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基于广东的实证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基于广东的实证分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38/30149211.jpg)
- 陈瑞莲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0200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19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439页
- 主题词:城乡建设-经济发展-研究-广东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基于广东的实证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上篇 理论反思与政策审视3
第一章 城乡二元结构的理论源流与制度约束3
一 城乡二元结构的理论源流3
(一)国外城乡二元结构理论的缘起和发展3
(二)国内城乡二元结构研究现状7
二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约束与城乡分割11
(一)制度约束12
(二)城乡分割15
第二章 广东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及瓶颈18
一 广东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与问题18
(一)共性问题:“三农”问题突出19
(二)珠三角地区的突出问题21
(三)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主要问题27
二 广东缓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基本做法29
(一)总体概况29
(二)广州:稳步推动“城中村”改制和“中心镇”建设32
(三)深圳:实施“同富裕工程”,推进全面城市化34
(四)佛山:组团城市建设下的城乡一体化变革36
(五)兴宁:山区“三化”齐头并举38
三 进一步缓解广东城乡二元结构的困难与瓶颈39
(一)流动人口与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40
(二)失地农民的就业意愿与城市认同问题41
(三)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建设资金短缺与配套政策问题42
(四)“村改居”中的利益博弈问题43
第三章 广东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政策评估46
一 广东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基本政策46
(一)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农村发展46
(二)进行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47
(三)鼓励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农业服务体系48
(四)改善农村社会服务,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49
(五)完善农村城市化的政策设计,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50
(六)发展县域经济,改善农村经济环境52
(七)统筹城乡居民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53
(八)改革户籍制度,降低城市化的门槛54
(九)改革土地管理制度,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55
(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培育市场流通体系56
二 现行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政策缺陷56
(一)对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认知不足57
(二)政策设计缺乏系统性,资源投入不足57
(三)制度创新力度不够58
第四章 广东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机遇与挑战60
一 广东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面临的机遇60
(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60
(二)省政府高度重视,支持力度大61
(三)政府财力雄厚,具备财政条件61
(四)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具备了对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的能力62
(五)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可以有效地转移农村人口62
二 广东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挑战63
(一)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制度挑战63
(二)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其他制约因素71
第五章 国内外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经验与启示90
一 国外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与教训90
(一)发展中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90
(二)发达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95
(三)国外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与启示98
二 国内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模式及经验102
(一)国内统筹城乡发展的若干模式102
(二)基本做法与主要经验110
三 国内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几点启示123
(一)立足自身实际,注重发挥自身优势123
(二)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扶持和保护力度123
(三)坚持走发展中小城镇的道路124
(四)坚持统筹协调,做好规划与管理124
(五)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和照顾农民利益125
第六章 解决广东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思路与对策126
一 观念反思126
(一)正确认识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互关系问题126
(二)正确认识城市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129
(三)理性看待户籍制度与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关系131
(四)重视城镇化过程中物质形态的一体化与文明形态的二元性问题133
二 总体思路135
三 对策建议138
(一)财税体制改革138
(二)农村产权制度创新146
(三)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154
(四)户籍及其相关配套制度改革159
下篇 典型探索与专题研究165
第七章 佛山市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实践探索之一:农村城市化的政策设计165
一 佛山推进农村城市化的政策设计165
(一)统筹城乡建设,加强城市规划对城镇化进程的引导166
(二)改革户籍制度,实施统一的户籍管理167
(三)改革计划生育管理制度,减少城镇化的阻力167
(四)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维护失地农民的权益168
(五)统一城乡就业管理制度,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和就业引导机制169
(六)完善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城市化进程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170
(七)实施“村改居”工程,推进“城中村”改造171
二 佛山城市化政策推进中遇到的障碍及原因171
(一)农民对城市化的抗拒172
(二)集体资产难以量化处置172
(三)失地农民的就业困境173
(四)财政资源的约束174
(五)政策的联动性不足,集体行动困难174
三 佛山推进农村城市化的启示175
(一)现有农村城市化政策设计的科学性有待加强175
(二)推进农村的城市化面临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176
(三)政府需要转变职能,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177
(四)地方政府需要正确处理城市化与农业发展的关系177
(五)推进农村的城市化,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178
第八章 佛山市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实践探索之二:“村改居”179
一 佛山“村改居”的背景分析179
(一)佛山城乡二元结构情况179
(二)佛山“城中村”问题的困扰180
(三)城市化进程中村委会管理模式的困境182
二 佛山“村改居”的政策设计185
(一)佛山“村改居”的基本情况185
(二)佛山“村改居”的具体政策187
三 佛山“村改居”的问题分析191
(一)“村改居”过程中的利益博弈191
(二)佛山“村改居”政策的成效196
(三)佛山“村改居”的困境198
四 科学推进“村改居”的对策思路202
(一)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村改居”工作202
(二)协调“村改居”各主体间的利益关系203
(三)建立有利于“村改居”的制度和政策环境205
(四)推动政府职能社会化,从根本上减轻政府负担207
第九章 佛山市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实践探索之三:城乡结合部社区管理209
一 佛山城乡结合部社区发展状况与存在问题209
(一)佛山城乡结合部社区分布与主要形式210
(二)佛山城乡结合部社区的主要特征212
(三)佛山城乡结合部社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15
二 佛山城乡结合部社区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政府职能因素分析218
(一)发展观念偏差219
(二)职能重点偏离220
(三)职能关系不清221
(四)职能方式单一223
三 佛山城乡结合部社区发展中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的思路与对策224
(一)树立科学的城市化观念和社区发展观念224
(二)明确政府在城乡结合部社区发展中的角色定位226
(三)把握政府推动城乡结合部社区发展的职能重点229
(四)理顺职能关系,重构职能载体235
(五)转变职能方式,促进社区居民对社区发展的 参与239
第十章 佛山市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实践探索之四:顺德农村集体土地管理的改革241
一 顺德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利用管理的历史与现状241
(一)城市化初步发展时期的农村集体土地利用管理242
(二)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农村集体土地利用管理244
(三)城市化水平及质量显著提高阶段的农村集体土地利用管理246
二 顺德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利用管理的问题分析257
(一)农业用地减少过快,非农建设用地量过大257
(二)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利用效益低258
(三)土地闲置量大,闲置时间较长259
(四)农民的土地权益受损,农村经济发展趋弱260
(五)政府征用地行为不规范,违法用地仍然相当严重261
(六)农民与政府在土地利用上的矛盾较大,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261
三 顺德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利用管理的对策思考262
(一)调整行政区划,使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更加科学263
(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263
(三)维护并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土地权益266
(四)保护耕地,保障农业的稳步发展和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267
第十一章 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城中村”改造机制比较研究269
一 问题的缘起269
(一)“城中村”—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的城市独特景观269
(二)珠三角“城中村”改造现状271
(三)“城中村”改造的难点272
二 广州、深圳、珠海的“城中村”改造机制272
(一)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机制273
(二)深圳市“城中村”改造机制274
(三)珠海市“城中村”改造机制276
三 广州、深圳、珠海“城中村”改造机制比较分析278
(一)政府在“城中村”改造中充当的角色不同278
(二)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不同280
(三)珠海市“城中村”的改造取得成效的原因分析281
四“城中村”改造比较研究的启示283
(一)历史理性和现实理性相互结合284
(二)让利与共赢有机统一284
(三)政府与市场间的中庸之道286
第十二章 广东省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288
一 广东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状况分析288
(一)广东农村土地流转的总体情况288
(二)广东农村土地流转的特点291
(三)广东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296
二 广东农村土地流转的约束机制302
(一)农村土地流转的产权基础303
(二)集体所有制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306
(三)外部环境因素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约束311
三 促进广东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建议319
(一)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完善土地流转立法320
(二)创造有利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外部环境337
(三)规范地方政府、村委会等特殊主体行为344
(四)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346
附录 广东省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部分文件356
广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356
关于推进城镇化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380
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393
广东省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398
主要参考文献408
后记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