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市场经济与国有资产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市场经济与国有资产管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1420163.jpg)
- 杨世忠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22741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232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43页
- 主题词:国有资产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市场经济与国有资产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历史·理论·现实1
一、商品经济与国有经济:产生和发展1
(一)原始社会:商品经济的萌芽1
(二)奴隶社会:商品过度化与国家的产生2
(三)封建社会:自然经济为主,商品经济为辅3
(四)自由资本主义:庞大的商品堆积4
(五)垄断资本主义:私营经济与公共经济5
(六)集权制社会主义:产品经济为主,商品经济为辅6
二、西方经济学家关于政府作用和国有资产管理的若干理论7
(一)亚当·斯密:“自由放任理论”7
(二)让·巴·萨伊:“减少政府干预理论”8
(三)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9
(四)萨缪尔森:“混合经济理论”10
(五)科斯:“交易成本与产权经济理论”10
(六)格罗斯门和哈特:“最优所有权结构理论”12
(七)布坎南和德姆塞茨:“剩余权理论”12
(八)波兰德、黄有光和杨小凯:“企业和剩余权结构理论”13
(九)西方产权理论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影响14
三、资本主义国家国有资产管理若干模式16
(一)德国国有资产管理18
(二)英国国有资产管理24
(三)美国国有资产管理26
(四)法国国有资产管理29
(五)日本国有资产管理35
四、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若干理论38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生产资料公有制理论”38
(二)列宁:“国家资本主义理论”39
(三)斯大林:“商品躯壳理论”40
(四)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42
五、社会主义国家国有资产管理模式46
(一)前苏联模式46
(二)南斯拉夫模式48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原有模式及其改革历程50
第二章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与目标模式选择50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原有模式51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调整与改革历程53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状及弊端58
(一)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状的考察58
(二)国有资产现行管理体制的弊端分析59
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基本思路评析61
(一)重建劳动者所有制61
(二)两权分离,强化企业管理62
(三)“终极所有权”与“法人所有权”相分离62
(四)“另起炉灶”63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64
(一)市场经济的共性特征65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66
五、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目标模式68
(一)建立目标模式的基本要求68
(二)目标模式的基本框架75
附录一:深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81
附录二:上海国有资产管理体制89
第三章 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94
一、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概述94
(一)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地位和作用94
(二)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特点99
(三)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原则101
二、国有制的实现形式105
(一)经营性国有资产产权管理格局105
(二)现代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106
(三)现代企业组织结构109
(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118
三、国有企业的企业家队伍建设122
(一)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需要企业家122
(二)现代企业家素质要求124
(三)造就现代企业家队伍125
四、现代企业外部环境建设130
(一)产权交易市场建设130
(二)建立健全政府宏观调控体系134
(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136
(四)加强法制建设,规范政府行为138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摘录)139
附录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摘录)141
附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摘录)142
附录四:《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摘录)150
第四章 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154
一、事业性国有资产的涵义、特点与作用154
(一)事业性国有资产的涵义154
(二)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特点155
(三)事业性国有资产的作用156
二、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与分析157
(一)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157
(二)事业性资产向经营性资产的转化160
(三)管理制度与管理过程161
三、我国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目标与方向161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161
(二)基础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163
(三)应用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164
(四)事业性国有资产中经营成分的管理166
(五)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微观分析168
附录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摘录)173
附录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摘录)178
第五章 行政性国有资产管理182
一、行政性国有资产特点分析182
(一)行政性国有资产的内涵与范围182
(二)行政性国有资产与事业性国有资产的联系与区别183
二、加强行政性国有资产管理的意义184
(一)规范政府行为,维护经济秩序184
(三)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185
(二)利于廉洁奉公,清除贪污腐败185
(一)行政性资产“非转经”现象的成因186
三、行政性国有资产“非转经”问题与对策186
(二)行政性资产“非转经”的问题187
(三)解决行政性资产“非转经”问题的对策189
附录:《行政单位财务规则》(摘录)191
第六章 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194
一、我国资源性国有资产的现状及成因194
(一)国有自然资源的现状及特点194
(二)我国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96
二、资源性国有资产的产权管理200
(一)资源性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200
(二)资源性国有资产的产权登记202
(三)资源性国有资产产权市场的培育与发展204
(一)资源性国有资产价值论206
(二)马克思的资源价格论206
三、资源性国有资产的价值评估206
(三)资源性国有资产价格确定的思路208
(四)矿产资源定价模型209
(五)资源性国有无形资产定价212
四、资源性国有资产的经济核算215
(一)资源性国有资产的核算基础——实物登记制度215
(二)建立实物登记制度的条件与做法216
(三)资源性国有资产的经济核算体系217
五、资源性国有资产合理利用的战略选择与微观决策219
(一)我国传统资源利用模式剖析219
(二)资源合理利用的战略:可持续发展221
(三)资源合理利用的战略保障:资源性国有资产的宏观调控222
(四)资源性国有资产合理利用的微观决策223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摘录)225
后记229
参考书目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