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传统五德修身文化 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华传统五德修身文化 信](https://www.shukui.net/cover/3/31338485.jpg)
- 熊春锦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ISBN:978751173356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75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品德教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传统五德修身文化 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信德5
第一节 谈文论字说信5
一、信的文与字演变5
(一)古体“信”文的内涵6
(二)小篆“信”文的内涵9
二、古圣先贤论信9
(一)《黄帝四经》中对信的揭示10
(二)老子《德道经》中对信的阐释18
(三)孔子对信的论述21
(四)庄子对信的论述21
三、信的定义与分类22
(一)信的定义22
(二)信的释用与表现分类23
四、信字释用的“铁三角”29
(一)信仰定生存29
(二)信念决成败31
(三)信息判生死33
五、正善治理信仰、信念、信息38
第二节 信德与五德的关系42
一、信德的定义42
二、信德承载仁义礼智42
(一)四季轮转中的五德关系44
(二)东西方手势语言当中的五德关系44
(三)信德修持需要同步修好仁德49
三、忠信厚实易返归50
(一)老子巨笔揭示仁义礼智信顺行规律50
(二)五德逆修返归“德一”56
第三节 信德定治乱59
一、天下治乱根何在59
(一)治与乱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信德59
(二)信德存亡决定历史兴亡60
二、明于治乱需晰信62
(一)一治一乱辨信疑62
(二)“子贡问政”话诚信62
三、拨乱反正必从立信入手63
第二章 立信67
第一节 说文解字论立信67
一、立的字源与字义67
(一)慧识悊学文化68
(二)智识哲学文化69
(三)意识哲学文化70
二、立信的本义70
第二节 信德的内在修身生理机制72
一、信德修身生理学概述72
(一)脾意信土与肝仁木、心礼火、肺义金、肾智水的关系72
(二)信的阴阳属性73
(三)信德的体、用、显76
二、信土的生理功能80
(一)信土为后天之本80
(二)信土的能量来源82
(三)信土养护五臟83
(四)人类生命种子的五种不同结果85
三、辨阴识阳谈意识88
(一)意识的修身生理学解析88
(二)意识的修身病理学分析90
(三)意识的修身治理学简析93
四、立信与内圣外王修身治理94
(一)内圣外王修身治理简述94
(二)外王意识、身识、口识是立信的关键系统97
第三节 信德与信仪102
一、信仪简述104
(一)五仪104
(二)信仪107
二、信德与信仪的内圣外王108
(一)忠厚正真的信德是内圣治理之根108
(二)信仪的规范是外王治理之本110
(三)信德信仪一体求证112
第四节 信德建设的系统层级116
一、信土治理的层级变化116
二、破三境修真信118
三、修身立信的三大阶段120
(一)模仿朴素121
(二)从仿照走向相同122
(三)无中生有123
第三章 培信128
第一节 信德培养的修身意义128
一、信德具备的综合表现128
二、信德缺失的综合表现130
三、培信是有为而治教育的主导和基础131
(一)一慈二检常自省132
(二)修德要从信修起133
第二节 信德的正厚实真137
一、字析正厚实真137
二、详析信德之正144
(一)以正信承载五德144
(二)信德的八正道146
(三)规避信德之偏147
(四)解决信德之歪149
三、详析信德之厚152
(一)大丈夫居其厚152
(二)不居其泊154
(三)十年炼己“厚”与“朴”156
四、详析信德之实157
(一)培信居其实157
(二)剔除信之华158
(三)认清信之虚160
五、详析信德之真163
(一)认识信之真163
(二)辨识信之假165
(三)识透信之伪167
(四)培养信之真168
第三节 培信治乱169
一、识乱169
(一)认识信仰漂浮的严峻格局169
(二)忠信崩解的三个阶段和八种乱象171
(三)识破意识格局之乱174
二、正治179
(一)圣人之治破局治乱179
(二)内治要建淳厚基础180
(三)外治恪守少私寡欲181
(四)人若无信则法治难行182
第四节 意识的正善治184
一、少私为缰拴心猿 寡欲为绳锁意马184
二、以信德和四仪防治四毒对意识的侵害186
(一)贪则毁信 严防勿怠186
(二)嗔欲相变 意善不嗔187
(三)痴欲相缠 守正不痴189
(四)炼己立信 真信无疑189
三、意识用中得一的步骤190
四、六识联动知一寻一191
五、意识与心识一体修证193
六、建立自我检查赏罚机制195
第五节 口识的正善治197
一、口识与信德土以及脾意的关系197
二、调控口识的霸治与危治199
(一)阻遏祸从口出199
(二)防止病从口入204
(三)素食的修身意义206
三、口识的忌与立208
第六节 身识的正善治210
一、身识的品格与品质211
(一)脊椎得一是身识守信的根本211
(二)立信培养外王气质213
二、身识修持的必要性215
三、意识身识品格铸造工程218
(一)七相训练的意义219
(二)七相训练的内容221
第四章 忠信228
第一节 忠信的内涵228
一、字析忠信228
二、忠是信的先导230
第二节 忠信修持德道根232
一、正道、善道、德道文化辩证232
二、忠信是正善德修持之根234
三、常道文化与非恒道文化辨析236
第五章 守信242
第一节 发人深省的守信故事242
一、曹操守信放关羽242
二、“把信带给加西亚”243
三、范式守约探友246
第二节 守信的内涵248
一、什么是守信248
二、地球是怎样守信的253
三、生命应该守信254
四、修身与治世不能离开守信255
第三节 信德对民族与文化复兴的重要性258
一、民族复兴信为梯258
(一)治理信土为天地立心258
(二)修身明德为生民立命260
(三)开启民智为往圣继绝学260
二、文化复兴信立极261
(一)“天下为公”渊源深262
(二)“中土”长存道德根263
(三)“大道行世”信土成264
参考文献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