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教与中国传统音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道教与中国传统音乐
  • 蒲亨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津出版社
  • ISBN:9576680689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34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44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道教与中国传统音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道教音乐的历史与现状1

一、早期道教音乐的类型及主要来源2

1.祷祀歌舞音乐2

2.仙乐6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音乐的规范化9

1.仙乐的丰富和发展9

(1)仙歌9

(2)音诵10

(3)修斋仪式音乐11

2.南北朝道教科仪音乐的改革12

(1)葛洪与《灵宝斋仪》12

(2)寇谦之、陆修静对科仪音乐的改革13

三、唐宋元明道教音乐的传播发展17

1.唐代道教音乐发展概况17

2.宋元明道教音乐发展概况20

四、清代以来道教音乐的衰微及演变23

五、道教音乐的保存现状26

第二章 道教音乐的基本特点及功能36

一、住观道与家居道的流派分野37

1.文化背景之差异40

(1)社会地位之差异40

(2)生活方式之差异42

2.音乐运用上的差异42

(1)音乐传承方式之比较42

(2)演乐目的和对象之比较44

(3)曲式结构之比较44

(4)旋律材料和旋法之比较44

(5)唱法之比较50

二、空间上的超地域性52

1.「超地域性」之表徵54

2.「超地域性」之成因56

三、时间上的古老性60

1.古代巫觋乐舞因素之保存61

2.古代音乐风格因素之遗存63

四、音乐形式的特质67

1.歌、舞、乐一体的表演形式67

2.经词文体69

3.经韵曲调69

(1)念唱腔69

(2)吟唱腔70

(3)抒咏性唱腔71

4.曲体形式79

(1)单曲结构80

(2)套曲形式82

(3)结构规律82

(4)主腔与道乐整体结构之关系91

5.曲、词关系96

(1)单个字与曲调的组合关系96

(2)完整结构的词曲组合关系96

6.乐器运用及功能102

五、道教音乐的基本功能106

1.通神娱神108

2.娱人宣导108

3.制造气氛109

4.养生怡性109

5.遣欲通仙110

第三章 道教科仪音乐的基本类型及特徵111

一、何谓科仪111

二、课诵音乐112

1.课诵科仪背景述略112

2.课诵科仪中的音乐运用114

3.课诵音乐体制特点117

三、斋醮音乐118

1.斋醮科仪背景述略118

2.施食科仪中的音乐运用121

3.斋醮音乐的形式结构199

四、纪念法事音乐211

1.纪念法事背景述略211

2.纪念法事的种类及其音乐运用213

3.纪念法事的音乐形式特徵218

第四章 道曲析要227

概述227

一、标题性曲目229

二、源於科仪程序的曲目245

三、取自经文首句词的曲目264

四、沿用古代音乐之曲目266

五、借用民间音乐的曲目267

第五章 道教与宫廷音乐270

一、历代皇宫运用的道教音乐270

二、唐明皇与道教音乐275

三、宋徽宗创作、推行道教音乐288

四、明皇室对道教音乐的重视和扶植291

五、道乐与宫廷音乐关系论略295

第六章 道教与中国佛教音乐299

一、道教对佛教仪轨制度之引进300

二、佛经文体对道乐之影响305

三、道教经韵从佛教借用新的词汇309

四、音乐形式上的共性因素312

五、佛、道音乐相互关系之特点314

第七章 道教与文人音乐317

一、道教对文人音乐之影响319

二、宋姜白石歌曲的道教渊源323

第八章 道教与传统戏曲音乐331

一、道教题材剧目贯穿戏曲发展史332

二、道教对戏曲创作主体的深刻影响334

三、戏曲科范源於道教斋醮335

四、两者音乐形式上的共性比较336

五、道教在戏曲音乐史上的重要作用339

第九章 道教与中国古谱「声曲折」346

一、中国古谱的源头——声曲折346

二、声曲折渊源考论—从古文而符文而声曲折347

三、声曲折流变考论—从歌楼格而曲线谱而圈腔谱355

四、声曲折的其它孑遗形式述略365

第十章 道教与传统器乐艺术367

一、道教科仪中的器乐运用特点367

二、传统器乐结构思维中的道教影响368

1.《二泉映月》变奏曲式中的阴阳观念369

2.数列结构与道易像数图之渊源关联373

三、道教与民间合奏乐种之融合384

四、道教与西安鼓乐386

第十一章 道教与民歌392

一、民歌中的仙道风味393

二、荆楚丧歌中的道教仪式因素395

三、道乐给民歌增添了特异色彩398

四、道乐对民歌的利用407

五、道教与民歌相互关系略论414

第十二章 道教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和作用416

一、多种传统音乐品类产生发展的促进者418

二、民族音乐的集中者418

三、民族音乐的传授者419

四、民间音乐的提高者420

五、古代音乐文化的保存者421

主要参考文献4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