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级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最新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高级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最新发展](https://www.shukui.net/cover/45/31481634.jpg)
- 张宇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0582961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88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60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级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最新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张宇 孟捷1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形成、发展与历史贡献1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本质特征3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形式与现代形式6
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最新发展8
第一篇 总论27
第1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五个方法论命题 林岗 张宇27
一、引言27
二、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解释社会制度的变迁29
三、在历史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整体制约中分析个体经济行为33
四、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确定整个经济制度的性质39
五、依据经济关系来理解政治法律制度和伦理规范41
六、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44
七、结语48
第2章 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吴易风50
一、关于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意见分歧50
二、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国内学者的不同理解51
三、罗宾斯的经济学定义和西方学者的批评56
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对象问题上的根本分歧60
第3章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与当代现实 卫兴华65
一、问题的提出65
二、澄清对马克思有关理论的误解66
三、面对新情况,探求新认识79
一、引言84
第4章 当代国外经济学家剩余价值理论评述 裴小革84
二、技术扣除论中的剩余价值理论85
三、阶级冲突论中的剩余价值理论88
四、阶级合作论中的剩余价值理论91
五、结语94
第5章 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纲领 李建德97
一、“范式”和“研究纲领”97
二、马克思主义研究纲领的核心99
三、整体分析与个体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规则101
四、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规则103
五、规范分析的认识——蕴涵模型109
第6章 产权分析的两种范式 林岗 张宇117
第二篇 所有制与产权117
一、个体方法与整体方法118
二、法权关系与经济关系119
三、交易关系与生产关系121
四、自然权利与历史权利123
五、西方产权经济学范式的重大缺陷124
六、在实践中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产权理论130
第7章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 吴易风134
一、马克思是第一位有产权理论的社会科学家134
二、财产权是生产关系的法律表现135
三、财产权的历史形式137
四、财产权:权利统一和权利分离139
五、所有权和索取权145
六、所有权和继承权147
第8章 马克思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理论 胡钧148
一、所有制、所有权、产权148
二、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153
三、《资本论》是从哪里开始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157
四、斯大林对生产关系下的定义错了吗?158
五、资源配置方式与社会经济制度160
六、如何定义社会主义162
第三篇 企业理论167
第9章 从当代企业理论的角度看《资本论》 左大培167
一、企业理论:马克思经济学的精髓168
二、抛弃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概念171
三、管理工资论的翻版180
四、产业后备军学说渗入主流经济学185
五、以契约来解释企业内的指挥关系188
六、以《资本论》中的资本概念来说明资本雇佣劳动192
第10章 西方企业理论与马克思企业理论的比较 程恩富200
一、西方企业理论的意义与贡献200
二、西方企业理论的局限205
三、马克思的企业学说及与西方企业理论的比较208
第11章 企业契约的实质和经济意义: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说明 丁为民217
一、从科斯的企业契约谈起217
二、企业契约的实质219
三、企业契约的经济意义222
四、结语226
第12章 分工原则、技术范式与生产理论 卢荻228
一、两种分工原则与认识框架228
二、现代企业理论的三种范式229
三、技术进步与生产组织创新232
四、技术-经济范式与生产理论234
五、结语236
第四篇 积累、增长与波动241
第13章 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 宋则行241
一、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241
二、经济增长的模式243
三、进一步的推论245
四、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式与现代西方经济增长模式的比较248
五、社会主义经济中的适度经济增长率254
第14章 产品创新与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理论 孟捷257
一、理论的回顾257
二、资本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与产品创新261
三、资本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与利润率动态264
四、新熊彼特派长波理论与马克思主义长波理论的综合267
第15章 1950年以来资本主义的经济增长:相关理论与实证检验 M.J.韦伯 D.L.瑞格比272
一、现有的各种解释273
二、利润率及其决定因素274
三、生产率变化278
四、生产的国际区位280
五、结论282
第16章 “新经济”,还是新的“经济长波”? 高峰287
一、如何看待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经济繁荣287
二、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周期性繁荣的直接经济原因291
三、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周期性繁荣的深层经济背景299
四、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经济繁荣可能预示着一个新的经济增长长波311
第17章 法国调节学派与美国积累的社会结构学派之比较 大卫·科兹317
一、引言317
二、共同的理论基础318
三、理论上的差异320
四、积累过程中的变化320
五、制度如何支持积累321
六、经济危机的起因322
七、经济危机的克服323
八、19世纪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324
九、对战后阶段的分析325
十、结论328
第五篇 货币与金融333
第18章 货币与资本主义分析:商品货币的重要性 考斯塔斯·拉伯威查斯333
一、引言333
二、货币形式的演变334
三、商品货币的交换价值338
四、非商品货币的交换价值343
五、结论350
一、虚拟资本虚拟性的新发展352
第19章 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 刘骏民352
二、货币的虚拟化360
三、资本主义经济的虚拟化364
四、货币、虚拟经济与实际经济370
五、世界金融动荡频繁的根源及其控制375
第20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通货膨胀理论述评 孟捷380
一、货币约束的历史形式和通货膨胀的理论定义380
二、福特主义积累体制与通货膨胀381
三、围绕国民收入的阶级斗争与通货膨胀危机384
四、伊藤诚论“过度积累”与通货膨胀危机385
五、结语386
一、对社会制度起源和本质的两种解释391
第六篇 制度与制度变迁391
第21章 诺斯与马克思:关于制度的起源和本质的两种解释的比较 林岗 刘元春391
二、理论与历史400
第22章 诺斯与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和制度变迁动力的比较 林岗 刘元春 张宇407
一、马克思的生产力一元动力论与诺斯的批评407
二、诺斯的多元动力论与人口动力论411
三、人口变化与“两次经济革命”413
第23章 诺斯与马克思:关于制度变迁道路理论的比较 林岗421
一、诺斯的故事422
二、马克思的故事433
三、结论444
一、引言:马克思主义与制度分析446
第24章 制度变迁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框架 张宇446
二、方法论:整体主义、个体主义与唯物史观447
三、理论框架:制度结构、制度选择与制度理性449
四、制度结构:一元与多元451
五、制度选择:决定论与非决定论453
六、制度理性:演进与建构457
第七篇 全球化与世界体系463
第25章 马克思与全球化 张宇463
一、引言463
二、资本主义与世界历史:全球化的起源、动力和发展方向464
三、中心与外围:全球化的结构466
四、国际价值与国际剥削469
五、保护关税与自由贸易:对全球化的赞成与反对473
六、结论:全球化与未来476
第26章 一种新的贸易理论——贸易理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柳欣478
一、比较利益与技术进步479
二、贸易条件与收入分配487
三、资本、货币、利润率与国际价值的决定491
四、贸易理论的宏观经济学495
第27章 资本扩张与世界不平衡发展 约翰·威克斯507
一、新古典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趋同508
二、竞争与不平衡发展511
三、对分化的经验观察514
四、趋同与分化522
一、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527
第八篇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527
第28章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回顾与反思 张宇527
二、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530
三、对市场社会主义的批评536
四、总结543
第29章 渐进式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张宇546
一、对中国经验的不同解释546
二、市场经济的性质548
三、宪法制度与改革道路550
四、目标与过程、演进与建构552
五、初始条件的作用554
六、东亚模式与中国道路:文化的意义556
七、小结:中国经验的意义558
第九篇 生态条件与资本积累563
第30章 生态条件:一个政治经济学的概念 詹姆斯·奥康纳563
一、引言563
二、生产的诸条件和国家567
三、生产的诸条件与市民社会571
第31章 资本主义的第二种矛盾 詹姆斯·奥康纳575
一、引言575
二、两种危机理论577
三、受危机支配的资本主义制度:传统马克思主义的解释579
四、资本主义制度对危机的依赖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传统马克思主义的解释580
五、受危机支配的资本主义制度: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解释581
六、为危机所支配、并依赖于危机的资本主义制度,以及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解释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