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业企业管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工业企业管理学
  • 李万军,张洪聚主编 著
  • 出版社: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105037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341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工业企业管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工业企业管理概论1

第一节 工业企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

一、工业企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1

二、工业企业管理学的研究方法4

第二节 企业管理的性质和职能9

一、企业管理的性质9

二、企业管理的职能1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权利和义务13

一、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权利13

二、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义务15

第四节 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管理的原则16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 相结合的原则16

二、统一领导和自主经营相结合的原则17

三、实行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18

四、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兼顾的原则21

五、责任、权力、利益相结合的原则23

第五节 我国工业企业管理的发展简史27

一、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管理萌芽阶段27

二、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管理建立和探索阶段28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管理阶段31

第二章 工业企业的管理体制36

第一节 厂长负责制36

一、实行厂长负责制的意义36

二、厂长应具备的条件38

三、厂长的职责与权限39

四、企业的生产行政指挥系统42

五、企业规章 制度46

第二节 企业党组织49

一、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49

二、党委会的组织制度51

三、党委的主要任务51

第三节 企业的民主管理54

一、职工代表大会55

二、工厂管理委员会56

第三章 工业企业的市场预测59

第一节 企业的市场调查59

一、市场调查的意义59

二、市场调查的内容60

三、市场调查的程序62

四、市场调查的方法62

第二节 企业的市场预测64

一、市场预测的内容64

二、市场预测的程序68

三、市场预测的方法69

第四章 工业企业的经营决策72

第一节 经营决策的作用和原则72

一、经营决策的作用72

二、经营决策的原则74

第二节 经营决策的内容和程序75

一、经营决策的内容75

二、经营决策的程序77

第三节 经营决策的基本方法78

一、主观决策法79

二、计量决策法80

三、决策树法81

第五章 工业企业的计划管理85

第一节 计划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原则85

一、计划管理的重要性85

二、计划管理的基本原则86

第二节 计划的种类及内容88

一、长期计划89

二、年度计划89

三、分季分月计划91

第三节 计划编制的方法及计划管理的程序92

一、计划编制的方法92

二、计划管理的程序94

三、计划执行结果的分析96

第四节 全面计划管理98

一、全面计划管理的含义98

二、全面计划管理的任务99

三、全面计划管理与传统计划管理的区别101

第六章 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103

第一节 生产管理的任务和要求103

一、生产管理的任务103

二、生产过程的组织104

三、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106

第二节 生产作业计划108

一、生产作业计划的内容108

二、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程序和方法109

三、生产作业核算111

四、企业生产调度115

第三节 生产管理方法117

一、网络计划技术117

二、看板管理119

三、成组技术121

第七章 工业企业的科技管理122

第一节 科技管理的意义和特点122

一、科技管理的重要意义122

二、科技管理的特点123

第二节 新技术开发管理125

一、新技术开发的方针125

二、新技术开发的过程与途径126

三、新技术评价、鉴定与推广128

第三节 新产品开发管理130

一、新产品开发方向的选择130

二、新产品开发的基本程序131

三、新产品开发的策略133

第八章 工业企业的设备管理135

第一节 设备管理的内容与任务135

一、设备管理的内容135

二、设备管理的任务136

三、全员设备管理137

第二节 设备的选择与评价138

一、设备的选择138

二、设备的评价140

第三节 设备的使用、保养与维修141

一、设备的合理使用141

二、设备的维护保养143

三、设备的维修工作144

第四节 设备的改造与更新145

一、设备的改造145

二、设备的更新146

三、设备管理责任制147

第五节 企业的工具管理147

一、工具管理的内容148

二、工具消耗及储备定额149

第九章 工业企业的人事管理151

第一节 企业的干部管理151

一、干部管理体制的改革151

二、干部的选拔和录用152

三、企业经营者的产生方式154

四、干部管理制度156

第二节 企业的工人管理159

一、用工制度159

二、优化劳动组合161

三、企业工人的考核163

四、企业职工的奖惩164

第十章 工业企业的劳动管理167

第一节 劳动生产率167

一、劳动生产率的计算方法167

二、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169

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169

第二节 劳动定额管理170

一、劳动定额的作用170

二、制定劳动定额的原则172

三、制定劳动定额的方法173

四、劳动定额的形式176

五、劳动定额的管理177

第三节 劳动定员179

一、定员范围180

二、编制定员的方法180

三、定员标准的贯彻实施184

第四节 劳动组织185

一、劳动组织工作任务185

二、劳动组织形式186

第五节 劳动竞赛189

一、单项劳动竞赛189

二、比学赶帮超竞赛190

三、同工种竞赛191

四、厂际间竞赛192

第十一章 工业企业的物资管理193

第一节 物资分类和物资管理任务193

一、物资分类193

二、物资管理的内容和任务194

第二节 物资消耗定额196

一、物资消耗定额的分类196

二、制定物资消耗定额的方法197

第三节 物资储备及定额198

一、物资储备198

二、物资储备定额199

三、物资储备定额管理200

第四节 物资供应计划管理201

一、物资计划管理的任务和原则201

二、物资需要量的确定202

三、物资申请计划203

四、物资采购计划204

五、物资定购和采购管理204

六、ABC分类控制法206

第五节 仓库管理208

一、物资的入库验收209

二、物资的保管209

三、物资的发放210

四、物资的清仓盘点211

第十二章 工业企业的质量管理212

第一节 质量概念与质量标准212

一、质量概念212

二、影响质量的主要环节213

三、产品的质量标准214

第二节 全面质量管理216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217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218

第三节 质量保证体系221

一、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222

二、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223

三、质量管理形式224

第四节 质量管理有效性的分析227

一、质量参数分析227

二、质量综合指标的分析228

第十三章 工业企业的资金管理231

第一节 固定资金的管理231

一、固定资金的特点231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233

三、固定资金的管理234

四、固定资产的折旧236

五、固定资产有偿占用制237

第二节 流动资金的管理238

一、流动资金的特点及分类238

二、流动资金定额的核定240

三、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243

四、流动资金全额信贷制244

第三节 专用基金的管理246

一、折旧基金246

二、更新改造资金247

三、大修理基金248

四、科学技术三项费用拨款249

五、生产发展基金250

六、职工福利基金250

七、职工奖励基金251

八、企业基金252

第十四章 工业企业的成本管理254

第一节 产品成本与成本管理254

一、成本开支的范围254

二、成本管理的内容256

第二节 成本计划的编制258

一、成本计划的内容258

二、成本计划编制程序260

三、成本计划编制方法261

第三节 成本核算及控制262

一、成本核算的要求和程序262

二、成本核算的方法263

三、成本分析265

四、成本控制267

第十五章 工业企业的销售管理270

第一节 销售管理的作用和任务270

一、销售管理的作用270

二、销售管理的任务和原则271

第二节 产品销售计划273

一、产品销售计划的作用和要求273

二、产品销售量的确定273

三、产品销售收入的确定275

第三节 销售业务的管理276

一、产品价格的制订276

二、签订和履行销售合同278

三、商标设计与管理279

四、商品的包装与装璜279

五、广告宣传的管理279

六、发货运输管理280

七、销售后服务工作280

八、推销人员的管理282

第十六章 乡镇企业管理283

第一节 乡镇企业的性质、作用及发展趋势283

一、乡镇企业的性质和特点283

二、乡镇企业的作用285

三、乡镇企业的发展趋势287

第二节 乡镇企业的经济技术联合289

一、实行经济联合的优越性289

二、实行经济联合的形式291

三、实行经济联合的原则293

第三节 乡镇企业的经济责任制295

一、实行经济责任制的重大意义295

二、企业承包人应具备的条件296

三、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内容297

四、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形式300

五、签订承包经营合同302

六、企业内部责任制的计酬方法305

第十七章 中外合营企业管理307

第一节 中外合资企业管理307

一、洽谈合资企业的渠道307

二、设立合资企业的程序308

三、合资企业的出资方式309

四、合资企业的管理机构310

五、合资企业的劳动工资管理311

六、合资企业的物资供应314

七、合资企业的产品销售315

第二节 中外合作企业管理317

一、合作企业的组织方式318

二、设立合作企业的程序319

三、合作企业的合同内容319

四、合作企业的管理机构320

五、合作企业的权利义务320

第十八章 工业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322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任务和原则322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方针322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323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324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328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328

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330

三、职业道德教育331

四、遵纪守法教育332

五、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教育332

六、爱国主义教育333

七、形势任务教育334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335

一、灌输与疏导教育相结合335

二、感化与自我教育相结合336

三、先进模范人物事迹教育337

四、企业文明单位建设3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