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速磁浮与高速轮轨交通系统比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高速磁浮与高速轮轨交通系统比较](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0142802.jpg)
- (德)赖纳·沙赫,彼得·耶勒,勒内·瑙曼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0464890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磁浮铁路-交通运输-研究;高速铁路-交通运输-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速磁浮与高速轮轨交通系统比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引言1
2轮轨系统5
2.1轮轨原理6
2.2轮轨过去和将来的意义7
2.3速度和距离12
2.4ICE14
2.4.1ICE115
2.4.2ICE217
2.4.3ICE318
2.4.4ICET21
2.4.5其他列车22
3磁浮快速铁路系统25
3.1磁浮快速铁路的发展25
3.2牵引27
3.2.1磁场28
3.2.2高速磁浮的悬浮和驱动33
3.2.2.1轨道上的驱动34
3.2.2.2悬浮35
3.2.2.3供电37
3.3高速磁浮列车39
3.4其他的磁浮列车42
4磁浮项目45
4.1埃姆斯兰试验线46
4.2中国上海高速磁浮项目47
4.3放弃的项目49
4.3.1柏林—汉堡线49
4.3.2北莱茵—威斯特法伦的磁悬浮干线50
4.4慕尼黑磁浮项目的规划51
4.5世界各地的高速磁浮项目54
5技术系统比较57
5.1线路57
5.1.1选线57
5.1.1.1轮轨系统的选线平面图57
5.1.1.2轮轨系统的纵立面选线64
5.1.1.3高速磁浮系统的平面选线66
5.1.1.4高速磁浮系统的纵立面选线68
5.1.1.5两种交通系统的选线比较69
5.1.2净空限界和线路横断面71
5.1.2.1轮轨系统的净空限界和线路横断面71
5.1.2.2高速磁浮系统的净空限界和线路横断面74
5.1.2.3占地面积75
5.1.3线路构造78
5.1.3.1轮轨系统的线路构造78
5.1.3.2高速磁浮系统的线路构造83
5.1.3.3道岔90
5.1.4特种建筑93
5.1.4.1路堤和路堑93
5.1.4.2桥梁95
5.1.4.3隧道103
5.1.4.4槽和墩柱结构109
5.1.4.5防噪建筑109
5.1.5材料要求110
5.1.6线路轨道的磨损和维护112
5.1.7供电117
5.2车辆119
5.2.1舒适度119
5.2.2运输能力121
5.2.3特有重量123
5.2.3.1与使用面积相关的自重123
5.2.3.2与座位数相关的自重124
5.3驱动功率、加速度和最高速度125
5.3.1单位驱动功率和摩擦系数125
5.3.1.1单位驱动功率和最高速度125
5.3.1.2摩擦系数127
5.3.2加速度性能和附加启动时间128
5.3.3最高速度133
5.3.3.1最高速度纪录133
5.3.3.2同类列车可达的最高速度133
5.3.3.3最高运营速度133
5.3.3.4平均速度和可实现的旅行时间135
5.3.3.5停车时间140
5.3.4线路阻力和运行阻力142
5.3.4.1轮轨系统的基本阻力142
5.3.4.2高速磁浮系统的磁化阻力145
5.3.4.3空气阻力147
5.3.4.4车载电网产生的感应阻力151
5.3.4.5加速阻力值154
5.3.4.6隧道阻力155
5.3.4.7爬坡阻力155
5.3.4.8弯道阻力和道岔阻力155
5.3.4.9其他阻力156
5.3.4.10总的运行阻力156
5.3.5能耗160
5.3.5.1匀速行驶的能耗160
5.3.5.2每座席千米的能耗163
5.3.5.3每平方米使用面积和每千米的能耗164
5.3.5.4供电166
5.4运营方面169
5.4.1网络形成169
5.4.2停靠间距的影响171
5.4.3交通供应和交通需求172
5.4.4列车间隔时间174
5.4.5运输能力175
5.4.6列车的可连接性176
5.4.6.1必要的列车数量178
5.4.7磨损特征179
5.5生态学方面180
5.5.1资源耗费180
5.5.2噪声的产生182
5.5.2.1防噪的法律法规182
5.5.2.2噪声传播的物理基础183
5.5.2.3测出的噪声影响比较184
5.5.2.4声平评估186
5.5.2.5高速磁浮系统和轮轨系统的防噪评价191
5.5.3振动193
5.5.4电场、磁场和电磁场195
5.6安全性199
5.6.1安全系数199
5.6.2安全性影响201
5.6.3系统决定的安全性201
5.6.4结构技术安全性203
5.6.5运营和组织安全性205
5.6.5.1轮轨系统的线形轨迹影响206
5.6.5.2高速磁浮系统的运行控制技术206
6经济系统比较209
6.1总论209
6.2投资计算的方法210
6.2.1静态投资计算方法210
6.2.2动态投资计算方法210
6.2.3成本—收益计算和成本—利润计算212
6.2.4生命周期成本考虑213
6.3成本计算的等级214
6.4成本类型划分216
6.5基础设施投资成本的粗略参数220
6.6线路相关的成本类型划分223
6.6.1轮轨系统第二个层面的线路相关的成本参数223
6.6.2磁浮系统第二个层面的线路相关成本参数225
6.7粗略因素的成本参数228
6.7.1用于建筑设施成本计算的粗略因素229
6.7.1.1用于轮轨系统建筑设施成本计算的粗略因素229
6.7.1.2用于高速磁浮系统建筑设施成本计算的粗略因素231
6.7.2粗略要素的成本特性232
6.7.2.1轮轨系统线路的随机成本分布234
6.7.2.2高速磁浮线路的随机成本分布238
6.8列车的投资成本241
6.8.1ICE列车的投资成本241
6.8.2磁浮列车的投资成本243
6.9运营成本244
6.9.1轮轨系统的运营成本245
6.9.1.1轮轨系统维护的总成本245
6.9.1.2路基的保养、检查和维护247
6.9.1.3列车的保养、检查和维护248
6.9.2高速磁浮的运营成本248
6.9.2.1高速磁浮维护的总估价248
6.9.2.2高速磁浮列车的保养、检查和维护249
6.10收益249
7交通政策、国民经济和工业政策比较253
7.1交通政策的系统比较253
7.1.1移动与交通253
7.1.2交通政策255
7.1.2.1交通政策的愿望、目标和任务255
7.1.2.2交通政策的变化256
7.1.2.3德国以及欧洲的交通政策257
7.1.3客运交通的发展和政策258
7.1.3.1交通发展的回顾258
7.1.3.2交通发展的预测260
7.1.4对高速交通的政策性要求261
7.1.4.1高速交通的发展261
7.1.4.2交通政策的要求262
7.2国民经济系统比较264
7.2.1国民经济中的交通经济264
7.2.2交通的国民经济效益266
7.2.2.1就业影响266
7.2.2.2空间和选址结构268
7.2.3交通的经济成本270
7.3产业政策方面的系统比较273
7.3.1交通在产业政策方面产生的影响273
7.3.2高速交通的创新和开发潜力275
7.3.3高速交通设施的出口潜力275
7.3.4对劳动力市场和就业市场的影响278
8整体系统比较281
8.1基本评价方法281
8.1.1交通规划过程和决策过程281
8.1.2成本—利润计算法283
8.1.3成本利润分析(KNA)284
8.1.4可用价值分析(NWA)286
8.1.5成本有效性分析(KWA)288
8.2交通道路规划中所使用的评价方法291
8.2.1《联邦交通道路规划(2003)》中所使用的整体经济评价法291
8.2.2海默尔的评价方法296
8.2.3短途公共交通的标准化评价方法299
8.3其他评价方法303
8.3.1用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303
8.3.2敏感性分析304
8.4磁浮列车项目中所使用的评价方法305
8.4.1根据BVWP的指导方针对磁浮系统进行评价306
8.4.2舍尔哈泽(Schellhase)的情景分析法307
8.4.3许布纳等人的技术效果分析309
8.4.4巴伐利亚州和北莱菌—威斯特法伦州磁浮线路的可行性研究311
8.5多准则方法的发展314
8.5.1系统比较的框架条件314
8.5.2整体系统比较的指导路线316
8.5.3方法的分类及适用性317
8.5.4可用价值分析中的变量319
8.5.5用于整体系统比较的多准则方法的基本方案320
8.6整体系统比较的结果322
9总结和展望329
参考文献333
译后记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