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7/31309838.jpg)
- 吴宗友主编;卓美容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641259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26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345页
- 主题词:医学-社会工作-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医务社会工作概述3
第一章 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含义3
一、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3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缘起5
三、医务社会工作的功能和目标6
四、医务社会工作的内容9
五、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和原则12
六、医务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伦理操守14
第二章 医务社会工作理论17
一、医务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17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实施理论22
第三章 医务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27
一、国外的医务社会工作27
二、我国台湾地区的医务社会工作32
三、我国香港地区的医务社会工作35
第四章 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38
一、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历程39
二、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43
三、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建设47
第二编 医务社会工作方法53
第五章 医务个案工作53
第一节 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53
第二节 医务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54
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54
二、人本主义治疗模式56
三、叙事治疗模式57
四、理性情绪治疗模式59
五、危机介入模式61
第三节 医务个案工作在医院中的运用(方法和技巧)63
一、个案面谈63
二、个案探访64
三、个案会议65
四、资源的协调与运用66
第六章 医务小组工作68
第一节 小组工作的基本概念68
一、小组工作的一般定义68
二、医务小组工作的定义69
第二节 医务小组工作开展及活动设计(常见类型)69
一、教育小组69
二、成长小组75
三、支持小组80
四、治疗小组84
第三节 医务小组工作在医院中的运用(程序)90
一、小组筹备阶段90
二、小组开展阶段97
三、小组工作评估阶段102
第七章 医务社区工作104
第一节 医务社区工作的概念104
一、社区的定义104
二、社区工作定义104
三、医务社区工作的定义106
第二节 医务社区工作的步骤106
一、活动策划的前期准备106
二、设计活动方案108
三、医务社区活动开展109
第三节 医务社区工作的实践113
一、医院志愿服务管理113
二、医院文化建设119
三、医患共融服务124
四、社区自助组织129
五、健康社区建设135
六、医务外展社会工作142
第三编 医务社会工作实务149
第八章 经济援助医务社会工作实务149
第一节 经济援助服务类别与医务社会工作者角色149
一、经济援助与社会救助149
二、经济援助与媒体资源150
三、其他方面的经济援助150
四、医务社会工作者角色150
第二节 经济援助服务与目标群体的问题及需求151
一、经济援助服务的介入目标群体151
二、经济援助服务目标群体存在的问题151
三、经济援助服务目标群体的需求152
第三节 经济援助服务流程及其挑战152
一、服务流程153
二、经济援助服务的限制和挑战153
第四节 案例与浅析154
一、案例背景154
二、问题分析155
三、服务计划156
四、介入过程157
五、案例浅析159
六、专业反思159
第九章 “三无”患者医务社会工作服务161
第一节 社会救助与“三无”患者161
第二节 关于“三无”患者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理论基础163
一、生态系统理论163
二、社会支持理论164
三、危机介入理论165
四、增能理论166
第三节 “三无”患者服务需求分析166
一、“三无”患者身体康复的需求分析167
二、“三无”患者心理康复的需求分析167
三、“三无”患者社会康复的需求分析168
第四节 医务社会工作者开展“三无”患者服务的流程168
一、前期阶段:接案与预估,全面评估患者身体、心理、社会状况169
二、中期阶段:计划与服务,助力患者安置171
三、后期阶段:结案与回顾,协助患者立足未来175
第五节 “三无”患者服务方法与技巧175
一、第一阶段:界定目标及服务技巧175
二、第二阶段:安置性工作和服务技巧177
三、第三阶段:服务结案178
第六节 案例与浅析180
一、案例背景180
二、问题分析181
三、服务计划181
四、介入过程181
五、案例浅析183
六、专业反思184
第十章 重大疾病适应服务186
第一节 重大疾病适应服务概述186
第二节 重大疾病适应服务的理论基础187
一、社会适应理论187
二、认知适应理论188
三、一般适应综合征理论189
第三节 重大疾病适应服务的社工介入189
一、重大疾病适应的介入目标189
二、重大疾病适应的介入策略190
第四节 案例与浅析191
一、案例背景191
二、制定服务计划192
三、介入过程192
四、案例浅析194
五、专业反思194
第十一章 工伤医务社会工作权益维护服务195
第一节 工伤服务的概念以及有关理论195
一、工伤的概念195
二、工伤康复的概念195
三、医务社会工作中的工伤服务196
第二节 工伤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理论基础196
一、社会支持理论196
二、危机介入理论196
三、增能理论197
四、社会学习理论198
第三节 工伤患者的康复需求198
一、工伤患者心理康复的需求198
二、工伤患者权益维护的需求199
三、工伤患者职业康复的需求200
四、工伤患者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的需求201
第四节 医务社会工作者介入工伤服务技巧202
一、心理康复类型202
二、权益维护类型205
三、资源整合类型206
四、职业与教育康复类型209
第五节 工伤小组服务的流程与方法212
一、前期准备阶段212
二、小组活动方案策划212
三、方案制定过程中其他注意事项213
四、小组成员的招募与筛选213
五、小组开展阶段214
第十二章 临终关怀服务215
第一节 临终关怀服务概述215
一、社会工作与临终关怀服务215
二、临终关怀的有关理论基础216
三、医务社会工作者在临终关怀服务中的专业功能217
第二节 临终关怀服务的社会工作介入218
一、临终关怀的介入策略218
二、临终关怀服务介入过程219
第三节 特殊群体临终关怀服务222
一、儿童临终关怀服务222
二、老年人临终关怀服务223
第十三章 哀伤辅导服务225
第一节 哀伤辅导服务概述225
一、哀伤辅导基本概念225
二、哀伤辅导的有关理论基础225
第二节 哀伤辅导服务医务社会工作介入227
一、哀伤辅导的介入目标227
二、哀伤辅导的介入原则227
三、哀伤辅导服务的主要介入方式229
第三节 特殊人群哀伤辅导服务231
一、儿童、青少年哀伤辅导服务231
二、老年人哀伤辅导服务233
第十四章 医患关系介入服务235
第一节 医患关系概述235
一、医患关系的概念235
二、医患关系障碍的基本分类236
第二节 我国当前医患关系的紧张及其原因236
一、我国医患关系的现状236
二、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237
第三节 医患关系改善的有关理论基础239
一、社会支持理论239
二、社会生态系统理论240
三、危机介入理论240
第四节 医务社会工作者医患关系服务流程241
一、医患关系服务介入过程241
二、医患关系服务介入方法244
第五节 案例与浅析247
一、案例背景247
二、问题分析248
三、服务目标与计划248
四、案例浅析250
五、专业反思250
第十五章 危机干预在医务社会工作中的应用252
第一节 危机干预的理论252
一、精神分析学理论252
二、社会学视角下的自杀论253
三、应用危机理论253
第二节 医务社会工作危机干预的原则254
第三节 医务社会工作危机干预的步骤255
一、危机干预流程255
二、危机介入的方法与技巧256
第十六章 医务社会工作管理258
第一节 医务社会工作者岗前准备工作258
一、了解医院基本概况258
二、调研服务目标群体259
三、形成调研报告259
第二节 医务社会工作者入岗前期工作260
一、了解医学知识260
二、认识科室260
三、建立关系261
四、关注重点专科261
五、推行专业服务261
第三节 医务社会工作者服务开展阶段261
一、开展个案工作服务262
二、开展活动262
三、整合社会资源263
第四节 医务社会工作行政263
一、医务社会工作行政的定义和基本原则263
二、深圳“嵌入式+岗位制”框架下医务社会工作者行政体系267
三、医务社会工作资源筹措269
第五节 医务社会工作者服务评估——以深圳为例270
一、深圳医务社会工作者服务评估实施背景270
二、医务社会工作者岗位服务评估271
三、医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评估279
四、案主满意度调查282
第十七章 医务社会工作的职业防护285
第一节 工作环境中的职业防护285
一、办公场地环境及空间规划285
二、到科室或病房服务时的防护措施285
第二节 针对特殊案主的职业防护286
一、与非自愿的案主工作286
二、有暴力倾向的案主287
三、医务社会工作者接触精神障碍患者或疑似患者288
四、医务社会工作者遭遇案主的威胁288
五、案主谈及性方面等尴尬话题288
第三节 家庭探访的防护289
一、医务社会工作者家访时可能存在的风险289
二、家访或出外勤之前应注意289
三、医务社会工作者应如何应对家访过程中的风险289
第四编 医务社会工作实习293
第十八章 医务社会工作实习概述293
第一节 医务社会工作实习的要素293
一、实习机构294
二、高校294
三、实习者294
四、实习内容294
五、案主295
六、实习督导295
第二节 医务社会工作实习的类型295
第三节 医务社会工作的实习模式296
一、高校为本的模式297
二、医院为本的模式297
三、机构为本的模式297
四、多方合作的模式297
第四节 医务社会工作的实习安排298
一、设计实习方案298
二、实习导向工作坊298
三、实习岗位的安排299
四、实习督导的培训299
五、实习中的协调300
第十九章 医务社会工作中的学生实习训练301
第一节 医务社会工作实习的基本过程301
一、实习准备301
二、进入实习302
三、探索实习304
四、工作实习305
五、退出实习305
第二节 医务社会工作实习的督导305
一、社会工作督导的定义306
二、医务社会工作实习督导的功能306
三、医务社会工作实习督导方式307
第三节 医务社会工作实习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应对策略309
一、医务社会工作实习面临的现实问题概述309
二、身份认同问题及应对策略309
三、专业技能不足及应对策略310
四、职业发展困境及应对策略310
第四节 医务社会工作实习中的冲突及应对策略311
一、医务社会工作实习中的常见冲突311
二、实习学生与专业价值的冲突311
三、实习学生与机构间的冲突312
四、实习学生与学校间的冲突312
五、实习学生与案主间的冲突312
六、实习学生与医疗团队间的冲突313
第二十章 医务社会工作实习评估314
第一节 医务社会工作实习评估的概念314
一、实习评估的类型314
二、实习评估的注意事项315
第二节 医务社会工作实习评估的意义315
一、对实习学生的意义315
二、对于实习督导的意义316
第三节 医务社会工作实习评估的实施316
一、过程评估的实施316
二、结果评估的实施319
后记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