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管理动态IP网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美)Paul T. Ammann著;徐六通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5327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9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1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管理动态IP网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译者序1
第1章 TCP/IP基本知识1
1.1 网络协议1
目录1
1.2 IP地址2
前言3
1.3 IP子网5
1.4 IP选路7
1.6 名字服务器8
1.5 分配IP地址8
1.7 使用TCP/IP的应用9
1.8 其他TCP/IP术语10
1.9 相关的出版物11
第2章 DHCP的概念和综述12
2.1 BOOTP——DHCP的先驱12
2.2 DHCP综述13
2.3.1 如何获得配置信息14
2.3 DHCP如何工作14
2.3.2 如何更新租期17
2.3.3 当一个客户机离开其所在的子网时会怎样18
2.3.4 网络中的更新是如何实现的18
2.3.5 BOOTP/DHCP中继代理是什么18
2.3.6 IP地址池19
2.3.7 一池多网19
2.3.8 一网多池20
2.4 客户机标识20
2.4.1 MAC地址作为标识21
2.4.2 客户ID作为标识21
2.4.3 用户类别ID作为标识22
2.4.4 来自厂商扩展的标识22
2.4.5 来自中继代理的标识23
2.4.6 多标识符24
2.5 服务器管理24
2.5.2 数据库初始化25
2.5.1 服务器安装25
2.5.4 管理访问控制26
2.5.5 远程服务器管理26
2.5.3 运行时数据库操作26
2.5.6 应用程序接口27
2.6 DHCP服务器可用性27
2.6.1 DHCP可靠性28
2.6.2 冗余DHCP服务器情景28
2.7 IPv6中的DHCP32
2.7.1 DHCPv4和DHCPv6的区别32
2.8 小结32
第3章 名字服务34
3.1 为什么需要名字34
3.2 什么是域名系统34
3.3 域和授权区37
3.4 区分不同的名字服务器38
3.4.4 第二名字服务器39
3.4.3 第一名字服务器39
3.4.1 静态名字服务器39
3.4.2 动态名字服务器39
3.4.5 主名字服务器40
3.4.6 缓存名字服务器40
3.4.7 权威名字服务器40
3.4.8 父名字服务器与子名字服务器40
3.4.9 根名字服务器41
3.4.10 转发器41
3.4.11 防火墙名字服务器41
3.4.12 记录类型42
3.5 解析器43
3.6 BIND的DNS数据库表项的处理45
3.7 什么是动态IP47
3.7.1 动态域名系统47
3.7.2 动态IP能做什么48
3.7.3 动态IP是如何工作的49
3.7.4 配置网络可用性51
3.7.5 启用主机移动性52
3.7.6 动态IP网络的安全保障53
3.8 如何用DDNS做到动态寻址54
第4章 NetBIOS名字服务器55
4.1 概述55
4.1.1 企业的TCP/IP56
4.1.2 名字服务器的历史56
4.1.3 NetBIOS/NBNS的基本功能57
4.1.4 服务规范57
4.1.5 设计58
4.2 NetBIOS命名58
4.2.1 应用程序的名字58
4.2.2 名字到IP地址的翻译59
4.3 名字数据库59
4.4.1 探寻机制60
4.4 分布式数据库60
4.4.2 点名机制61
4.5 集中式数据库62
4.6 NetBIOS数据报的作用62
4.6.1 NetBIOS数据报分发器63
4.6.2 工作站互操作性63
4.7 NBNS设计准则63
4.7.2 标准硬件平台64
4.7.1 高性能64
4.7.3 专用服务器65
4.7.4 快速响应时间65
4.7.5 高容量65
4.7.6 可靠性66
4.7.7 负载平衡66
4.7.8 伸缩性66
4.7.13 静态名字67
4.7.12 事务捕获67
4.7.11 可扩展性67
4.7.9 数据报分发67
4.7.10 分布式算法67
4.7.14 远程管理68
4.7.15 数据库确认68
4.8 NBNS实现69
4.8.1 微软的WINS70
4.8.2 Network Telesystems Shadow IPserver71
4.9 小结71
5.1 基本IP选路72
第5章 动态IP选路协议72
5.1.1 选路进程74
5.1.2 自治系统74
5.2 选路算法75
5.2.1 静态选路75
5.2.2 距离矢量选路76
5.2.3 链路状态选路79
5.3.1 选路信息协议81
5.3 内部网关协议81
5.3.2 IPv6的RIPng84
5.3.3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85
5.4 外部选路协议102
5.4.1 外部网关协议102
5.4.2 边界网关协议103
5.5 参考文献112
第6章 移动IP114
6.1 移动IP概述115
6.1.1 移动IP运作117
6.1.2 移动IP的注册过程117
6.1.3 隧道传送120
6.1.4 广播数据报120
6.1.5 移动检测120
6.1.6 地址解析协议(ARP)的考虑121
6.2.1 发展背景122
6.2 移动IP与路由器122
6.1.7 移动IP安全性考虑122
6.2.2 新兴的应用移动IP的例子125
6.2.3 协议细节概述126
6.2.4 其他的重要问题129
第7章 DHCP的安全性与动态DNS131
7.1 安全性折衷131
7.2 RSA公共密钥认证系统132
7.3 有预安全保护的域134
7.4 ProxyArec的考虑135
7.4.1 ProxyArec与选项81137
7.5 对租用分配的安全保护138
7.5.1 防止对非受权设备的访问139
7.5.2 “骗子”DHCP服务器139
7.5.3 连接至不可信赖的网络——防火墙139
7.5.5 TFTP安全性141
7.5.4 通过不可信赖的网络进行连接——VPN141
第8章 可靠性142
8.1 战场问题142
8.2 故障事件142
8.2.1 连接中断143
8.2.2 设施受损143
8.2.3 路由器失效143
8.2.4 DHCP服务器问题144
8.2.5 名字服务器的困难144
8.2.6 其他服务器的脆弱性144
8.2.7 客户机的故障145
8.3 AIX与UNIX特性145
8.4 Shadow IPserver的特性146
9.1.2 租用如何工作147
9.1.1 什么是租用147
9.1.3 选择租用时间147
第9章 性能147
9.1 租用147
9.1.4 多个租用148
9.2 监视与故障查找149
9.2.1 ping命令149
9.2.2 traceroute命令150
9.2.4 arp命令151
9.2.5 netstat命令151
9.2.3 iptrace命令151
9.2.6 host命令152
9.2.7 nslookup命令152
9.3 查找TCP/IP网络故障153
9.3.1 查找故障的一些前提要求153
9.3.2 由底向上的方法154
9.4 调试TCP/IP网络162
9.4.1 调试网络的一种方法162
9.4.2 TCP/IP调试参数162
9.5.1 广播业务量165
9.5 带宽的有效性165
9.5.2 RSVP166
9.5.3 通信服务器166
第10章 服务质量167
10.1 为什么需要QoS167
10.2 集成服务168
10.2.1 服务类别169
10.2.2 预留协议172
10.2.3 集成服务的未来180
10.3 区分服务181
10.3.1 区分服务的体系结构181
10.3.2 区分服务和RSVP一起使用187
10.3.3 使用LDAP来配置和管理DS组件188
10.3.4 区分服务和IPSec一起使用190
10.3.5 关于区分服务的因特网草案190
10.4 参考文献190
第11章 IPv6192
11.2 IPv6包头格式193
11.1 IPv6概述193
11.2.1 包长度195
11.2.2 扩展包头195
11.2.3 IPv6编址200
11.2.4 优先级204
11.2.5 流标记204
11.3 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版本6205
11.3.1 邻居发现206
11.3.2 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212
11.3.3 组播侦听者发现213
11.4 IPv6 中的DNS215
11.4.1 IPv6资源记录的格式215
11.5 IPv6中的DHCP217
11.5.1 DHCPv6和DHCPv4的区别217
11.5.2 DHCPv6报文218
11.7.1 双IP栈实现:IPv6/IPv4节点219
11.7 因特网过渡:从IPv4向IPv6移植219
11.6 IPv6的移动性支持219
11.7.2 隧道220
11.7.3 包头翻译225
11.7.4 互操作概要225
11.8 发展IPv6的动力226
11.9 参考文献226
12.1 Cisco DNS/DHCP管理器228
12.1.1 产品概述228
第12章 动态DNS回顾228
12.1.2 主要特性和优点229
12.1.3 硬件规范230
12.1.4 Cisco DNS/DHCP管理器的特点230
12.1.5 以Cisco域名管理服务器简化DNS管理230
12.1.6 通过Cisco DHCP/BootP服务器更新DNS233
12.1.7 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上支持多个逻辑网络235
12.1.8 服务管理235
12.2 竞争性自动JOIN BootP、DHCP和DDNS236
12.1.10 服务配置管理器236
12.1.9 支持服务器236
12.2.1 传统BootP237
12.2.2 动态BootP237
12.2.3 有限BootP238
12.2.4 BootP服务:细节238
12.2.5 服务器逻辑239
12.2.6 动态命名240
12.2.7 VLSM243
12.2.8 Addrmask245
12.2.9 JOIN DHCP/DDNS的特性246
12.2.10 平台247
12.3 Lucent QIP Enterprise 5.0247
12.3.1 自动IP服务管理247
12.3.2 以创新的概述能力来调节用户访问247
12.3.3 去除主要网络故障247
12.3.6 Lucent的优势:QIP Enterprise 5.0248
12.3.5 集中式网络配置和规划248
12.3.4 超越工业标准的高性能服务器248
12.3.7 系统需求252
12.4 Bay网络公司的NetID255
12.4.1 NetID的优点256
12.4.2 NetID的特性257
12.4.3 NetID体系结构259
12.4.4 系统要求260
12.5 MetInfo的Meta IP260
12.5.1 Meta IP的特性和优点261
12.5.2 扩展安全性263
12.5.3 Meta DHCP263
12.5.4 Meta DNS265
12.5.5 用户-地址映射266
12.5.6 多平台支持267
12.5.7 Meta IP解决方案268
12.5.8 系统要求269
附录A DHCP选项270