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与邓小平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薛汉伟,秦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88576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与邓小平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关于科学研究邓小平理论的几个问题1
第一题 时代发展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
一、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时代特征1
(一)发展战略2
(二)体制3
(三)历史作用和历史局限6
二、时代发展与当代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11
(一)苏联模式的衰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11
(二)回应时代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24
三、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37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思想37
(二)两大历史变革同时并举的新实践39
(三)三大理论突破42
四、毛泽东与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5
(一)从毛泽东出发46
(二)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49
(三)中国率先突破苏联模式的一个根本原因53
第二题 在最高层次上揭示社会主义本质58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提出58
(一)改革的起步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萌芽58
(二)改革的初步展开与社会主义两大原则的概括61
(三)改革的深化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提出63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特点65
(一)在目的和目标的层次上揭示社会主义本质65
(二)突出生产力68
(三)突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71
(四)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本质76
(五)选择目标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78
(一)从两个误解谈起80
三、社会主义观:从马克思到邓小平80
(二)马克思的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观81
(三)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观88
(四)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90
(五)回到马克思,超越马克思93
第三题 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104
一、前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104
(一)唯物史观与社会主义的两大飞跃104
(二)马克思提供的方法和出发点107
(三)列宁的有关理论和初步实践110
(四)社会主义是一个短暂阶段的观念是怎样形成的112
二、国情和社会主义再认识的科学成果116
(一)两个再认识116
(二)基本的经验教训118
(三)三块理论基石122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地位和主要矛盾127
(一)国情的本质概括128
(二)基本特征132
(三)主要矛盾134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137
(一)认清社会主义建设一切问题的基本根据137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市场取向改革的重大突破139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所有制理论的重大突破141
第四题 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146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146
(一)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146
(二)从市场经济到计划经济148
(三)从计划经济到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153
(四)从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54
(一)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提出157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157
(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159
(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发展161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162
三、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道路165
(一)中国式的渐进革命166
(二)中国式渐进改革的特点168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和市场建设的全面展开174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框架与改革的整体推进174
(二)重点改革的方案及其实施180
五、改革攻坚182
(一)中国正处在两大历史变革的阵痛之中182
(二)十五大以来的三大改革186
(三)国有企业的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进入攻全阶段190
一、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到邓小平的对外开放观195
第五题 经济的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195
(一)世界市场的形成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196
(二)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与列宁的对外开放思想198
(三)经济全球化与邓小平的对外开放观201
二、历史经验的总结与对外开放理论的提出204
(一)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204
(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207
(三)大胆吸取人类文明成果212
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14
(一)从对外开放的提出到开放型经济思想的形成214
(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216
(三)从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出发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20
一、邓小平的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形成224
(一)出发点224
第六题 转轨期的民主政治建设224
(二)开始形成的标志225
(三)民主建设基本命题的提出227
(四)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228
(五)改革战略的制定231
二、民主政治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233
(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233
(二)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235
(三)健全法制,走依法治国之路237
三、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242
(一)经济发展与政治民主化243
(二)市场经济与政治民主建设244
(三)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合247
(四)机构改革与完善监督机制250
(一)地位和作用261
第七题 在市场取向改革中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61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261
(二)内容和任务263
(三)途径和方法265
(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266
(五)主体和领导268
二、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69
(一)积极效应270
(二)市场经济与个人主义274
(三)负效应277
三、转轨期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80
(一)一个规律性的现象280
(二)我国转轨期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殊艰巨性和复杂性282
(三)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284
后记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