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科贯通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一种解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学科贯通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一种解读](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1374648.jpg)
- 刘召峰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183482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64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75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学科贯通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一种解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现状与未来进路1
一、现有研究概况1
二、现有研究成果缺陷分析与本书的研究主题、研究思路12
三、本书结构与主要内容14
上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解读23
第一章 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辨析与拓展23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分篇构想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23
二、“逻辑与历史的一致”25
三、猴体与人体:“从后思索法”27
四、马克思的实际叙述并不只限于“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29
五、对“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本身的几点补充说明31
六、“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与马克思的资本批判31
七、“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一种拓展理解与运用33
第二章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解读35
一、从Idealismus的翻译谈起35
二、走向“人的解放”的马克思37
三、“人的解放”:从“异化的扬弃”到“剥削与商品生产的消亡”40
四、“人的解放”:消灭分工、缩短工作日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43
五、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辨析45
第三章 《资本论》的哲学意蕴:从哲学与经济学类比的视角看47
一、唯物主义与劳动价值论:一个初步类比47
二、哲学与经济学类比视角下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实践(和历史)唯物主义51
三、从实践(和历史)唯物主义到《资本论》哲学的“上升”55
四、结语58
第四章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劳动的耗费、凝结与社会证成”为中心线索的解读61
一、从“劳动(一般)”到“形成价值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61
二、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66
三、“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抽象到具体77
四、“价值转形”:从价值到生产价格的“上升”82
第五章 科学社会主义的具体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统一性86
一、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夺取政权的革命86
二、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89
三、“现实社会主义”如何对待私有制和商品生产91
中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视野中的社会形态理论101
第六章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在中国:百年传播与研究史的回顾101
一、“五形态说”传入中国101
二、“五形态说”被定为一尊105
三、“五形态说”受到“三形态说”的强力冲击106
四、“三形态说”与“五形态说”并不冲突,可以并存的解说109
五、关于“经济的社会形态”的理解分歧111
第七章 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社会形式——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相关核心概念考辨116
一、马克思“社会形态”概念的起源与含义116
二、“经济的社会形态”的翻译与理解问题119
三、“社会形式”与“社会形态”124
第八章 具体的历史的思维方式与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128
一、具体的历史的思维方式与马克思的“社会观”128
二、具体的历史的思维方式与马克思的“社会形态观”131
三、具体的历史的思维方式与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社会观”134
第九章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相关争论评析140
一、“社会-历史”规律、人的主体能动性及其关系140
二、自然历史过程:含义与适用范围143
三、评“五形态说”与“三形态说”的争论148
四、对社会形态演进的新阐释与当代中国的历史定位157
五、百年后的反思160
下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研究:几个专题研讨167
第十章 论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67
一、《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怎样的“系统”进行传播的?167
二、李大钊何以能够如此“系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170
三、如何评价《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学说的批评?173
第十一章 毛泽东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以《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为中心的考察177
一、商品的本质及其历史性177
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179
三、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182
四、价值规律的作用184
第十二章 历史性自觉与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的奠基和发展——马克思、列宁、毛泽东论人才187
一、马克思的历史性自觉与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的奠基187
二、列宁的历史阶段性自觉:利用“旧专家”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191
三、阶段性历史任务与毛泽东论人才的关键词194
四、历史性自觉与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研究196
第十三章 唯物史观、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与王学典教授商榷201
一、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201
二、关于阶级产生的原因、剥削的含义、对农民战争的评价204
三、关于历史的创造者206
四、关于在历史研究中贯彻历史主义原则211
五、关于对唯物史观的整体把握214
第十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研究:问题与建议——基于对109位教师、41名博士生、116名硕士生的网络问卷的分析216
一、问卷设计的认知基础217
二、问卷数据分析218
三、问卷反映出的问题、几点建议222
参考文献226
附录一 “《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研究”教师问卷246
附录二 “《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研究”博士生问卷250
附录三 “《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研究”硕士生问卷254
索引257
后记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