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武汉城市地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武汉城市地质
  • 武汉市测绘研究院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544203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161MB
  • 文件页数:342页
  • 主题词:城市地质环境-武汉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武汉城市地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况1

第一节 自然地理1

第二节 水文气象2

第三节 社会经济3

第四节 武汉城市地质工作3

一、基础地质调查4

二、专题研究7

三、工程勘察7

第二章 区域地质9

第一节 地形地貌9

一、地貌类型9

二、地貌分区12

第二节 地层13

第三节 地质构造16

一、构造单元16

二、深部构造20

三、基岩构造24

四、地震33

第四节 区域地质演化33

一、前寒武纪基底构造发展阶段33

二、古生代—中三叠世沉积盖层发展阶段33

三、陆相盆地发展阶段36

四、差异剥蚀堆积与现代地貌形成阶段37

第三章 水文地质38

第一节 水文地质条件38

一、区域水文地质结构38

二、边界条件38

三、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划分39

四、地下水含水岩组特征40

第二节 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47

一、地下水动态特征47

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51

第三节 地下水化学特征52

第四节 地下水监测52

一、地下水监测网现状52

二、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建设53

三、监测分析项目53

第四章 工程地质54

第一节 工程地质分区54

第二节 岩土层特性59

一、填土及淤泥层65

二、一般沉积土及新近沉积土66

三、老沉积土70

四、残坡积土74

五、岩层75

六、各单元层承载力特征值及压缩模量综合成果77

第三节 特殊土80

第五章 环境地球化学82

第一节 概述82

第二节 土壤环境质量82

一、土壤地球化学特征82

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112

第三节 水环境质量118

一、水地球化学特征118

二、水环境质量评价122

第四节 环境地球化学与生态安全127

一、土壤127

二、湖泊130

第六章 地质资源135

第一节 浅层地热能资源135

一、浅层地热能资源调查135

二、地下水地源热泵适宜性分区136

三、地埋管地源热泵适宜性分区139

四、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141

五、武汉市浅层地热能资源潜力评价142

第二节 地质景观资源145

一、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调查145

二、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评价155

第三节 矿产资源163

一、矿产资源的成矿条件优劣163

二、成矿远景区圈定164

第四节 地质资源保护166

一、地质资源保护层次分类167

二、水资源管理与保护167

三、浅层地热能资源管理与保护168

四、地下空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169

五、地质景观资源的管理与保护170

六、矿产资源的管理与保护170

第七章 地质灾害与城市安全172

第一节 概述172

第二节 地质灾害类型、分布与特征173

一、岩溶地面塌陷173

二、软土地面沉降188

三、滑坡195

四、崩塌200

五、不稳定斜坡202

第三节 地质灾害对城市安全的影响204

一、岩溶地面塌陷及对城市安全的影响204

二、软土地面沉降及对城市安全的影响210

三、滑坡及对城市安全的影响212

四、崩塌及对城市安全的影响216

第四节 地质灾害防治218

一、地质灾害防治原则与目标218

二、地质灾害防治措施220

三、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分与评价225

第八章 城市地质环境评价方法228

第一节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228

一、概述228

二、模糊综合评判一般方法229

三、建设用地适宜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232

四、基本数据和信息241

五、软件开发241

六、实际应用244

第二节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245

一、概述245

二、综合指数评价法245

三、基于GIS矢量单元评价法248

四、地质环境质量总体评价253

第三节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255

一、概述255

二、评价指标体系255

三、指标量化分析257

四、评判标准265

五、总体评判266

第四节 岩溶塌陷风险评价273

一、评价方法273

二、岩溶塌陷风险评价方法276

第九章 智慧武汉·地质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286

第一节 平台架构286

一、总体架构286

二、平台部署288

三、服务对象289

第二节 数据中心290

一、总体建设290

二、数据标准292

三、数据库310

第三节 “专业版”系统及功能312

一、系统结构312

二、主要功能314

主要参考文献3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