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筑结构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建筑结构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15/31321757.jpg)
- 张季超,许勇主编;吴珊瑚,刘树堂,王慧英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492798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541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558页
- 主题词:建筑结构-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建筑结构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总论1
1.1 概述1
1.1.1 建筑与结构的关系1
1.1.2 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2
1.1.3 建筑结构的类型2
1.1.4 建筑结构的发展方向8
1.2 建筑结构设计方法12
1.2.1 结构设计原则12
1.2.2 作用及作用效应13
1.2.3 结构构件设计及验算14
1.3 建筑结构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和学习方法19
1.3.1 建筑结构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19
1.3.2 建筑结构课程的学习方法20
1.4 本章小结20
思考题21
习题21
2材料性能及选用22
2.1 钢材22
2.1.1 钢结构材料22
2.1.2 钢筋的强度与变形26
2.1.3 钢筋的品种、等级和成分27
2.1.4 钢筋的形式28
2.2 混凝土29
2.2.1 混凝土的强度29
2.2.2 混凝土的变形性能30
2.3 砌体32
2.3.1 砌体材料分类32
2.3.2 砌体材料强度等级33
2.4 木材34
2.4.1 木结构用木材34
2.4.2 木材的力学性能34
2.5 膜材36
2.5.1 膜结构材料36
2.5.2 膜结构的形式38
2.6 本章小结40
思考题40
习题41
3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42
3.1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概述42
3.2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截面形式及构造规定43
3.2.1 截面形式43
3.2.2 板的构造规定43
3.2.3 梁的构造规定45
3.3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47
3.3.1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性能47
3.3.2 计算基本假定51
3.3.3 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51
3.3.4 双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55
3.3.5 T形截面梁承载力计算59
3.4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65
3.4.1 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性能65
3.4.2 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66
3.4.3 影响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68
3.4.4 受弯构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计算69
3.4.5 受弯构件斜截面的受弯承载力及有关构造要求76
3.5 本章小结84
思考题85
习题87
4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93
4.1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概述93
4.2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截面形式和一般构造规定94
4.2.1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的截面形式94
4.2.2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的构造规定94
4.3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97
4.3.1 概述97
4.3.2 普通箍筋柱轴心受压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98
4.3.3 螺旋箍筋柱轴心受压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00
4.4 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102
4.4.1 概述102
4.4.2 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力性能102
4.4.3 附加偏心距和初始偏心距104
4.4.4 二阶效应(P-δ效应)104
4.4.5 大小偏心受压界限105
4.4.6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06
4.5 本章小结122
思考题123
习题123
5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知识126
5.1 预应力混凝土概述126
5.1.1 预应力混凝土的原理126
5.1.2 预应力混凝土的分类127
5.1.3 施加预应力的方法128
5.2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形式及构造规定129
5.2.1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形状129
5.2.2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规定129
5.3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131
5.3.1 张拉控制应力131
5.3.2 预应力损失σl132
5.4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原理133
5.4.1 计算内容133
5.4.2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计算和验算133
5.4.3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138
5.5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138
5.5.1 基本概念138
5.5.2 预应力度及分类139
5.5.3 施加部分预应力的方法139
5.5.4 部分预应力设计计算简介140
5.6 本章小结141
思考题141
习题142
6混凝土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143
6.1 混凝土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概述143
6.2 产生裂缝原因及其控制措施145
6.2.1 产生裂缝原因145
6.2.2 裂缝控制及裂缝宽度计算147
6.3 变形验算152
6.3.1 变形控制要求152
6.3.2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度计算153
6.4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157
6.4.1 研究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性157
6.4.2 影响结构耐久性的因素158
6.4.3 结构工作环境类别159
6.4.4 耐久性极限状态160
6.4.5 保证耐久性的措施161
6.5 本章小结162
思考题163
习题164
7钢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166
7.1 钢结构概述166
7.1.1 钢结构的特点166
7.1.2 钢结构的主要应用168
7.1.3 钢结构的发展171
7.1.4 钢结构计算方法172
7.2 钢结构受弯构件173
7.2.1 钢结构受弯构件截面形式173
7.2.2 梁格布置174
7.2.3 截面设计175
7.3 钢结构轴心受力构件181
7.3.1 钢结构轴心受力构件的截面形式181
7.3.2 钢结构轴心受拉构件的计算183
7.3.3 实腹式受压构件的计算184
7.4 钢结构拉弯和压弯构件186
7.4.1 钢结构拉弯构件186
7.4.2 钢结构压弯构件186
7.5 本章小结190
思考题191
习题191
8钢结构的连接196
8.1 钢结构的连接方法196
8.1.1 焊接连接196
8.1.2 铆钉连接197
8.1.3 螺栓连接197
8.2 焊接连接的构造和计算198
8.2.1 连接形式和焊缝形式198
8.2.2 焊缝代号198
8.2.3 对接焊缝的构造和计算199
8.2.4 直角角焊缝的构造和计算201
8.3 螺栓连接构造和计算205
8.3.1 螺栓连接的构造205
8.3.2 螺栓连接的计算206
8.4 钢结构构件的连接构造210
8.4.1 次梁与主梁的连接210
8.4.2 梁与柱的连接211
8.4.3 柱脚213
8.5 钢屋盖214
8.5.1 屋盖结构的组成和布置214
8.5.2 钢屋架形式215
8.5.3 屋盖支撑215
8.6 钢结构的涂装215
8.6.1 防腐涂装215
8.6.2 防火涂装216
8.7 本章小结216
思考题217
习题218
9木结构222
9.1 建筑用木材特性222
9.1.1 木材的特点及适用范围222
9.1.2 建筑用木材种类222
9.1.3 建筑用木材的分类222
9.2 木材的力学性能及计算223
9.2.1 木材的受拉力学性能及计算223
9.2.2 木材顺纹受压力学性能及计算223
9.2.3 木材受弯力学性能及计算225
9.2.4 木材的受剪力学性能226
9.2.5 影响木材力学性能的因素226
9.3 木构件的连接227
9.3.1 齿连接227
9.3.2 螺栓连接和钉连接229
9.4 木结构防火、防腐、防虫的措施230
9.4.1 木结构的防火230
9.4.2 木结构的防腐与防虫231
9.5 本章小结231
思考题231
习题232
10砌体结构234
10.1 概述234
10.2 砌体力学性能234
10.2.1 砌体的受力性能和计算指标234
10.2.2 强度调整系数γa240
10.3 砌体结构静力计算方案240
10.3.1 砌体结构房屋静力计算的三种方案240
10.3.2 三种方案的简要241
10.4 无筋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242
10.4.1 砌体受压承载力计算242
10.4.2 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243
10.4.3 砌体受拉、受弯及受剪承载力计算245
10.5 砌体结构构造要求246
10.5.1 墙、柱的允许高厚比246
10.5.2 一般构造要求247
10.5.3 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248
10.6 砌体结构构造要求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248
10.6.1 圈梁248
10.6.2 过梁249
10.6.3 墙梁249
10.6.4 挑梁250
10.7 本章小结250
思考题251
习题251
11地基与基础的基础知识254
11.1 基本规定254
11.1.1 概述254
11.1.2 术语254
11.1.3 基本规定255
11.2 天然地基257
11.2.1 地基土的工程性质257
11.2.2 土的工程分类260
11.2.3 基础埋置深度263
11.2.4 地基承载力计算264
11.2.5 地基变形验算266
11.3 人工地基266
11.4 基础选择的基本原则273
11.4.1 无筋扩展基础273
11.4.2 扩展基础274
11.4.3 柱下条形基础274
11.4.4 筏形基础275
11.4.5 箱形基础276
11.4.6 桩基础277
11.5 本章小结280
思考题280
习题280
12建筑抗震基本知识286
12.1 建筑抗震概述286
12.2 地震波、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290
12.2.1 地震波290
12.2.2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291
12.3 工程抗震设防294
12.3.1 抗震设防的目的和要求294
12.3.2 抗震设计方法295
12.3.3 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296
12.3.4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296
12.4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地震作用计算301
12.4.1 结构动力计算简图及体系自由度301
12.4.2 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作用302
12.4.3 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作用306
12.5 多自由度体系自振周期的计算313
12.5.1 能量法313
12.5.2 顶点位移法计算基本周期T1314
12.6 结构抗震极限状态计算315
12.6.1 多遇地震下截面抗震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315
12.6.2 多遇地震下结构弹性变形极限状态抗震验算318
12.6.3 罕遇地震下结构弹塑性变形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抗震验算319
12.7 砌体结构抗震设计320
12.7.1 震害现象及其分析320
12.7.2 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322
12.7.3 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326
12.7.4 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计算要点330
12.8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332
12.8.1 框架结构的震害现象及其分析332
12.8.2 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一般规定334
12.8.3 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337
12.9 本章小结349
思考题350
习题351
13梁板结构354
13.1 概述354
13.1.1 楼盖类型354
13.1.2 单向板和双向板357
13.2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357
13.2.1 结构平面布置358
13.2.2 计算简图359
13.2.3 连续梁、板按弹性理论方法的内力计算364
13.2.4 连续梁、板按塑性理论方法的内力计算367
13.2.5 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截面设计与构造要求376
13.3 双向板肋梁楼盖384
13.3.1 双向板的受力分析和试验研究384
13.3.2 双向板内力计算387
13.3.3 双向板的截面设计与构造要求392
13.3.4 双向板支承梁的设计393
13.4 装配式混凝土楼盖394
13.4.1 预制铺板的形式、特点及其适用范围394
13.4.2 楼盖梁396
13.4.3 装配式构件的计算要点396
13.4.4 装配式混凝土楼盖的连结构造397
13.5 无梁楼盖398
13.5.1 概述398
13.5.2 无梁楼盖的内力计算399
13.5.3 板柱节点设计405
13.5.4 无梁楼盖的配筋和构造409
13.6 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410
13.6.1 概述410
13.6.2 预应力楼盖的截面设计与构造411
13.7 楼梯、雨篷计算与构造413
13.7.1 楼梯413
13.7.2 雨篷418
13.8 本章小结420
思考题421
习题422
14工厂化建筑425
14.1 工厂化建筑概述425
14.2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431
14.2.1 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概念及特点431
14.2.2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431
14.2.3 发展现状与前景433
14.2.4 装配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434
14.2.5 装配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455
14.3 预制装配式钢结构481
14.3.1 预制装配式钢结构概述及特点481
14.3.2 预制装配钢结构建筑的主要构造481
14.3.3 发展前景482
14.4 装配式木结构482
14.4.1 装配式木结构的特点482
14.4.2 装配式木结构的主要结构形式482
14.4.3 装配式木结构的发展前景485
14.5 模块化结构486
14.5.1 模块化结构概述486
14.5.2 模块化结构的分类486
14.5.3 模块化结构与传统结构的优劣比较488
14.6 本章小结491
思考题491
附表492
参考文献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