、平行比较342
二、影响比较344
三、科际比较349
第三节 中国比较批评法的形成及其现状350
一、中国比较批评法的形成和发展350
二、中国比较批评法的现状358
第六章 精神分析批评法369
第一节 精神分析批评法的理论基础369
一、精神分析批评法的精神分析学基础370
二、精神分析批评法的美学基础382
第二节 精神分析批评法的形成及发展394
一、精神分析批评法的形成和发展概况394
二、精神分析批评法的主要流派397
第三节 精神分析批评法的基本特征及其实践意义413
一、精神分析批评法的基本特征413
二、精神分析批评法的实践意义423
第四节 精神分析批评法在我国的运作概况431
一、精神分析批评法在我国传播的社会文化背景431
二、精神分析批评法在我国的运作概况447
主要参考书目501
后记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