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华东山地第四纪沉积环境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华东山地第四纪沉积环境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1488120.jpg)
- 朱诚等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35823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54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82页
- 主题词:山地(学科: 第四纪地质 学科: 沉积环境 学科: 研究 地点: 华东地区) 山地 第四纪地质 沉积环境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华东山地第四纪沉积环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华东山地第四纪沉积环境研究的现状1
插页1
《南京大学学术文库》总序[蒋树声]1
照片1
前言1
第一章 华东山地第四纪沉积环境研究的现状与意义1
1.2 华东山地第四纪沉积环境研究的意义5
第二章 区域特征8
2.1 庐山地区地理地质背景8
2.2 黄山地区地理地质背景16
2.3 天目山地区地理地质背景23
3.1 庐山地区28
第三章 主要野外调查地点和采样位置简介28
3.2 黄山地区40
3.3 天目山地区45
第四章 粒度分析57
4.1 概括图解标准离差(Sd)对平均粒径(Ms)的点图57
4.2 偏度(Sk)对峰态(Ku)离散图66
4.3 粒度频率曲线特征67
4.4 C-M图像分析72
4.5 沉积旋回的特征72
第五章 粘土矿物及伊利石结晶度和开形指数的分析74
5.1 粘土矿物含量半定量分析75
5.2 伊利石开形指数和长宽比(Hw)指数分析78
第六章 地球化学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86
6.1 各地区元素的地质背景值93
6.2 各地区元素的衬度系数94
6.3 各地区剖面中氧化物的比值及其变化100
6.4 各剖面的相对淋溶、积聚值102
6.5 元素和氧化物富集、淋溶迁移成因的探讨103
第七章 高价铁与低价铁比值反映的古温度变化特征107
7.1 理论依据107
7.2 第四纪古温度值的推算111
7.3 对用Fe3+/Fe2+探讨庐山地区第四纪古温度的讨论114
第八章 岩性差异和沉积物物源分析120
8.1 岩性差异较大的庐山地区129
8.2 花岗岩为主的黄山地区和火山岩为主的天目山地区132
第九章 孢粉分析134
9.1 庐山地区孢粉特征134
9.2 黄山地区孢粉特征141
9.3 天目山地区孢粉特征142
第十章 重砂矿物分析145
10.1 风化系数特征146
10.2 稳定系数特征147
10.3 双目显微镜鉴定结果155
第十一章 石英砂表面特征和沉积物微结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166
11.1 石英砂表面特征的成因分析166
11.2 庐山、黄山和天目山地区石英砂表面特征和沉积物微结构特征分析169
第十二章 古地磁测试结果和地层时代划分187
12.2 由磁性地层对比得出的几点新认识188
12.1 古地磁测试结果188
第十三章 环境磁学与磁化率分析结果198
第十四章 对庐山东麓第四纪沉积物物源及新构造运动的新认识208
14.1 岩性差异和物源分析208
14.2 古地磁年代学证据211
14.3 新构造运动与变位网纹红土问题的讨论213
第十五章 庐山地区第四纪古冰缘作用遗迹的发现219
15.1 第四纪古冰缘作用遗迹及其特征219
15.2 古冰缘作用遗迹的成因探讨222
第十六章 分形方法在庐山第四纪沉积环境研究中的应用224
16.1 剖面分析224
16.2 古温度变化225
16.3 粒度分析226
16.4 第四纪环境演变228
第十七章 晚白垩世以来黄山地区隆升机制研究231
17.1 黄山地区古剥蚀面的形成231
17.2 古剥蚀面年龄的确定232
17.3 构造抬升量的计算234
17.4 慈光阁谷地“冰川擦痕”成因探讨237
17.5 黄山抬升过程的恢复及构造抬升的机制238
17.6 对黄山地区构造隆升的几点新认识240
第十八章 黄山逍遥溪地区第四纪沉积环境研究242
18.1 剖面位置及特征242
18.2 粒度243
18.3 Fe3+/Fe2+含量测定244
18.4 地球化学元素和氧化物244
18.5 孢粉247
18.6 粘土矿物248
18.7 重矿及扫描电镜分析251
18.8 古地磁与磁化率及综合分析结果252
19.1 剖面位置及特征255
第十九章 天目山姚砂岭地区第四纪沉积环境研究255
19.2 粒度256
19.3 Fe3+/Fe2+含量测定257
19.4 地球化学元素和氧化物257
19.5 孢粉258
19.6 粘土矿物259
19.7 重矿及扫描电镜分析260
19.8 古地磁与磁化率及综合分析结果261
第二十章 天目山龙王庙地区晚更新世沉积环境研究266
20.2 古地磁测试结果266
20.1 剖面位置及特征266
20.3 地球化学元素和氧化物267
20.4 孢粉分析269
20.5 磁化率及沉积物微结构分析270
20.6 结语271
21.1 地球化学元素和氧化物272
第二十一章 天目山深溪流域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环境演变272
21.2 孢粉分析结果273
21.3 天目山晚更新世晚期降温幅度275
21.4 其他分析结果275
21.5 结语276
第二十二章 全区第四纪古纬度变化分析278
22.1 地层时代的确定278
22.2 古纬度计算280
22.3 古纬度变化对环境的影响282
23.1 Fe3+/Fe2+反映的古温度特征285
第二十三章 庐山、黄山与天目山地区第四纪沉积环境比较研究285
23.2 古地磁测试结果286
23.3 孢粉特征288
23.4 其他分析结果290
第二十四章 结束语292
中文摘要303
英文摘要314
参考文献327
附录--华东山地主要植物名录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