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因特网的路由选择技术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因特网的路由选择技术 第2版
  • (美)Sam Halabi,(美)Danny McPherson著;彭业飞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6763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91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51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因特网的路由选择技术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当代因特网2

第1章 因特网的演进2

1.1 因特网的起源和近年的历史3

1.1.1 从ARPANET到NSFNET4

1.1.2 现代因特网6

1.1.3 NSFNET的征求7

1.2 网络接入点8

1.2.1 什么是NAP8

1.2.2 NAP管理者的征求9

1.2.3 联邦因特网交换点10

1.2.4 商业因特网交换点协会10

1.2.5 现代NAP的物理配置11

1.2.6 NAP的备选方案:直接互连12

1.3 路由仲裁者方案13

1.4 超高速骨干网服务(vBNS)17

1.5 NSFNET到区域网络的转移19

1.6 NSF征求NIS管理者21

1.6.1 网络信息服务22

1.6.2 InterNIC的建立22

1.6.3 索引和数据库服务22

1.6.4 注册服务24

1.6.5 支持NIC的服务25

1.7 其他因特网注册处25

1.7.1 因特网号码美国注册处25

1.7.2 IP网络欧洲协调中心26

1.7.3 亚太网络信息中心26

1.8 因特网路由注册处(IRR)27

1.9 因特网的过去和未来28

1.9.1 下一代因特网的起步28

1.9.2 因特网2(第2代因特网)30

1.9.3 Abilene31

1.10 展望32

1.11 经常提出的问题33

1.12 参考资料34

第2章 ISP服务与特性35

2.1 ISP服务35

2.1.1 专用因特网接入36

2.1.2 帧中继和ATM因特网接入36

2.1.3 拨号连接服务38

2.1.4 数字用户线路38

2.1.5 电缆调制解调器39

2.1.6 专门代管服务39

2.1.7 其他ISP服务40

2.2 ISP的价格、服务等级协定和技术特性41

2.2.1 ISP服务价格41

2.2.3 ISP骨干网选择准则42

2.2.2 服务等级协定42

2.2.4 分界点48

2.3 展望51

2.4 经常提出的问题52

第3章 IP编址和分配技术53

3.1 因特网编址的历史54

3.1.1 基本IP编址54

3.1.2 基本子网划分56

3.1.3 可变长度子网掩码58

3.2 IP地址空间的缺乏61

3.2.1 IP地址分配62

3.2.2 无类别域间选路64

3.2.3 专用地址和网络地址的转换76

3.2.4 IP版本679

3.3 展望83

3.4 经常提出的问题83

3.5 参考资料85

第二部分 选路协议基础88

第4章 域间选路基础88

4.1 路由器与选路概述88

4.1.1 基本选路例子89

4.2 选路协议的概念91

4.2.1 距离向量选路协议91

4.2.2 链路状态选路协议94

4.3 把世界划分成自治系统97

4.3.1 静态路由、默认路由和动态路由97

4.3.2 自治系统98

4.4 展望103

4.5 经常提出的问题103

4.6 参考资料105

第5章 边界网关协议版本4106

5.1 BGP是怎样工作的107

5.1.1 BGP消息报头格式110

5.1.2 BGP相邻体协商111

5.1.3 有限状态机的前景113

5.1.4 NOTIFICATION消息116

5.1.5 KEEPALIVE消息118

5.1.6 UPDATE消息和选路信息118

5.2 BGP能力协商124

5.3 BGP的多协议扩展125

5.4 TCP MD5签名选项126

5.5 展望128

5.6 经常提出的问题128

5.7 参考资料129

第三部分 有效的因特网选路设计132

第6章 BGP能力的协调132

6.1 建立对等对话133

6.1.1 物理的和逻辑的连接134

6.1.2 取得一个IP地址135

6.1.4 在一个AS内的BGP连续性136

6.1.3 鉴别BGP对话136

6.1.5 AS内部的同步137

6.2 路由更新的源140

6.2.1 向BGP动态注入信息140

6.2.2 向BGP静态注入信息143

6.2.3 路由的起点144

6.2.4 静态对动态选路的一个例子:移动网络145

6.3 重叠协议:后门146

6.4 简化的选路过程148

6.4.1 BGP路由:通告和存储149

6.4.2 BGP选路信息库150

6.4.3 从对等体收到的路由151

6.4.4 输入策略机151

6.4.7 通告给对等体的路由152

6.4.8 选路环境的例子152

6.4.6 输出策略机152

6.4.5 路由器使用的路由152

6.4.9 BGP决策过程总结154

6.5 控制BGP路由155

6.5.1 BGP路径属性156

6.5.2 多路访问媒体的NEXT_HOP性能169

6.5.3 在非广播多路访问媒体上的NEXT_HOP性能170

6.5.4 使用next-hop-self与通告DMZ171

6.5.5 使用专用AS172

6.5.6 AS_PATH和路由聚合问题174

6.5.7 AS_PATH的操作175

6.6 路由过滤和属性操作177

6.6.1 入站和出站过滤178

6.6.2 路由过滤和操作过程178

6.6.3 对等体组186

6.7 BGP-4聚合187

6.7.1 仅聚合,抑制更具体的路由188

6.7.2 聚合加上更具体路由188

6.7.3 带有更具体路由子集的聚合190

6.7.4 聚合中信息的丢失191

6.7.5 改变聚合的属性191

6.7.6 基于更具体路由子集的聚合构成191

6.8 展望192

6.9 经常提出的问题193

6.10 参考资料195

第7章 冗余度、对称性和负载平衡196

7.1 冗余度197

7.1.1 地理限制的压力198

7.1.2 设定默认路由198

7.2 对称性203

7.3 负载平衡204

7.4 冗余度、对称性和负载平衡的设计206

7.4.1 情况1:单宿连接207

7.4.2 情况2:到单一提供者的多宿连接207

7.4.3 情况3:到不同提供者的多宿连接217

7.4.4 情况4:具有一个备用链路的相同提供者的用户221

7.4.5 情况5:具有一个备用链路的不同提供者的用户224

7.5 展望229

7.6 经常提出的问题229

7.7 参考资料230

第8章 自治系统内部选路的控制231

8.1 非BGP路由器与BGP路由器的相互作用232

8.1.1 把BGP注入IGP232

8.1.2 在AS内部遵循默认路由233

8.2 BGP策略与内部默认路由的冲突234

8.2.1 AS内的默认路由:主用/备用BGP策略234

8.2.2 AS内的默认路由:其他BGP策略240

8.3 策略选路242

8.3.1 基于业务量源的策略选路242

8.3.2 基于业务量源/目的的策略选路243

8.3.3 默认为动态选路的策略选路244

8.3.4 策略选路的其他应用244

8.4 展望246

8.5 经常提出的问题247

第9章 大规模自治系统的控制248

9.1 路由反射器249

9.1.1 无路由反射器的内部对等体249

9.1.2 有路由反射器的内部对等体250

9.1.3 命名惯例和操作规则251

9.1.4 冗余度问题及一个AS内的多个路由反射器252

9.1.5 路由反射拓扑模型253

9.1.6 路由反射器和对等体组257

9.2 联盟259

9.2.1 联盟的缺陷260

9.2.2 用联盟时的路由交换和BGP决策261

9.2.3 推荐的联盟设计262

9.2.4 联盟与路由反射器262

9.3 控制IGP的扩展263

9.3.1 用IBGP划分的多个区域264

9.3.2 把AS划分为由EBGP分隔的多个区域267

9.4 展望270

9.5 经常提出的问题270

9.6 参考资料271

第10章 稳定的因特网的设计272

10.1 因特网的路由不稳定性272

10.1.1 IGP的不稳定性273

10.1.5 存储量不足274

10.1.4 CPU能力不够274

10.1.3 软件问题274

10.1.2 硬件失效274

10.1.6 网络升级和例行维护275

10.1.7 人为差错275

10.1.8 链路拥塞276

10.2 BGP稳定特性276

10.2.1 控制路由和高速缓冲失效277

10.2.2 BGP路由刷新277

10.2.3 路由衰减278

10.3 展望282

10.4 经常提出的问题282

第四部分 因特网选路手段的配置286

第11章 基本BGP功能和属性的配置286

11.1 建立对等对话287

11.2 路由过滤和属性操作294

11.2.1 BGP路由图295

11.2.2 前缀列表297

11.2.3 基于NLRI的路由识别和过滤300

11.2.4 基于AS_PATH的路由识别和过滤303

11.3 对等体组304

11.4 路由更新的源307

11.4.1 动态注入信息到BGP中307

11.4.2 静态注入信息到BGP中316

11.5 再论重叠协议:后门317

11.6 BGP属性320

11.6.1 NEXT_HOP属性323

11.6.2 AS_PATH属性325

11.6.3 LOCAL_PREF(本地优先)属性329

11.6.4 MULTI_EXIT_DISC属性332

11.6.5 COMMUNITY属性335

11.7 BGP-4聚合337

11.7.1 仅有聚合,抑制更具体的路由338

11.7.2 聚合及更具体的路由342

11.7.3 带有具体路由子集的聚合347

11.7.4 在聚合内信息的丢失353

11.7.5 改变聚合的属性356

11.7.6 基于具体路由子集的聚合构成359

11.8 展望361

第12章 有效的因特网选路策略的配置362

12.1 冗余度、对称性和负载平衡363

12.1.1 动态得知的默认路由363

12.1.2 静态设定默认路由365

12.1.3 到单个提供者的多宿连接369

12.1.4 到不同提供者的多宿连接386

12.1.5 带有备用链路的同一提供者的用户391

12.1.6 带有备用链路的不同提供者的用户393

12.2 遵循AS内部的默认路由399

12.2.1 与内部默认路由冲突的BGP策略402

12.3 策略选路420

12.4 路由反射器425

12.5 联盟429

12.6 路由的控制和缓存器的失效436

12.6.1 BGP软重配置437

12.6.2 出站软重配置437

12.6.3 入站软重配置438

12.6.4 BGP路由刷新445

12.7 BGP出站请求过滤器能力447

12.8 路由衰减448

12.9 展望454

第五部分 附录456

附录A BGP命令说明456

附录B 参考资料466

附录C BGP出站路由过滤器470

附录D 多协议BGP4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